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1)

视觉中国供图

今天是清明节。同时,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今日9时51分,我们也将迎来清明节气。

那么,这一节日是怎么来的?扫墓、踏春、植树这些清明民俗,你还记得多少?今天,就让小编带你一起去瞧一瞧。

清明节的由来与寒食节有关

清明为何会演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其实这与寒食节有关。

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

后来,清明节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祓禊(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2)

视觉中国供图

约从唐代开始,人们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宋元时期,清明逐步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如今,清明除了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国家的法定假日。这一天,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因此,清明既有慎终追远的感伤情怀,也有欢乐赏春的喜庆气氛。

清明节的这些习俗你都知道吗?

扫墓祭祖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3)

视觉中国供图

清明是古人一展孝思之日,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就是古人外出扫墓祭祖情景。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而如今,文明祭扫已蔚然成风,人们会用通过植树、献花等绿色祭扫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追思。

春游踏青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4)

视觉中国供图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其实就是脚踏青草,去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插柳植树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5)

视觉中国供图

清明前后,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柳树成荫。

清明戴柳插柳风俗,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神农氏,祈求长寿的意蕴。又说与介子推有关,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介子推,发现介子推死前曾经靠过的老柳死而复活,便赐老柳为“清明柳”,折枝纪念,群臣纷纷效仿。

放飞风筝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6)

视觉中国供图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极了闪烁的星星,被称为“神灯”。

古代的人们把风筝放上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玩荡秋千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7)

视觉中国供图

秋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射柳斗鸡

清明节民间有哪些习俗(清明节还有这些传统习俗)(8)

视觉中国供图

古时清明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清明盛行斗鸡,会一直到夏至止。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连皇上也参加斗鸡,比如唐玄宗就最喜斗鸡。不过,这一习俗早已消失,那么不如就在阳光下听听鸽哨,也不失为一乐趣吧。

(内容综合自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