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古人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基本上每年的清明节是上坟祭祀祖先的时候,天上都会下起绵绵的春雨,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更显得一丝悲伤和哀愁,正好应对人们怀思祖先的那种氛围,然而有一句流传许久的俗语,“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兴”,这柳树和清明节有啥关系呢?

清明节

清明节和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作为一个重要的春天祭奠的节日,这一天除了扫墓祭祀,缅怀祖先以外,还是春游踏春的时节,和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天,这一天开始,大自然吐故纳新,给天地带来一片生机,因此也叫踏春节。

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味着什么(古人说清明不插柳)(1)

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古人根据日月星辰以及气候的变化,总结的农时气象,《淮南子》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可见一开始就是有关农业生产的,而且算是生机盎然的开始,那怎么和祭祖扫墓融合到一起的呢?

相传古时候就有寒食节,后来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自己的谋士介子推而重新做了规定,介子推跟随重耳逃亡多年,还将自己大腿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结果他登上君位后忘了赏赐介子推,介子推一气之下归隐山林,为了逼介子推出山,重耳放火烧了绵山,把介子推烧死了,为了纪念他的忠义,重耳规定每年的今天吃冷食,不烧火。

在宋元时期,寒食节逐渐被取代,和寒食节时间相近的清明节,融合了寒食节,形成了以祭祀扫墓为主,寒食郊游为辅的一个传统节日。

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味着什么(古人说清明不插柳)(2)

柳树的意义

清明节到宋元之后成了以纪念祖先为主的一个节日,同时也兼具踏春郊游的活动,为啥人们会说“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兴”呢?柳树和家庭的成败是怎么走到一起的呢?

首先来说,柳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春天,《更漏子》里说“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当柳条飘荡的时候,春天和温暖也就来到了大家的身边,古人说“不知细柳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踏春时节,看见这样的柳枝,给人生机的感觉。

其次这柳条在古代和丧葬有一定的关系,《周礼》里说“喪,縫棺飾焉,衣翣柳之材”,这里是柳就是丧葬棺盖的饰品的总称;《史记》里说“周氏迺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这里的柳车就是丧车的意思,柳树和丧葬的关系巨大。

无心插柳柳成荫意味着什么(古人说清明不插柳)(3)

柳树在文化的寓意中,既代表着前程似锦,也代表着挽留,“柳”和“留”同音嘛!也就有了挽留的意思,在古诗中柳树是难舍难分的情谊和依依不舍的情分,如果在清明时节插柳,不仅是喻示着希望家里的子孙能够前程似锦,也预示着对于祖辈的怀念。

清明时节这样一个踏春的季节,既是人们满怀希望的时节,也是大家怀念祖先的日子,柳树在文化寓意上,正好能够满足大家这样的需求,也就有了“清明不插柳,家败子不兴”的俗语流传。

结语

中国人的社会是以家庭为纽带的社会,在千百年的发展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习俗,而清明节作为一年一度各家扫墓踏春的节日,是大家追思祖先的一个节日,同时也是大家向往未来的一个节日,祖辈的打拼留下了如今的美好生活,只有不断的辛勤劳作,让家庭更上一层楼,才是更好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