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共和国将帅大授衔这一盛事的序幕徐徐开启。

中央军委授予朱德、彭德怀、刘伯承、贺龙、陈毅、聂荣臻、叶剑英、林彪、罗荣桓、徐向前等人元帅军衔(十大元帅)。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马革裹尸当自誓。

当国难当前,军人们以无畏的牺牲精神,前赴后继奋勇杀敌,挽狂澜于既倒。

这十位元帅均为新中国的诞生立下汗马功劳,在国内享有崇高声望。

如今,他们皆已逝世多年,但人们仍时常谈论其巨大贡献和趣闻轶事。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十大元帅逝世后都在哪里安眠,他们的墓都在哪些地方?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

十大元帅合照

记住这些地方,常常缅怀革命先辈,可以提醒自己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01 人民的光荣——朱德元帅

朱德,1976年7月6日逝世于北京,骨灰被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在1919年至1949年的三十余年时间内,朱德先后担任多个时期的总司令职务。

他出身于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一个贫农家庭。

现在,马鞍镇有朱德故居纪念馆可供大家瞻仰、缅怀。

24岁时,一心想去参军报国的朱德终于踏出家门走向了远方,也走出了传奇一生的关键一步——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

虽然入读军校时他的年龄已经偏大,他并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更加努力地认真学习。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他很快就挖掘出了自己的潜力。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2)

1911年,朱德提前毕业。

之后,他加入了云南新军,并很快崭露头角,见习期刚满就担任司务长职务。

25岁的朱德参加了“重九起义”等革命起义,于实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素养。

他是唯一一位参加过反清队伍的元帅。

他有勇有谋,品学兼优,受到上司和长者的欣赏,曾一度受邀回到讲武堂出任军事教官。

1915年至1921年期间,他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思想发生了重大转变。

当时,国内的革命形势并不乐观,为了寻求革命真理,朱德于1922年远赴德国求学。

那个年代,很多有识之士都开放思想走出国门,去欧洲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革命经验。

为了获得更为先进的经验,朱德离开德国,一度留学苏联。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3)

他与刘伯承、贺龙都是南昌起义的领导者。

1927年,朱与毛在井冈山会师,他们一起总结出了“十六字方针”,影响非常深远。

这个时期,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早已显露无遗。

遵义会议召开时,朱德头脑清醒,眼光高远,明确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误行为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抗战开始后,朱德率部赶赴抗日前线,平型关战役、忻口会战都离不开他的身影。

战后,他发表了《论抗日游击战争》,获得强烈反响。

他为开辟华北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人人都听过那首著名的抗战歌曲《南泥湾》。

它就源自“大生产运动”期间朱总司令倡导的“南泥湾精神”,数十年来传唱不衰,早已成为时代的记忆。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4)

朱德与毛泽东

六十岁生日那天,毛主席为其题词:“人民的光荣”,这是人民对朱德风范的最高评价。

02 唯我彭大将军

彭德怀元帅于1974年11月29日逝世。

因他有归葬家乡的遗愿,25年后,后人将其骨灰迁回了湖南省湘潭市乌石峰区安葬。

在外奋战一生,他最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故土,这里苍松挺立、山清水秀,是个难得的长眠之所。

1898年,他出生于湘潭县的一个贫农家庭,原名彭得华。

那个年代的贫困农家根本难以负担孩子们读书进学,他也未能幸免,只读过两年书就辍学了。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5)

此后,他做过煤窑工、堤工,小小年纪饱受生活的磨难。

1916年,彭德怀加入湘军,他没有想到,这一入伍就是一辈子。

1922年,他更名为彭德怀,考入了讲武堂,在那里他从一名普通士兵蜕变成一名优秀的军官。

此后数十年,他戎马生涯,屡立战功,声名终于传遍天下。

谁敢横枪勒马,唯我彭大将军。

毛主席此言非常确切。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6)

03 “这个娃娃堪当大任”——林彪

林元帅的墓位于蒙古温都尔汗坠机遗址。

井冈山会师时,时任营长的林彪就初露峥嵘了。

他带领部队接连打了几个胜仗,让他的天赋和才能得到了充分发挥。

1947年11月,他与罗荣桓、聂荣臻一起,统一指挥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部队进行平津战役,取得了战役的胜利。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7)

04 “军神”——刘伯承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元帅逝世于北京。

遵照元帅的遗愿,家人将其灵骨安放在邯郸市将军岭的第一个129台阶处。

有关部门在一旁建起了一座纪念亭,供后辈缅怀。

1892年,刘伯承生于四川省开县(现重庆市开州区)。

他于15岁时失怙,家道于是中落,被迫辍学务农。

和很多穷人家的孩子一样,在少年时代,他就已饱尝了生活的苦。

好在他并未甘于平凡。

19岁那年,家里人反对他参军入伍,他自己剪掉辫子,言明要“仗剑拯民于水火”!

他没有食言,苦学必有所成,成为了一代“军神”。

“军神”之名主要来自他如钢意志、铁血作风以及赫赫战功。

在某次战斗中,他身中两弹,其中一颗子弹击穿右侧太阳穴,从右眼眶飞出,身受重伤。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8)

由于缺医少药,他的眼伤被耽误了。

随着时间推移,伤口很快恶化,最后只有剔除眼眶内的腐肉才能保命。

人的眼眶接近大脑部位,轻易不敢进行手术,稍有不慎就会发生意外。

下属们好不容易在重庆城里找到答应为他手术的德国医生沃克

然而,让沃克震惊的是:因为担心术后影响大脑神经功能,刘伯承居然拒绝使用麻药!

沃克医生断然拒绝了刘伯承的要求,觉得他是异想天开。

后来刘伯承的三弟以家属身份做了担保,沃克才同意了他不使用麻药。

手术中,刘伯承完全以意志硬扛,一直保持清醒状态。

让沃克医生终生难忘的是,手术中一声不吭的刘伯承居然暗自数了他用了72刀完成手术。

术后还笑着夸赞他医术高明!

真是非常人行非常事!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9)

在手术现场陪护的王尔常先生亲眼目睹此事,多年后撰文回忆,对刘帅的英雄气概叹服不已。

王先生说,关羽也是喝了麻沸散才做手臂手术,而刘伯承沉雄坚毅,令那位西医瞠目,超出关羽千百倍!

05 两把菜刀闹革命——贺龙

1969年6月9日,贺龙元帅去世。

六年后,贺帅的骨灰被移入八宝山革命公墓。

2009年,他的遗骨被迁回湖南的张家界。

如今,贺龙墓就在天子山贺龙公园内,那里松柏环抱,山川秀奇,静谧安宁。

墓前石碑上刻有夫人薛明亲题的“元帅之墓”。

1896年,贺龙出生在张家界市桑植县的一户贫苦农家。

因为家里穷的叮当响,读了五年书之后,他便被迫辍学,回到家里帮父母做农活。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山村少年贺龙性子很直、藏不住事。

他怜贫惜弱,经常带着伙伴做一些仗义疏财的事,对于同乡恶势力,他并不惧怕,敢于与之斗争。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0)

天子山贺龙墓地

他“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广为人知。

他带着吃不起饭的老乡与地主、军阀做斗争,屡遭失败,但从未放弃,终于在后来的讨袁护国和护法战争中屡立功勋。

他曾经三次被当地封建恶势力抓入监狱严加拷打,从不服软屈服。

他的身上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很多优秀品质,例如生活简朴,从不贪图享乐。

1929年,贺龙在湘鄂西地区坚持与敌人斗争,军中物资非常紧缺,贺龙与战士们一样都穿草鞋走路。

在一次行军中,贺龙的脚受了伤,一位老乡给他送来一双布鞋。

贺龙很感动,却表示不能收下老乡的好意。

警卫员拗不过那位老乡,私下收了布鞋。

不想此事被贺龙知道后,严厉批评了警卫员。

他坚决不搞特殊化,表示全军上下要戮力同心、同甘共苦。

“穿草鞋的精神也不能丢!”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1)

06 “陈毅是个好同志”

陈毅元帅的墓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内。

1901年,陈毅生于四川乐至。

他从未担任过带有“总”字的有关职务,却被称作“陈老总”——就因为他为人随和、令人亲近。

他是诗人,也是外交家,一些诗作广为人们熟知。

他身上有鲜明的儒将风采。

作为一位外交家,陈毅的外交手段极为丰富,其中有一个特征非常明显——善于借力。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他有一个“围棋外交”的故事非常有名。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2)

冷战时期,时任外交部部长的陈毅面临外交僵局,正在设法破冰,恰逢日本围棋代表团访华。

说来也巧,他本就是政坛出名的围棋迷,于是灵机一动,亲自下场与日方棋手手谈一局。

他就用这样巧妙的方法拉开了两国“围棋外交”的序幕。

因为具备文人气质,他受到很多文艺圈朋友的喜爱,曹禺说他性格可爱,夏衍为他的妙语连珠心折。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被很多人熟知:“陈毅是个好同志。”

柳亚子称赞他为“文武全才”将军。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3)

07 “政治元帅”——罗荣桓

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元帅病逝于北京。

因他长期从事政治部工作,成绩斐然,大家都亲切地称他是“政治元帅”。

毛主席常说他是个老实人。

罗荣桓去世后,主席写下一首悼诗,感伤道:“国有疑难可问谁?”

罗元帅的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他夫人去世后,与其合葬在一起。

罗荣桓的父亲是一位秀才,是那个年代的高级知识分子,对于儿子的教育十分重视。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少年罗荣桓酷爱读书学习,经常手不释卷。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小伙伴都回家午睡去了,小罗荣桓却舍不得放下手中书本。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4)

为了乘凉,他爬上了池塘边的老柳树,依靠枝叶躲避正午的阳光。

不想他看书太过入神,身子一歪掉入了池塘,因此落得一个“书呆子”的外号。

之后的漫长岁月里,哪怕是在战争年代,他也没有放下书本,对知识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

可不要认为这是一名简单的书生,他下马能文,上马能战。

战争时期,他曾带领部队成功开辟了山东抗日根据地,参与指挥辽沈、平津等重大战役,立下了不朽功勋。

建国后,他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作出了很多贡献。

罗帅极善处事,手段高明,眼光长远。

同僚们赞叹:罗荣桓齐家、为政都不含糊,当为我辈表率。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5)

08 “布衣元帅”徐向前

1990年9月21日徐向前元帅逝世于北京,享年89岁。

徐向前元帅墓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将军岭,与刘伯承元帅做了邻居。

按照元帅遗愿,后人将他的骨灰安放在将军岭的第二个129级台阶上,一旁立有全身像——他手持望远镜,遥望莽莽太行。

1901年徐向前生于山西五台,少年时代,他因家贫失学做了杂货铺学徒。

三年后,18岁的徐向前考入山西国民师范,毕业后,他当了一名小学教师。

由于他思想“激进”,经常宣传爱国主义和反封建思想,被担心惹祸的校领导辞退。

1924年,他成为黄埔军校的首批学生,自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徐帅的生活审美情趣很高,是一个多面手,小到缝缝补补,大到吹拉弹唱,戏曲、摄影、书法无所不爱。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6)

徐向前的手很巧,战争年代中,他自己动手缝补衣服。

他还自己动手织了一件毛背心,一穿就是30年。

他的话不多,但深得生活真趣,生活简朴,为人低调接地气,一生只说山西话,身上没有“官气”,人称“布衣元帅”。

09 国防科技奠基人——聂荣臻

1992年5月14日,聂荣臻元帅与世长辞,享年93岁。

他辞世后,参与缔造新中国的十大元帅都已陨落。

聂帅生前最爱松柏不畏严寒的品格,遗体被火化后,后人将一部分骨灰撒埋在八宝山公墓一棵翠柏下,墓地位于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内。

聂帅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的主要奠基人。

1899年,聂荣臻生于重庆市江津区。

聂父给儿子取名荣臻,字福骈,乳名双全,名好字也好——聂帅戎马一生多次亲历险境甚至绝境,却很少受伤,成为活着的传奇。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7)

中学时期,聂荣臻就成为一名爱国的热血青年,积极步入进步学生行列。

提起聂帅与夫人张瑞华64载的“超金婚”,他们感情深厚恩爱到老,各界名人无不称羡。

10 大事不糊涂——叶剑英

1986年10月22日,叶剑英元帅逝世,邓小平亲自主持追悼会。

次年,叶帅的遗骨被安放在广州红花岗烈士陵园。

叶剑英,1897年生于广东梅县区,原名叶宜伟。

1917年进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于民主革命

1924年,叶剑英参与创建黄埔军校,就在这个时期,他加入了我党,自此为革命奉献了一生。

宋大元帅墓地(十大元帅墓地今何在)(18)

毛主席曾夸奖叶剑英:“吕端大事不糊涂”,总能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很有原则。

结语

元帅们的故事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他们的功绩震烁古今,值得国人永远感恩和铭记。

他们的优秀品质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榜样。

岁月从未静好,只因为有人负重前行,只是因为有十大元帅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奉献自己的一生、无私付出,这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平静生活。

向他们致敬!永远缅怀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