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得知著名词作家、剧作家乔羽去世的消息,痛心送别。

他作词的许多经典歌曲,都可以说陪伴了我们人生的每一个重要阶段。

乔羽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 乔羽为让我们荡起双桨我的祖国难忘今宵作词(1)

年少时,我们齐唱《让我们荡起双桨》;青年意气风发时,我们高歌《我的祖国》;每年除夕守岁时,我们一起等待《难忘今宵》响起。

这三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的歌词,均出自乔羽之手,而每一首歌曲背后,都有着用心动人的故事。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

……

《让我们荡起双桨》,被编入中小学教材,小时候大家都会在教室里学唱的歌曲,其实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主题曲。

这首歌也是北海划船划出来的。

1954年,接到给电影《祖国的花朵》创作歌词的任务,乔羽带着新婚妻子佟琦去了北海公园,租了条船,在北海泛舟。

恰巧碰到一队少先队员,于是乔羽还和小朋友们比赛起了划船。

两桨斜插水中,小船随波起伏。北海之上,佳人在侧,风起波摇,桨落影碎,四周的红墙绿树激发了乔羽的灵感,灵感缓缓流淌:“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几代人的人生道路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它融入了时代,抓住了时代的精髓,体现了纯正的情感和高尚的灵魂。

后来有人问他为什么这首歌能传唱多年不衰,他说:“我用最好的心情写下了最真实的生活。”

正如乔羽自己所说,让他再写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类式的歌,绝对超越不了《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

《我的祖国》诞生时的名字叫做“一条大河”,是乔羽为电影《上甘岭》插曲所创作的歌词。

1956年夏天,乔羽到江西采风,其间接到导演沙蒙从长春发来的数封急电,希望他为电影《上甘岭》创作歌词。

从南昌开往长春的火车上,乔羽一路凝眉沉思,志愿者战斗的场景于脑海中闪现,但歌词的灵感却无从寻觅。

到长春后,乔羽呆在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小白楼里,一关就是十来天,导演沙蒙每天拜访,不提催稿,总是坐坐就走,但让他压力很大。

最后,乔羽决定跳开关于志愿军战斗场面的桎梏,写一首激发爱国热情的歌曲,他自然地想到了在江西采风时所目睹的长江。

于是,长江的滚滚波浪,稻香白帆流淌进歌词内。数日后,沙蒙拿到歌词当即拍板采用。

当他询问为何开篇不用“万里长江”,而用“一条大河”时,乔羽回答称,一条大河可以想象成任何一条河。每一个人家门口的河,都和他的命运有关,想起这条河,就能想起很多事情。

这首歌,最初定名为《一条大河》,后来在乔羽的老搭档作曲家刘炽建议下,改名叫《我的祖国》。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难忘今宵

不论天涯与海角

神州万里同怀抱

共祝愿祖国好 祖国好

……

《难忘今宵》第一次在春晚响起,是在1984年。

那一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签订,春晚总导演黄一鹤想要一首符合当年气氛的歌曲。

找到乔羽时,他正在为音乐舞蹈史诗《中国革命之歌》排练。

黄一鹤急匆匆地赶至乔羽办公室,开口便直接索要歌词,并提出了“马上”的急令,“我坐在这里等,写好就拿走。”

于是,乔羽凌晨3点开始写,他开始联想除夕之夜举国团聚的场面,灵感泉涌,挥笔立就,清晨5点就把歌词便交到了黄一鹤手中。

这首急就之作,成为了当年春节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观众盛赞写得好也唱得好。

这首歌也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一次次在除夕夜响起,抚慰着国人的心。

参考资料:《乔羽父子音乐声中歌唱祖国》《词坛泰斗乔羽:六十一年前他写出了《我的祖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