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春节,全国被疫情的乌云笼罩,数千万的大学生也被“封印”在家。

作为毕业多年的职场人,我甚是好奇,现在的大学生,宅在家究竟会做什么呢?

我的一位表弟,今年上大三,前几天,他妈妈(我姑)在微信群吐槽他:“我家这臭小子,不看书学习也就算了,天天在家打游戏,除了吃饭睡觉就知道抱着手机,也不知道这手机有啥好看的!学校再不开学啊,我这孩子就要躺成废物了!”

而我另一位表妹,今年上大二,名副其实的学霸。趁着这段假期啃了5本书,写的文章多次在社交媒体发表,光稿费就赚了一千多。我姑说,她这段时间上班(我姑在地方医院上班,不休假),回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都是托了女儿的福啊!

这次“加长版”的假期,对有些大学生来说,是充实自己的加油站;对有些大学生来说,只是可以多玩几天的欢乐场。清华大学为了充实学生们的假期生活,开办了网上学堂,网站上写道:“历史上,无论身处怎样的困境,清华师生始终坚持教学、坚持学习。”


写给大学时光的一段话(每一个体面人生的背后)(1)

正是拥有这样的学习态度,清华校园走出了一批批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有时候,学习是枯燥的、孤独的,但是如果你一直坚持下去,就会发现,正是这些沉默耕耘的时光,才给了你今后体面的人生。


01.读大学,到底是享受生活还是塑造自我?


昨天,好友杰西卡给我打了个电话,兴奋地对我说:“搞定了,我收到了XX公司的offer,过几天去上班!”我高兴的听她说了一个多小时,作为她近十年的好友,我深深知道这份offer对她的意义。

杰西卡是一名动画设计师。记得2015年大四秋招的时候,杰西卡满怀期待地参加了这家大牛公司的面试,初始期间,双方交谈甚欢,但是面试官在看她的毕业作品时,却连连摇头,最终她被拒之门外。

但是杰西卡没有放弃,这四年的工作时间,她每天都在钻研动画技巧,努力提升做动画的速度和质量,并且用工作之余报了好多培训班精进技术,经常做动画做到凌晨。功夫不负有心人,杰西卡终于拿到了offer,她最后有些懊悔地说:“大学时候浪费的时间,终究要拿10倍的辛苦来还啊。”

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曾后悔没有充分利用好大学四年的时间。其实大学四年完全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若利用得当,它甚至可以弥补高考失利的遗憾!

李开复曾在给大学生的一封信中提问:“读大学到底是享受生活还是塑造自我?”

所有人的回答都是“塑造自我”,但是付诸在行动上,多半却是在享受生活。

年前火遍全网的职场真人秀《令人心动的offer》收官之际,8位法律专业的实习生经过1个月在高级律所的“打怪升级”,最终有3人成功晋级,拿到了令人羡慕的offer。


写给大学时光的一段话(每一个体面人生的背后)(2)

其中一位实习生叫李浩源,堪称“职场怪物”。

在一次次的课题中,只要是跟案件有关的法条,他几乎能脱口而出,被赞为“行走的法条机”;当队友在PPT汇报时因没有提前准备好法条而卡壳时,李浩源又能站起来用英文流利地回答出法律条款帮队友解围,被誉为“最强辅助”。

节目最后一期,虽然知道李浩源选择了回学校深造,带教律师还是向李浩源发出了诚挚的邀请:“对于像你这么优秀的法学生,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会为你敞开门的。”


写给大学时光的一段话(每一个体面人生的背后)(3)

你也许会赞叹李浩源是“天资过人”,但他若没有大学四年无数个日夜的苦读和钻研,纵使有再好的天资,也不会绽放出如此夺目的光彩。

有句话说“所有成名的背后,一定有无数汗水的浇灌”,深以为然。


02.时刻营造危机意识,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余生很长,不要慌张”,这是我听过最毒的鸡汤。

对成功者和正在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时间永远是最不够用的。

正如“桂冠指挥家”伦纳德.伯恩斯坦所说的:“如果想办成大事,就需要一个计划和不太够用的时间。”

大学生最充裕的恰恰是时间。能让大学生把时间充分利用起来的,则是“危机意识”。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的制片人谢娟曾到哈佛大学采访,她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两点,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那是一个不夜城。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为什么哈佛的学生会如此勤奋?

据统计,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

就是这样的危机意识,让每个学生都在不遗余力的学习。

纵观国内的学校,毕业门槛并不是很高,甚至有些大学生只要考前”临时抱佛脚“,也是能考出一个不错的分数。

这导致不少的大学生,把年轻当资本,把懒散当常态,他们极度缺乏“危机意识”,总想着工作赚钱买房是30岁该考虑的事儿,被生活赶着走,只会越走越吃力。

资深心理治疗师Meg Jay在TED演讲《20岁到30岁,是你最不可挥霍的光阴》中提到一个概念,叫“成人发育期”。意思是大脑在你二十几岁时,为了适应成人期,会达到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成长期的高峰。


写给大学时光的一段话(每一个体面人生的背后)(4)

Meg Jay说:“这说明无论你想改变自己的哪些方面,现在就是改变它的时间。”

几年之后,你会切实感受到成年人生活的压力,但如果你能把压力提前匀给你最有时间、精力最充沛的大学,你会发现将来一切都会好过很多。


03.大学完成这3件事,以后不会哭着找“后悔药”


今年元旦的时候有个热搜: #你18岁和30岁的区别# ,其中一条回答获得了1.8万高赞:


写给大学时光的一段话(每一个体面人生的背后)(5)

说实在的,30岁开始奋斗取得成功的也大有人在,但我更希望你从18岁开始,就能提前想一想30岁还一无所有的窘境。这样你更能清楚现在的光阴是多么珍贵。

我常常想,如果有后悔药可以让我回到20岁,我还有好多事可以再努力一把。大学里不会有人逼着你努力,但是如果你能做到以下3条,也将会为你未来的路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1、想办法提高你的“可利用价值”

当你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企业招不招你,看的是你的价值。你的价值比别人多一分,你的胜算就会多一分。

如果你的手边正好有纸笔,你可以列一张表,列出你的“现有价值”和“未来可增长价值”。这些日后都能成为你以后简历里的加分项。

比如,你现有的价值是本科学历、学生会部长、获得过奖学金;你未来想增加的价值是考取教师资格证、学会PS、写一本小说等等。

然后,把“可增长价值”转化为“现有价值”,你将来面试时拿来谈判的资本就会多很多。

我还建议你现在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不管你是想干本专业还是打算转行,都应尽早按照这个规划去提升自己的价值。

《礼记·中庸》中写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不打无准备之仗,是对人生起码的尊重。

2、至少培养一个兴趣爱好

经常听到有人说:“我长这么大,都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听起来挺悲哀的。

去公司面试经常被会要求现场填写简历,简历中都会有一栏”兴趣爱好”,如果你有一两项兴趣爱好恰好是公司需要的,就会给你大大加分。再者,拥有兴趣爱好的人,在生活中也会更加自信和乐观。

爱好不一定会为你带来财富,但一定会在某一刻为你带来满足感。

当你工作之后再想去发展一项爱好,常常会发现没有时间、没精力。

所以,趁着大学的时光,培养一个兴趣爱好,绝对是一项稳赚不赔的“投资”。

3、学着拓展人际关系网

建立人际关系网不是“交朋友”这么简单的事情,这是一项需要锻炼的本事。

越优秀的人,越有能力建立起庞大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大学期间,你必须学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且把这项本事运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比如,如果你当上了班里的班干部,就等于进入了班里相对优秀的一群人的圈子,未来进入职场,他们会是你同行业的人脉资源;如果你进入了学校的学生会,你会结识学校各专业优秀的同学,他们指不定会成为你创业时的合作伙伴;如果你和本专业老师“搞好关系”,未来你很有可能通过老师的一纸推荐信进入大公司。

所以为什么说大学混的好的同学,进入社会也不会差”,就是这个道理。

以上三点,都是在为你的未来铺路。

大学四年,很多同学混着混着就过去了,结果等到30岁那天,发现除了长了年纪和肥膘,啥也没长。

2020年了,20多岁的你,现在努力,为时不晚。

你要相信泰戈尔的这句话:“你今天受的苦,到最后都会变成光,照亮你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