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温州三十六坊 温州三十六坊 昨天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1)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2)

去年12月8日,德国《每日镜报》刊发批评性文章指责中国,为表示创意,编辑在近半个版面的篇幅配了一个红色汉字,边上还附有“强大的标志,象征着权力”等文字。但刊发后,就有德国中文专家吐槽“连汉字都分不清楚,就妄加撰文指责”。杈与权有没有“血缘”关系,咱们姑且不管,三十六坊君从温州出土的几件宋元铜权中,讲述温州的“权”和“权”背后蕴含的社会繁荣、经济发展。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3)

一、温州出土北宋铜权重量全国第二

《孟子·梁惠王上》有“权,然后知轻重”,权的最初含义为秤砣,也就是衡(秤杆)上滑动以查看重量的疙瘩。这疙瘩有石质、陶质、铜质、铁质等。今全国各地出土的多为铜权。其中见证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度的的,是“秦始皇昭文权”。当时为规范制度,秦政府“刻昭版于权上”,昭令天下归于一统。千百年来,权是各朝征收赋税、称量财物,支付黄金及铸造钱币等必需之物。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4)

△秦始皇昭文权(故宫博物院藏)

秦代往后出土的权多为馒头形、南瓜形。到宋代,权的形制开始出现六棱形。上世纪七十年代,温州出土的北宋熙宁期间铜权,就是这样的形制。

这枚铜权1972年在瑞安仙降垟坑村出土,铸造于北宋熙宁十年(1077),呈六瓣瓜棱形,上下两端均铸刻有葵花十二瓣,腹部有铭文十五行共一百六十八个字:

“池州永丰监,淮州□指挥淮州置衙牒,取到广德军建平县钱库省样铜砤壹副,前来本监依样铸造壹佰斤铜砤贰拾副。今已铸造讫,熙宁□已正月八日……”其中“砤”即“砣”通,也就是秤锤。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从先秦到明清铜权中,铭文最多的一枚,其重量为全国第二。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5)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6)

北宋熙宁十年铜权(瑞安博物馆藏)

这副铜权由当时的池州永丰监铸造,重为一百斤。池州永丰监(今安徽贵池市东北郊)是北宋时期全国四大钱监(铸造铜钱)之一。有趣的是,这幅标注为一百斤的北宋铜权,今称重为一百二十五斤,可见宋代的一斤,是六百二十五克。

权,是商业交换的工具,又与税赋制度有着直接关联。那么,这枚铜权背后的温州社会经济是怎样的?以铸造这枚铜权的北宋熙宁十年为例。《宋会要辑稿》载:

熙宁十年(1077)以前的商税“温州旧在城及瑞安、永安、平阳县、前仓、柳市镇六务,岁二万二千一百四贯”。而熙宁十年商税为“在城二万五千三百九十一贯六文,瑞安场六百八十七文,永嘉场四千七百三贯九百九十九文,平阳场二千四十一贯二百三十四文,前仓场一千五百一十二贯一百三十文,乐清场二千四十九贯七百九十四文”。瑞安当年缴纳的商税,位居城区之后。而熙宁十年的温州城区商税,比此前六务总数还多出三千二百贯文。

铜权重量从某种程度反映货物交易数额较大,而商税则反映温州贸易的繁盛。因此,这枚铜权,也可以说是北宋温州社会经济繁荣的一个小小见证物。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7)

二、元代温州城乡常用哪种秤?

元政权统一后,在全国设行省,下设“路”。温州为温州路,路下再设州、府。这是一枚延祐六年(1319)铸造的铜权,高八十三厘米,底径四十六厘米,重三百克。铜权正面铸有“温州路总管府”、左面“提调正官”,右面铸“校勘”,背面有“延祐六年造”,均为汉字,属温州路官方标准衡器。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8)

温州路总管府铜权(温州博物馆藏)

而根据其他地方出土的元代铜权刻铭来看,当时铜权的重量有三百克、七百克、玖佰伍拾克、一千零二十五克以及一千零五十克等数种。而根据七百克铜权用于二十斤秤、玖佰伍拾克用于二十五斤秤来看,温州这个铜权,应用的大致为十斤秤。元代虽然承袭宋制,但在衡器方面作了调整,当时的一斤相当于六百四十克,比宋代的一斤多了十五克。

元代温州经济继续发展,其中尤以商业和外贸发展较快。当时温州商人到外地经商较多,外国人往来温州的也不少。城区“百货所萃,廛氓贾竖咸附趋之”;海上交通繁忙,温州成了瓯江流域和浙南地区的中转港口和外贸物质集散中心。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9)

商业则必需用到秤和秤砣。在《中国风俗通史・元代卷》有一副元代壁画中的卖鱼插图,从中可见当时小商贩使用的杆秤,除秤砣形制不同外,其他与如今市场所见的杆秤并无两样。可见元代这种造型简单便于携带的杆秤,数百年来一直发挥作用。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10)

三、秤砣的涵义和民间风俗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11)

权是“秤砣”、衡是称杆,于是“权衡”衍生出另外的意义。千百年来,权被赋予“权利”“权势”等含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权还是一种哲学思想。孔子在《论语》里说:可与立,未可与权。孟子则说“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等经典语录。

孔子、墨子等人所说的“权”,即权变,也就是变通,“权衡轻重,随机应变”。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谢遐龄是温州人,他谈中国文化时就讲到孔子与“权”。他说“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在权(变)上”,而表现在中庸思想上的,是带有对事物利弊的权衡,先“权”后变等。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12)

温州在古代是属于蛮夷之地吗(什么虽小压千斤)(13)

因秤是公平的象征,在温州民间,也是人们心目中的吉祥物。民间还有“秤砣虽小压千斤”的谚语,因此也被拿来当作压镇之物。如旧时温州民间,百姓搬家时往往先搬个秤砣进门,以压镇“邪恶”。类似的还有家里老人拿秤砣压住孩童蚊帐一角,希望让孩子能睡得更安宁;建新房上梁,大木老司也会依俗在梁上悬挂小型的青石秤砣。而如今市民搬家,披红带彩的杆秤仍是必不可缺,寓“称心如意”。

参考文献:

文物与考古论集《浙江瑞安发现北宋熙宁铜权》 作者 俞天舒

《温州名胜古迹》编 著 / 金柏东张如元 蔡钢铁 黄兴龙

《元代铜权考析》作者 涂伟华

《浅说元代铜权》作者张庆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作用——从考古学上看文字、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作者王世民

《国之重器:刘贺墓藏西汉有铭文的量与权》作者 王金中

《从元初铜权看元代的衡器改革》作 者 赵志恒

《温州古代史》胡珠生 著

编辑 陈四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