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一个朝代的王爵可是尊贵无比的,哪怕是起义军中的王爵那也是极少数人可以得到的,比如闯王作为首领只是自封一个王,其他下面等多只是一个将军的头衔,即便是大一统的王朝,王爵也只封给宗室成员,王爵一般只是死后追封的荣耀,比如徐达等等,极少数极少数活着封为异姓王,也得有很大的功劳。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

太平天国运动

但是在太平天国时期,居然封了很多王,尤其是到了太平天国末期,封王之泛滥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根据各种记载和说法,被封的王爵一两千人,甚至连实权的忠王李秀成都认为这种滥封简直是发了疯,可以说对于封王,太平天国自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永安建制,先封五王

不过一开始太平天国还是非常克制的,金田起义后,太平军一路攻城拔寨,人越来越多,为了激励和吸引下面的人,1851年,洪秀全在自封天王后开始分封王爵,分别是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这五个王是太平军和核心人物,虽然同时分封,但也分等级,其中东王和西王是一等王、南王和北王是二等王、翼王只是三等王。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2)

永安建制

之所以杨秀清和萧朝贵名列一等王主要是他们一开始就跟随洪秀全,在“拜上帝教”创立初期做出了巨大贡献,尤其是杨秀清拉了不少信徒,自然名列一等王。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3)

金田起义

燕王和豫王的加入

太平军在南方不断活动,引起了清王朝的关注,不断围剿,而太平军为了发展一路北上东进,不断攻城,但战争总有伤亡,南王冯云山在广西全州被清军炮击身亡、西王萧朝贵在攻打长沙的时候也战死,一下损失了两个重量级的核心人物,为了振作士气,洪秀全又封秦日纲为燕王、胡以晃为豫王,为四等王。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4)

杨秀清能力远大于洪秀全

此时的太平天国中截止到天京事变为止,一共封了七个王,含金量还是非常高的,后来燕王秦日纲、豫王胡以晃也很快被东王杨秀清以战败的责任褫夺了王爵,降爵为顶天燕、护天豫这两个奇怪的爵位,这两个爵位低于王爵但高于侯爵。

除了七个王爵之外,太平天国还有被称为天侯的侯爵,侯爵的封赏也是比较少,含金量很高,包括了主持北伐、孤军打到天津的林凤祥(靖胡侯)、李开芳(定胡侯),还有主持太平天国行政系统的陈承瑢(兴国侯),杨秀清谋主卢贤拔(镇国侯)等人,都是太平天国地位极高功劳非常大的人物。

这些都是太平天国位高权重的人,地位相当高,要知道太平天国采取的是军师负责制,而这五王还身兼军师的职位,因此五王和洪秀全一起共享太平天国的最高统治权,即便是燕王和豫王这两个四等王也都是统帅级别的将领。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5)

1851-1856年太平天国官职

此时的太平天国的爵位还是非常严格的,封爵要求高,官爵系统相当完善,比如职同之类、恩赏之类都有严格的一套系统,其严谨程度超过了清朝的官爵体制。

天京事变导致官爵体制泛滥化的开始

在太平天国前期,所有的军政大事都是军师负责,洪秀全退居幕后,很少处理朝政,在冯云山和萧朝贵死后,大权落在了东王杨秀清的手上,和洪秀全的矛盾越来越大,不断架空洪秀全,成为太平天国实际掌权人。

后来更是图谋更近一步,逼迫洪秀全封他为“万岁”,洪秀全忍无可忍,加上陈承瑢告发杨秀清图谋弑杀洪秀全,最终洪秀全密召在外征战的韦昌辉、秦日纲等人回天京诛杀杨秀清,杨秀清被杀后,韦昌辉和秦日纲又被洪秀全清算,酿成了“天京事变”。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6)

天京事变

吸取教训的洪秀全为了防止再度出现这样的权臣,开始用各种手段牵制和削弱来避免产生另一个杨秀清,首先就是针对率军回朝收拾残局的翼王石达开,此时石达开已经改成了义王,是五王中仅存的实权王,洪秀全先封他的两个哥哥洪仁发为安王、洪仁达为福王,让安王、福王和石达开形成一个平衡局面。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7)

太平天国金殿

但是洪秀全的两个哥哥能力和资历完全和早期的五王不能比,既得不到太平天国将士的拥护,也没有实力牵制石达开,最终石达开率军离开天京,原以为自己能另立山头,但是脱离太平天国后的石达开快速的瓦解。

李秀成的崛起

石达开出走天京后,太平天国面临崩溃的危险,于是洪秀全启用新一代的李秀成和陈玉成等人,建立了掌率会议制度,安排能力一般但是忠心于自己的蒙得恩为掌率会议制度的掌权人,另一方任用李秀成、陈玉成等能力超强的人负责实际工作,彻底扭转了太平天国的危局,让太平天国继续续命,此时洪秀全又封了几个掌率会议的几位为掌率王爵,形成了新五王。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8)

太平天国疆域

不过李秀成能力过于强横,先扶持自己的堂弟李世贤掌握天京北面的军事大权、而自己则掌握天京南面军事大权、又保举了早期因湘潭大败而边缘化的人物林绍章执掌天京中枢大权、保举韦昌辉族弟韦俊进入掌率会议,至此,李秀成彻底取代原先石达开的地位,成为太平天国时期掌权人。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9)

忠王李秀成

面对李秀成的掌权行为,洪秀全一度扶持自己的族人洪仁玕来取代李秀成的地位,封他为干王,但洪仁玕被李秀成利用,帮助李秀成夺取苏南,顺带着造成安庆失守,陈玉成败亡的局面,一下子让李秀成完成最后一步,彻底成为太平天国唯一的实权人物。

烂封王爵分权

虽然李秀成独揽大权,但是忠于太平天国,但是洪秀全又放心,因此此刻开始,为了从李秀成手中分权,唯一的办法就是封更多的和李秀成一样的王爵出来,太平天国走上了烂封王爵的地步,首先就是发明了介于王爵和侯爵之间的某天燕、某天豫的爵位,其来源就是秦日纲和胡以晃的顶天燕爵和护天豫爵;后又将义王爵、安王爵和福王爵发明了比某天燕、某天豫更高一级的王爵,即某天福、某天安、某天义这样的爵位。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0)

太平天国画像

但即便如此,也只能起到刺激太平天国中下层骨干的作用,因此大杀器王爵也被拿了出来,先是李秀成和陈玉成手下的副将和部下被封为一字王爵,但有了王爵,就得开府建牙,导致这些王爵又有很大的权力,因此为了从这些人手中再度分权,洪秀全有将镇守一城乃至一县的王爵的幕僚们以及后勤人员比如管理菜园的,厨师等都封了级别相似的王爵,往往一百多人的队伍里就有侯爵十几个,一个五六个人的小队负责人也是侯爵。

这样做的地步就是封王用的字不够了,又得发明新的爵位,比如列王,所谓列王就是第五等的王号,没有封号,统一叫列王,免去之前王爵前面加字的办法,但还是不够用,有发明了小王,在王前面加三点,读作“小王”等等(但目前没有资料佐证,可能暂未实行),由于王爵的泛滥,导致太平天国之前的王爵含金量大幅度下跌,为了保证已封王爵等人的地位,洪秀全又在王爵、天燕天侯等爵位之间加入天将、朝将、主将等新爵位,彻底失控了。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1)

清军围剿天京

太平天国王爵的演变

1851年:设立王爵

1853年:王爵-侯爵

1856年:王爵-燕爵-豫爵-侯爵

1859年:王爵-义爵-安爵-福爵-燕爵-豫爵-侯爵

1859年后:王爵-天将-朝将-神将-义爵-安爵-福爵-燕爵-豫爵-侯爵

部分王爵名字

爱王黄崇发:殿前刑部又副秋僚顶天扶朝纲爱王吉千岁

恤王洪仁政:殿前工部正冬僚顶天扶朝纲恤王利千岁

就王黄盛爵:殿前工部又正冬僚顶天扶朝纲就王兴千岁

报王秦日源:殿前工部副冬僚顶天扶朝纲报王隆千岁

顶王萧朝富:殿前工部又副冬僚顶天扶朝纲顶王康千岁

懿王蒋有福:殿前京内正总鉴顶天扶朝纲懿王禧千岁

信王洪仁发:殿前京内又正总鉴顶天扶朝纲信王显千岁

勇王洪仁达:殿前京内副总鉴御林兵马哥顶天扶朝纲勇王伦千岁

王爵的权力

早些年,太平天国王爵可是有很大的权力了,但是王爵泛滥了,后面封的王爵基本等于各个阶层的指挥官而已,这不过挂了一个王爷的称号,这些王爵之中,最主要的“福利”就是每天可以分肉吃,根本没有太多的权力,大部分的王都没有王府,更没有王娘,只有杨秀清、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这种人才有资格修建王府,因此只是名义上好听,总比大头兵好一点。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2)

石达开28龙衣

与之对应的就是清朝,清朝在太平天国战争期间,也封了一大堆官职,其中光提督就封了2000多个,总兵和副将则封了20000多个,99%的人只是一个头衔,根本没有权力,毕竟清朝为了对抗太平军几乎挖空了国库,在没有钱给人官兵的时候只能给一些好听的头衔过过瘾,因此封了一大堆官职。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3)

太平天国黄马褂

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

目前有人说太平天国封了2700多个王,其实需要考证,毕竟2700多个王的来源是来自于黄文英在江西巡抚衙门的供词,但是他在另一份供词里又翻供说只封了一千多个,后来根据后人的考证,在《实说太平天国》中,明确封王的数目大概三百人左右,甚至还包括了捻军以及追谥的功臣等等。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4)

黄文英在江西巡抚衙门的供词

而末代天王洪天贵福在供词中说有千余名列王在天京未能突围,因此可以得出黄文英的供词中千余名的封王还是比较可靠的,毕竟清朝审问的时候喜欢私自篡改供词,因此2700多王应该有所夸张,但是封了一千多个王应该还是有的。

太平天国哪些王没有死(太平天国到底封了多少王)(15)

洪天贵福的供词

总体来说,洪秀全虽然是太平天国的建立者,但是他的能力与东王杨秀清相差极大,不然也不会让东王做大,几乎夺取了太平天国所有的权力,但是洪秀全有一个大杀器就是他是名义上太平天国最高的掌控者,拥有封爵的权力,因此利用封爵的权力,维系内部平稳,策动内讧,最终保持自己的地位,因此面对能力优秀且忠于洪秀全的李秀成后,只能靠烂封王爵来牵制他,这也是太平天国王爵泛滥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