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人甲你整个人都废了(网友来搞我是路人甲)(1)

本文作者为@怀旧党 因为我并没有看过这部影片,所以暂时不发表意见。

虽然很长时间没写影评,而且放下明天就要考的六级不复习,需要赶工的实习稿件不写,会有一种罪恶感。但看过在学校的点映之后,很想为《我是路人甲》写点什么,就好像我不写的话就对不起这部电影的认真。毕竟,大多数人都还得等半个多月才能看到这部电影。

以前看过尔冬升的《门徒》和《大魔术师》,都比较喜欢。我很惊讶,一个知名大导演这次为什么要找一帮完全没有名气的演员拍戏,而且拍的还是“横漂”,是这些人自己的故事,还是剧情片不是纪录片,还自掏腰包给这部电影投钱。在我看来这样奇怪的合作并不多见,况且尔冬升沉浮电影圈那么多年,拍片总有大明星。所以看之前我就很好奇,也有点担心,梁朝伟写得不像“影评”像和电影本身不太相干的“观后感”,是否就因为尔冬升和这帮演员的“化学反应”还不够。

然而影片的好远超我的期待。演员表演的稚拙是意料之中的,偶尔出来个友情客串的明星(都是尔冬升用过的演员和圈内好友,你们可以猜猜),闪耀出的光芒都能盖过主演。但是这群“主演”表现出的那种真实质朴,像未经雕琢的璞玉,非常地打动人。让人数度欢笑,泪盈眼眶,还是觉得很接地气。

这部电影没有明确的主角,更像是“横漂”的群像。所有主要角色,都是尔冬升在横店影视城找到并相处的真实的群众演员。这些演员在电影里的角色名就是他们的真名,尔冬升只是重新组织了一下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我很震惊的一点是,这部电影在成片前并没有成熟的剧本,只是边拍边写,积累素材最后再剪。这是本片为什么显得结构较散,下一秒是谁的戏好像很没规律,可是这些都不妨碍这部电影很好看。

在豆瓣上和点映之后的主创交流会上都有一种声音,觉得影片中有的台词过于鸡汤,和片中的角色身份有所错位。但是尔冬升告诉我们,这部电影里的每一句台词皆有来源。他还告诉我们一个事实,那就是许多“横漂”说话真的是一套一套的,因为他们会看成功学,没有人关心他们,他们只好自己鼓励自己。另外,每场戏基本上尔冬升都是先让演员即兴表演,然后再把他们过长的话给修改成简短有逻辑的台词,让他们再演一遍,这种创作方式让我觉得很疯狂、很冒险。不过我很佩服他,这让本片出来的效果太好了,金句频出又生动真实,同时也没有出现港导到大陆拍片的“水土不服”。

尔冬升喜欢关注和刻画社会边缘人物的生存状态和心理,这使得他的多数电影总带着一份特别的人文关怀。因为“没有人关心他们”,尔冬升拍了这样一部电影,让我感觉他像一个公知,不过本片更多的只是一种凝视,而不是带着一种明确的态度去批判或者鼓励。感性的导演拍片总是很温柔,横店残酷的不公平和潜规则虽然在片中有所呈现,但都不会掩盖住小人物追求梦想、为幸福奋斗时身上透出的光亮。“努力”一词在片中多次被提起,甚至提烂,但或许这就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和这个圈子内的生存法则,一如星爷多年前对海呼喊的一句“努力,奋斗”。现场很多人看了以后觉得不好定义本片算悲剧还是喜剧,我觉得这说明导演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

我觉得这部电影意义深厚,除了保证基本的好看(剧情和节奏都很抓人),还很好地展现了“横漂”这个群体的生态。看的时候会觉得台词的信息量挺大的,稍微溜个号你可能对“横漂”的认识就更少。我相信这部电影上映之后一定会火,也一定会引起更多人对于这个“横漂”乃至整个群演集体的关注。

除了这部电影,尔冬升还投了很多钱另外制作了一部纪录片,讲述这些人未经艺术包装的真实故事。听他说,那里面残酷的东西会更多。那就是和地面零距离的生存状态了,我也很期待看到,应该在《我是路人甲》上映之后过几个月会放出来吧。

我很感动于尔冬升所作出的一切努力,并且会把这部电影列入我的年度最佳之列。这部电影身体力行地告诉我们电影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价值,让全体观众多次鼓掌,多次捧腹,也多次热泪盈眶。在我看来,《我是路人甲》这部电影像是一个祝福,祝福肯努力有梦想的人可以成功,祝福每一块努力发光的顽石都能受到重视。

等在影院正式上映以后,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去听听看这些流星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