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后的某个下午

我在南京汽车客运北站送走最后一个朋友

离开座位,走入玻璃门

模模糊糊地注视着他们上车,挥手,道别

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捕捉过时间的身影

它充斥在整个候车室

滞重而冗长

会再见面吗?我问他

别担心,终点未变

起点未变,唯有顺序在变

迷路的人终有归途

想见的人也都会相逢

在车站,世界就以这样的方式

不停运转着

他这样回答

到站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1)

南京汽车客运北站又称桥北客运站。这里是很多人来到南京的最初印象。

在大部分时间里,这里是离南京标志性建筑——南京长江大桥最近的地方,桥北客运站也是过江公交在江北的第一站和最后一站。

老郑还记得他大一开学,第一次从桥北客运站走出来,正好天降大雨,此时正是九月,夏季始终不愿离去,秋季又迟迟未来,闷热的空气像创可贴般,死死贴在身上。大桥北路正堵着车,绵延的车队沿红太阳华东茂一路延伸到泰山新村的铁道口。另一方向,雨中的大桥仿佛无边无垠,桥头堡的三面红旗已经是视野的极限,桥的另一边是什么样,对于老郑来说未曾可知。

老郑和我说,当时的自己,人生路不熟,本身又有些社恐,不知坐几路公交能到学校,期待能看到类似新闻中,学校组织的志愿者,结果什么也没有。

也难怪,毕竟不是南京站或是禄口机场,桥北客运站只是个稀松平常的长途汽车小站,路过它的人多半不会在意,走进它的人转身便会忘记。

穿梭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2)

四年时间老郑在桥北客运站来回穿梭不知多少次,偶尔他也去太平购物广场逛上一圈,然后搭乘拥挤的136路区间车去女友那儿。

我们从来没有见过他女友长什么样,什么学校、什么专业,也无从知晓,只知道她比老郑大一级。

这段情感一直维持到老郑读大三。

暑假前一周,梅雨季提前到来,下了连绵数日的雨。马路上到处是不断积累出的水洼,楼宇在雨水中若隐若现,城市失去了它本身的面目。

老郑和女友在桥北客运站匆匆道别,坐上了北上的大巴。“当时雨下的太大,车上玻璃糊成一团水雾,我看不清她有没有对我挥手或是有任何再见的表示,更记不起她是何时离开。”老郑说。

事实是,就像一粒沙飘进了沙漠,一滴水掉入长江,有些事情总是随风而去,有些人也无处找起。

不知是否更为遗憾的是,没过多久,连“136路区间”也悄悄消失。

中转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3)

时间这层滤网早晚会把人群过滤,离开的人得在另一端重新开始另一种生活,留下的人唯有按部就班,夜以继日。

记得某次,在桥北吃完晚饭,我和老郑以减肥为由,沿着马路一起步行。

“你知道我们现在的行为,用南京话怎么说?”我问老郑。

“不知道,挨摆又是奇奇怪怪的词。”

“滴杠!”

“什么玩意嘛,哎哎红灯,木里是故的,注意点儿。”

“四年下来,南京话可以嘛。”

我们就这样木里是故地沿着柳洲北路、柳新路一路走到桥荫路,长江大桥在我们头顶上熠熠生辉。

“据说不久就要大修。”我说。

“修的时候顺便把桥北客运站搬走吧,放个汽车站在桥底下,实在太堵。”

从桥下绕过一圈,我们顺着南浦路一直走到毛纺厂路,路旁的梧桐像是在演奏一曲抒情老歌,在晚风中沙沙作响。就这样,与其说是自有计划,不如说是冥冥注定,我们走到了桥北客运站。

“毕业就离开,回家去。”老郑点了支烟,转过头对我说,“灯光黯然,惟风声涌动。世上所有东西皆有进有出,有可以进入的场所,便有可以离去的通道。桥北客运站就是这样,不做作、不抢戏、不占有,只是默默地目送大家来来往往。我从这里下车的时候,对这座城市一无所知,如今却回忆满满。”

我没再接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车站。诚如所言,灯光黯然,惟风声涌动。

离开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4)

大学最后的一年我忙着考研,老郑忙着实习,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6月毕业那天,一大早,我送老郑坐大巴回家。一如既往,老郑买了从桥北客运站始发的汽车。那天空中飘荡着几片薄云,太阳还没开启暴晒模式,鲜明的光线刚刚唤醒这座城市的生机,小巷中的早餐车传来阵阵香气,完全没有后会无期的气氛。

候车大厅的玻璃门后,大巴车整齐地并排停靠,整装待发。

可能很久一段时间不会来这了,他突然感叹。会再见面吗?我问他。

到检票时间,我从座位站起,他转身给我一个拥抱,仿佛四年的大学时光忽然上前缠住了我们的脚步。

他拍拍我,轻声说着:

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偶然的一个时机,我独自在大桥北路“滴杠”,正好路过桥北客运站,惊讶地发现大门紧闭,后面场站已没有长途大巴停靠,许多写明目的地的标牌已经被闲置在旅客出站口的铁门后。

很多东西,在还未察觉之时,就这么自然而然地暂停甚至消逝了。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5)

绿色邮筒、公共电话亭如此,马自达小车、136路区间如此,“前方到站——桥北客运站”的报站如此。

不知不觉的,我想起了久未联系的老郑,不知他现在是否一帆风顺。

好像忽然明白可一些事情或道理——

“当记忆早已瓦解成为废墟,从瓦砾中浮起的尘埃和空气,不过是对往事的执念及其象征意义的追忆。”

仅此而已。

因为区位、交通、疫情防控等种种原因,桥北客运站暂停运营,未来是否会回归,我们不得而知。曾几何时,我们抱怨,在上桥口设置一个长途汽车站,在一定程度造成了大桥北路的拥堵,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确实是很多人来到南京的首站,记录了不少故事,承载了许多回忆,你对桥北客运站有什么特殊的记忆,在留言中分享给小北吧~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6)

图 | 郑好

文 | 顾杨乐

发布 | 苗鑫

审核 | 刘云涛

如果我们见不到我就祝你午安晚安:假如再也碰不到你(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