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读书日,读书作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部分,不仅让我们学习本领、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明辨是非,还能享受阅读乐趣和让心情平静的功能。今年前4个月,我阅读了几本书,很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阅读体会。

古人谈读书第三则读后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1)

年初,我阅读了张宏杰先生的三本书,分别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倒退的帝国—朱元璋的成与败》以及《千年悖论-人性的历史实验记录》。张宏杰半路出道,他原本并不是历史系专业,而是在银行工作的体制内的人,因为工作太闲而平时又热爱历史,饱读各种历史书籍,于是试着进行创作。在经历不少退稿和录用的过程后,他的创作不断上新的台阶。其中《饥饿 的盛世》和《倒退的帝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古人谈读书第三则读后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2)

读历史,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朱元璋和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同时也是争议很大的两位皇帝,还是影视作品中的经常被演绎的皇帝。朱元璋在很多人眼里是阴险狡诈、心狠手辣之人,他杀人如麻,即使是功臣也痛下杀手;而乾隆皇帝则被描绘成风流成性,天天想着下江南搞艳遇。

当然,我们知道这种脸谱化的表现并不是历史人物真实的情况,或者说很不全面很表面,因为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如果不能从人物的成长和当时历史背景去理解,是很难客观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张宏杰则是我到目前为止把朱元璋和乾隆讲得最清楚、通彻的历史学家了。

古人谈读书第三则读后感(如何评价历史人物)(3)

以《倒退的帝国》为例,张宏杰花了大篇幅记述了朱元璋的成长过程,特别是他的家庭背景,这对于我们理解朱元璋的农民视野和农民心态有很大帮助。因此朱元璋之所以一方面对官员严苛,但另一面又对农民爱护。可是对农民的爱护却又严格限制人民的流动,将民众根据职业进行世袭划分,分成农户、军户、工户等等。朱元璋的军事和政治上成功在于他善于学习和笼络人才,在战略上选择正确,从而在群雄中逐步壮大,把其他农民起义军各个击败。但是他对于中国自14世纪以来走下坡路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关于朱元璋的残忍,作者则主要从元末明初的战争对于朱元璋心态的影响着手,书中写到:

战场上的机会往往只有一次,这就要求军人的思维绝对不能受情绪的干扰,在最复杂的状况中冷静地选择最合理的策略。战场把朱元璋原本就温度相当低的心炼到了零度状态。……要能够杀死心中的同情、怜悯、恐惧,要能够做到无情、无欲、无我。……战争使朱元璋本来就已经谨小慎微的个性修正得更加严谨。…..他练成了一颗超人之心。铁一样坚硬、冰一样冷酷、水一样沉着、弓弦一样柔韧。这颗心只受利益支配,绝不会被感情软化。这颗心承受任何巨大的压力,能冷静面对任何艰难的挑战,能发布任何别人不敢发布的残酷、野蛮和不义的命令。

在处理人我关系时,习惯军事思维的人总是以他人为手段,以自我为核心。保存自我,打击他人,这是军人的行为本能。在判断人物上,军事家往往习惯从人性恶的一面出发,把针对自己的危险因素把考虑到点滴不漏的程度。恐惧是身处谋略地带人的基本心态。

关于朱元璋眼中的理想社会,很大程度上是其自然经济时代的小农眼光出发,认为理想的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1. 这个理想社会必须有一个严厉、公正、说一不二的明君,高高在上,杀伐决断,慷慨地向农民身上泼洒阳光雨露;

  2. 这个社会应该是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

  3. 这个社会应该等级鲜明;

  4. 这个社会文武百官能清正廉洁,地主大户能善良守法,地痞流氓能被消来净尽。

朱元璋为了实现这样的理想社会,进行了不完全的土地改革,用行政力量沉重打击了地主利益,展开了人类史上最严酷的惩贪运动。在他的治理下,底层人民的吃饭穿衣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他建纲立纪,使全国人民有章可循,有矩可守望,每一个阶层都清楚自己应该如何生活;他严厉打击地痞流氓,使流氓在朱元璋时代几乎绝迹;他开创了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教育行动,大力移风易俗,扭转不良社会风气。

张宏杰展示的这幅图卷,感觉是传统中国古代社会梦想中的理想社会,但是我们都知道明代是中国走下坡路的开端,这个倒退的帝国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呢?

书中通过介绍朱元璋在历史上所制定的非常严格的户口制度,维系着明代的职业世袭制、防止百姓自由迁徙、保证国家税收,带来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社会分割性、二元强化性、超稳定性和功能多元性等基本特征。结果就是社会缺乏活力,人民的个性受到压制,社会生产力受到极大的扼制,最终走向固步自封。

通过张宏杰的介绍,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朱元璋以及明代的社会制度。另外两本书我还认识了乾隆和吴三桂这些多面的历史人物,让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加多维度和多层次。

希望大家在这个读书节去阅读张宏杰的作品,在了解历史人物的同时也能得到作者流畅和精彩的文笔带给我们的享受。

购书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