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当机立断经典语录?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当机立断经典语录(快刀斩乱麻)

当机立断经典语录

出自《北齐书·文宣帝纪》

“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今天咱们来讲一下“快刀斩乱麻”的由来。

这个成语处出自南北朝时期的东魏。

东魏这个国家很有意思,北魏倒台后,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

东魏一朝只有一个皇帝,而且是个过得很窝囊的皇帝,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这个皇帝竟然被自己的臣子指着鼻子问:皇帝,你是要造反吗?

这不是0离离原上谱吗?自古都是臣子造皇帝的反,哪有皇帝自己造反的?

咱们接下来就讲讲这个事。

东魏这唯一的一个皇帝叫元善见,史称孝静帝,既是开国皇帝也是亡国之君。

虽然名义上是皇帝,但他当时只有十一岁,自己说啥也不算,所有的事情都是被权臣高欢给把持着,高欢死后,又被高欢的儿子高澄给拿捏的死死的,再后来,高澄准备自己当皇帝,没想到被自己家的厨子给刺杀了,高澄死后,他的弟弟高洋登基做了皇帝,建立了北齐。

前面咱们讲的指着鼻子骂皇帝造反的就是这个差点当上皇帝的倒霉蛋,高澄。

话说有一次,大概是在一个酒局上,君臣一起喝酒,喝着喝着呢,高澄要给皇帝敬酒,举杯说道:“臣澄劝陛下酒。”

虽然说是给皇帝敬酒,但是他平时嚣张惯了,态度上估计孝静帝不高兴了,于是皇帝就抱怨了一句: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此活!

那意思是:自古以来没有不亡的国家,但没有屈辱的亡国君!

结果,高澄却破口大骂:“朕,朕,狗脚朕!“

接着,又让自己手下的崔季舒打了孝静帝三拳,然后拂袖而出。

这可是臣子殴打皇帝啊,放在别的朝堂之上,敢这么嚣张的臣子,都不知道被砍了多少回了。

毕竟还是有几个大臣站在皇帝这边的,看到皇帝这种遭遇,便偷偷开了个会,密谋帮助皇帝。打算假借宫中造假山之名,计挖个地道通向宫外,寻求救兵救出孝静帝,然后号召天下兵马讨伐高澄。

可是地道挖到城门的时候,守门军官听到地下有动静,立即上报了高澄。

结果计划就这么失败了,高澄进宫兴师问罪:“我们父子两代人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为何要谋反?”

孝静帝当即反驳:“自古都是大臣谋反,哪里有皇帝谋反的?!”

但是,那些密谋挖地道的,全都被诛杀了。

好了,造反皇帝的事情讲完了,咱们言归正传,讲讲”快刀斩乱麻“的由来。这个成语就是处在后来当了北齐开国皇帝的高洋。

话说,高欢除了高澄,高洋以外,还有四个儿子,一共有6个儿子。

有一天,他心血来潮,想考考这六个儿子,哪个最聪明?于是,就把六个儿子都叫到跟前,说:”你们看,我这有一大堆乱麻,给你们每人一把,看谁能最快把它给整理好。“

你看,别的故事里都是爹给儿子们一把筷子,告诉他们要团结一心的道理。咱讲的就不一样了。

比赛正式开始,高欢的这些孩子们一个个是手忙脚乱,一根根的抽出来,一根根的理顺了,问题是,这玩意太容易拧成疙瘩了,不一会,一个个都满头大汗了,也没有什么进展。

这时候唯独老二高洋的做法跟别人不一样,它不慌不忙去找来了一把刀,唰唰几刀下去,乱麻都被切断了,然后再略加以整理,很快就弄好了。

高欢很是惊奇,就问:”你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

高洋答道:"乱者须斩!"

高欢一听,这孩子不错,思路格局不一般啊,以后必成大器。

后来,高洋果然夺取了东魏皇帝的王位,建立了北齐政权,自己做了北齐文宣皇帝。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快刀斩乱麻"这个谚语,用以比喻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复杂棘手的问题。麻指的就是麻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