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简称“四川”,四川由此得名。四川省共辖1个副省级市、17个地级市,其中包括52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11个县。其中,就新津县来说,人口超30万,建县历史超1400年,被誉为成都市的南大门!

四川人口最少的10个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1)

首先,新津县是成都市下辖县,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市南部。新津县东接双流区、南濒眉山市、西临邛崃市、北靠大邑县和崇州市,是成都市的南大门。新津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5000多年前,该地区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到了春秋时期,该地区属古蜀国的疆域。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秋,秦灭蜀,新津为秦国领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剪灭六国,建立秦朝。在郡县制下,今四川省新津县一带隶属于蜀郡。

其次,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正式在该地区设立犍为郡,新津地属犍为郡。元鼎二年(前115年),设立武阳县,属犍为郡,新津地属武阳县。东汉、三国、晋、刘宋,近五百年间,犍为郡缩小,郡治在武阳县未变,新津属武阳,隶益州。萧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新津为犍为县地,属江州,隶于益州。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析隆山县北部置新津县。县亦因“新渡口”而名“新津县”。由此,新津县的建县历史已经超过1400年了。

四川人口最少的10个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2)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犍为郡废,蜀郡改为益州,治成都。新津和僰道两县改属益州,今四川省新津县一带分属新津和僰道两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分天下为十道,道下设立州、县。四川西部为剑南道,改蜀郡为益州。新津属益州,隶剑南道。公元965年,也即北宋建立后,新津属蜀州,隶西川路。咸平四年(1001年)四川分为益、利、梓、夔四路。新津属蜀州,隶益州路。元朝建立后,推行行省制,新津县隶属于四川行中书省成都路。

四川人口最少的10个县(四川省一个县人口超30万)(3)

最后,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新津县属崇庆州,隶成都府,上隶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公元1725年,清朝雍正皇帝在位时,降崇庆州为散州,新津县直隶于成都府,属四川行省。1913年,也即清朝灭亡后,新津县隶属于四川省四川道。1925年,新津县直属于四川省。1960年,撤销新津县建制,并入大邑县。两年后,恢复新津县的建制。1983年3月,新津县隶属于四川省成都市。如今,新津县总面积达33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2万人。

文/情怀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