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国候任总统尹锡悦派遣的“韩日政策协商代表团”给降至冰点的韩日关系带来转机,同时所有人将目光投向日本首相如果他能出席尹锡悦5月10日的就职典礼,韩日元首将迎来时隔近两年半的会晤。

“在东北亚局势紧张的情况下,日本认同韩、美、日三国在安保问题上合作的必要性,并且通过搞活经济合作,使韩日关系能够进一步得到发展,韩日关系有望取得积极进展。”外界猜测尹锡悦上台后,韩国的外交政策必将发生转变。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进入全球扩张时期,美国改变战后往届政府直接武装干涉和武装侵略的扩张策略,实施尼克松主义,也就是说在延续全球扩张战略的前提下,实行全球外交新方针,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三大支柱作为支撑,但唯有“伙伴关系”才是尼克松主义的核心。

作为传统建制派代表的拜登在俄乌冲突中趁机撤换了多个不和自己是一条心的伙伴政权,并且把自己身边的伙伴尽可能的凝聚在一起。

任何一个国家、企业,凝聚力越强,生命力也就越强,而最推崇凝聚力的儒家有一项经典原则那就是财散则民聚。意思是说,领导绝对不要与下属争利,多给大家好处。

然而“财散则民聚”,是高度概括之后的原则,具体施行起来并不简单,从“财散”到“民聚”其实还有太远的路和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单纯散财就可以提高凝聚力的话,那么基业长青的人一定是最大方舍得花钱的人。但事实上,领导如果仅仅做个散财童子是不行的。比如一位老板给下属增发福利,对于员工来说这是额外之财,有就比没有强,可是人心偏偏是叵测的,老李会嫉妒老赵拿的比自己多,老王会觉得自己明明劳苦功高,凭什么拿到的只比老李多一点点。所以,就算领导真的想增加凝聚力,单靠散财无法做到。

个人凝聚力高吗?凝聚力与人性(1)

也就是说在散财的同时还必须保障公平,而所谓公平,具有非常强的主观性,我们以为的公平未必就是他以为的公平,人心往往是最难揣测的!民间有句谚语叫做:“升米恩,斗米仇。”恩惠给多了,也容易生怨,怨你没有给得更多。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他说人们宁愿因为伤害了别人而支付赔偿,也不愿因为受过别人的恩惠而给予报答。

所以对于任何一名管理者,对凝聚力具有强大需求的同时,要更多的关注人性,仅仅是一个宽泛的财散民聚,其涵盖了无穷多的内容,也隐藏着无穷多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