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过去,人们为了谋生和传播文化,出现了无数种类的民间艺人,乡农今天来给你说说这其中三个民间艺人的江湖辈分和规则。

“喂,朋友,你是从哪里伐来的啊?”八十年代初的一天,50多岁的说书人“王彪子”对那个20多岁的说书人汪华兵问起了行内的黑语子。

“伐”字是说书人的江湖黑语子,是走来的意思。

此时,汪华兵左手掂着鼓和鼓架子,右手拿着月牙镰正在村子里挨门的说书讨要东西。他一看王彪子的举止言谈就知道他是个行内的高手,他也不知道王彪子说的“伐来的”是什么意思,只是站在那里疑惑的看着王彪子。反正他听别人说过,说书人的江湖黑语子很多,道行也很深,别人问你问题你如果答不上来或是答错了,那个向你提问的高手可能就会把你说书的鼓给掂走让你长长见识。

“你敲的那是啥东西啊,上面又有多少颗鼓钉?你掂的那些竹竿棍子,又叫啥名字,你右手夹的那两块铜片子又叫什么呢。”

王彪子见汪华兵一脸的懵逼,就知道他是个生瓜蛋子不懂行话,接连又给他提出了更加难以回答的黑语子,说着就向汪华兵走去。

这时,从一边走来几个看热闹的村民,其中,有一个30多岁的中年男人走过来笑着对汪华兵说道:“小伙子,你是不知道深浅,竟敢班门弄斧,你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我们这方圆几十里的说书大师,你竟敢在这个我们村子里说书。一般到这个村子里来说书的艺人都要先打听一下,村子里有没有同行的,你倒好,来到村子里闷着头就敲鼓说书,你不知道吧,他屋里掂的鼓摞起来比你都高。”

那个邻居说的可是实际事,过去的艺人很讲究论资排辈的江湖规矩,农村这个村子的艺人到另一个村子里去从事一些文娱活动时,比如,说书的,玩狮子的,唱灯戏的等等。进村之前都要先打听一下,村子里有没有同行的艺人,如果有的话就先去拜访艺人之后,再开始说书玩狮子,这是对那些手艺人最基本的礼仪和尊重。

汪华兵一下子听明白了,原来他今天到了说书高人住的村子里了,他正想找个高人拜师学艺呢,不知道他收不收自己当他的徒弟。

于是,他鼓足勇气笑着向王彪子走去。双手抱拳尊敬的对他说道:“晚辈不知道江湖规矩,冒犯了师傅,还请师傅海涵,师傅如不嫌弃,我想拜你为师,不知师傅愿不愿收我这个笨徒。”

王彪子见汪华兵一表人才,说书的嗓音浑厚,是个说书的好苗子,顿时,心里有了几分好感。他微笑着对汪华兵说:小伙子,别听他瞎说,我不是什么高人,只不过是说了几十年的古书而已,只要你想学,我就把我所知道的都教给你。“王彪子”是人们给他起的外号,他的真名叫王全书。因为他说的书不仅精彩,而且还会结合剧情的跌宕起伏把各种人物表演的淋漓尽致的,不懂书的人就说他是云里雾里乱喷,所以,他们就给他取了个“王彪子”的外号。

大集体的时候王彪子是他们大队的文化宣传员,也是个职业的说书人常年在外面说书。他妻子在家里拉扯着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在生产队里上工挣工分,而他却整天在外面说书养家。

民间说书先生(民间为何把说书人排在三大艺人之首)(1)

大集体时代只要他向生产队里交点钱,生产队每天就给他记整工分。

大集体时代是王彪子最高光的时候,因为他是远近闻名的名嘴,知名度很高,因此,别的生产队请他说书都要提前预约,不然就请不到他。

70年代之前的农村其文化生活非常匮乏,吃了晚饭后把社员集中起来听说书的也是一个经济实惠的娱乐方式。

王彪子每到一处说书,请他说书的那个生产队队长就会派饭,而且还是把他派到那些干净、大方的农户家里吃饭,那时候农民虽穷但很大方,每顿都给他搞个眼睛席~也就是炒两个盘子菜喝酒,他是名副其实吃香的,喝辣的。而且每个夜场还可以获得40斤左右的粮食报酬。

他是昨天在外面坐夜场说书回来的,他听到村子里有敲鼓的说书声就走出来看看是谁。

他见汪华兵当着那么多村民对他毕恭毕敬的一躬到底,心里非常高兴,自尊心也得到了很大的满足。

于是,他就给汪华兵和那些村民讲起了在“说书人、唱戏人和戳垛子人”这三大艺人中,说书人为何会排在他们的首位,是他们当中的老大。

01.说书人为何会排在这三大艺人的首位

1.说书人的一套行头决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过去,民间不仅把说书人排在唱戏人和戳垛人的前面,而且把他排在所有吹拉弹唱的艺人之首,主要就是因为说书人用的皮鼓和两片月牙铜镰子这两件行头。

民间说书先生(民间为何把说书人排在三大艺人之首)(2)

说书人用的鼓和月牙镰子

行头一: 皮鼓

因为皮鼓像太阳一样是圆的,四周的鼓钉又像太阳的光辉一样光芒四射,所以,民间就把说书人用的皮“鼓“称为“盘”,也是盘古开天地的意思。

皮鼓下面的鼓撑子,又称为“盘鼎。”

尽管鼓的大小不同,四周的鼓钉也有多有少,但江湖人就把一个鼓的鼓钉说成有360颗,就是根据着一年有360天而来的。也就是说,只要你的鼓360天都在敲响说明你的生命无比正常,其生活也快乐而充实。

而从乐器的角度上来说,鼓又是八音之首,比如,二胡、琴类、笛子、铜锣、铜镲子、笙箫、梆子、快板等等这些乐器。

大家可以细心的观察一下,特别是看过戏的朋友都知道,每当演出开始时,都是鼓声响了以后,其它的乐器才跟着鼓声的节奏依次敲响演奏的,也就是说它是大哥级的带头人物。

古时候,鼓声也是人们在战场上发布号令的信号。古时候的战场上都是用击鼓鸣金的方式来指挥战斗的,鼓声响起是冲锋陷阵奋勇杀敌,铜锣敲响是收兵回营。

因此,过去,鼓无论在民间演出,还是国家层面上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他都象征着最高的命令和权威。

行头二 : 说书人用的两片月牙铜镰

为了达到更好视听效果,古时候的说书人就用两片铜制月牙板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当做乐器,随着说书人会根据剧情的发展变化,上下不停的抖动着手指,月牙板也会以此发出悦的声音,使说书人唱出的古书犹如天籁之音一样优美动听。

民间说书先生(民间为何把说书人排在三大艺人之首)(3)

后来说书人就给这两片月牙铜板取了个叫“玉妃”的江湖名字。

有的地方的也用方言称它是铜镰子

说书人用的这两个行头,一个象征着日,另一个象征着月,由于人们对太阳和月亮的崇拜和敬畏,所以,民间就把说书人视为上帝派下来送给人们快乐的使者。

因此,民间就把说书人排在这三大艺人之首。

后来,也有说书人用梆子和竹板等配合皮鼓说书的艺人,但使用梆子和竹板说书的艺人如果遇到使用月牙镰说书的艺人,都要向月牙镰的使用者喊师傅,这也是传说的江湖辈分。

02.排在三大艺人第二的唱戏人

唱戏人在过去被人们称为“戏子”,他们都是为了谋生和生存才进入戏班子的,因为他们是特殊的服务行业,是用自己的表演来博得东家的赏赐才能有口饭吃。因此,他们时时刻刻都要想着法子讨那些无数个东家的欢心和高兴,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人们心中比较卑微的服务者。

用现在的话说,唱戏人尽职的表演就是爱岗敬业,视观众为上帝的一种体现。

当然,时代进步了,现在表演者的地位早已发生了反转,他们早已成了人们追捧和向往的明星大腕了。

民间说书先生(民间为何把说书人排在三大艺人之首)(4)

03.排在最后的戳垛子艺人

戳垛子人,也称为拆字人或写诗人。在八十年代之前农村有很多这样的拆字人或写诗人。

他们就是在农户大门口的墙上用毛笔写上一个字谜让主人拆解。正常来说,有文化的拆字人,在一个生产队里有30多家农户时,他们要做到每户都不重字。

拆字人不但要有文化,而且还要记性好,即使不是自己研究出来的字谜,但他也要记住别人写出来的字谜,以便为自己所用。

一个绝无伦比且比较科学的好字谜,不仅概括了这个字体的结构和与土地巧妙的融合,而且还涵盖了加减法的运算和计量单位。

比如这个字:三水对面一亩田,种了十年又十年。要问下了多少种,九两五钱又五钱。

大家说,这个“漸”字是不是构思的很巧妙呢。

结语

说书人、唱戏人和戳垛子人,这三个民间艺人以及众多精彩的民间古文化,已成为八零后之前那个群体和时代人的一些美好的记忆了,九零后的人也许再也见不到听夜场说书的说书人,再也见不到走村串户的戳垛子人了。

现在在农村除了一些庙会一年还可以看到一二次的大戏还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唱戏人的存在外,说书人和戳垛子人基本销声匿迹了,取代他们的是发达的网络和网红明星。

我们现在在欣赏现代含有高科技舞台灯光和配音的演员表演的节目时,我们也要记住在过去的贫穷时代,是那些各行各业的民间艺人,他们用精彩的演出给我们提供最朴素和纯洁的精神食粮。使我们在那个年代充满了欢声笑语,又一路慷慨激昂走进了现在的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