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从哈密到吐鲁番,两地相距410公里,一路还是戈壁滩为主,见到的地名如柳树泉,沙枣树泉,梯子泉,一碗泉,车轱辘井,七角井,水的主题还是非常明显。在天山余脉附近绿色植物增多,进疆第一次见到了野生动物,是两只野骆驼,时而低头吃草,时而抬头望着高速公路上通过的车辆,憨态可掬。接近吐鲁番,气温40.5度,见到连绵起伏的红色山脉,色调搭配,状如火焰,西游记描述为火焰山,很贴切。火焰山下,葡萄园郁郁葱葱,两者反差强烈。

30日就近游览葡萄沟和坎儿井。葡萄沟有水坝明渠,当然有葡萄。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2)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3)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4)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5)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6)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7)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8)

坎儿井:有多条,共五千多公里,将渗入地下的天山冰雪融水通过地下人工水道,从高处引到低处的村庄和农田,供生活和灌溉用。长城、大运河和坎儿井,合称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修坎儿井,是因为引水水道路途遥远,加上高温天气,水不走地下,半路就蒸干了。在黑暗的地下,通过把灯放在人背后,照着有亮光的方向打,这样地下水道就自然成直线了,因为光是直线传播,这种灯称为定向灯。通过竖井将挖洞的土运到地面。景点坎儿井,补建大洞做为游客走道,真正坎儿井是在走道侧面的小洞中。坎儿井进入村庄就改成明渠了,以方便使用。每个村庄都有各村自己的坎儿井。

坎儿井可以看成是将高处的井水通过暗渠,引到低处的下一口井,这样一口井接一口井,输送很远。井水也不一定全来自第一口井,后面的井和暗渠壁上也可能有新的潜流汇入。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9)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0)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1)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2)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3)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4)

西行游记图文版4(西行漫记B729-730哈密-吐鲁番)(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