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菇,因为其菌盖表面凹凸不平,状如羊肚而得名,又称羊肚菌、羊肚菜、羊肚蘑、羊蘑、编笠菌等。比起青头菌、牛肝菌,羊肚菌还是有些小众,有点后来居上。近年来,羊肚菌名气越来越大,跻身云南十大名菌之列。

云南丽江纯野生羊肚菌(云南名菌羊肚菌)(1)

羊肚菌野生的不多,很珍贵。目前已有人工种植的羊肚菌。市场上常见的多为人工种植的羊肚菌。

人们食用羊肚菌的历史相对悠久。《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第五十二卷》有:“磨菰蕈,一种状如羊肚,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云南古代方志中也能查到羊肚菌的相关记载。戴炯孙《昆明县志.卷二.物产》记载了羊肚菌,“绉盖者曰羊肚”。李德生《定远县志.卷之六.物产》有:“羊肚菌,二、三月生。”黎恂《大姚县志.卷六.物产志》有:“羊肚菌。”《宁州志.物产》有:“羊肚菜”。李训鋐《续修白盐井志.卷三.食货志.物产》有:“羊肚菌。”

有朋友喜欢周末爬山,见到他发在朋友圈的羊肚菌照片,说明曲靖本地也有野生羊肚菌。后来,问其味道如何?他说煮羊肚菌火锅,口感还不错。我记不得在昆明吃羊肚菌的滋味了,那是我首次吃羊肚菌,同桌的媒体朋友说席上的羊肚菌是野生的,很新鲜,也很贵,叫我多吃一点。

我国有中医药,药食同源或食疗同补是其一大特色。自然羊肚菌也有一定药用价值或食疗作用。羊肚菌也成了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药用菌。李时珍《本草纲目.菜部》“肉蕈”条有:“蘑菰出山东、淮北诸处。埋桑、楮诸木于土中,浇以米泔,待菰生采之。长二、三寸,本小末大,白色柔软,其中空虚,状如未开玉簪花。俗名鸡腿蘑菰,谓其味如鸡也。一种状如羊肚,有蜂窠眼者,名羊肚菜。”羊肚菜可以“益肠胃,化痰理气”。当然,云南是动植物王国,野生菌资源丰富,云南羊肚菌的品质非常好。这是业界公认的!

羊肚菌被称为菌中之王,民间有“年年吃羊肚、八十照样满山走”的说法。羊肚菌所含粗蛋白多,被认为是“十分好的蛋白质来源”,有“素中之荤”的美誉。事实上,它还有滋阴壮阳、开胃健脾、消炎止痛、抑制癌细胞等作用。或许因为这些功效,羊肚菌的需求旺盛,也多用于出口。

菌出云南,羊肚芳香。在乡村振兴中,利用林下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指导村民科学种植羊肚菌增收致富。而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老百姓也可以适时买点羊肚菌进补一下,改善一下自己的健康生活品质。

彭竹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