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晋宋易代的大诗人,朦胧诗派是中国现当代时期崛起的一个文学流派。1980开始在中国诗坛崛起的一个文学流派,以舒婷、顾城、北岛等文人发表的诗歌为代表。他们虽然没有统一的形式,也没有固定的组织宣言,但对当时的中国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隔一千多年的历史回响,虽有很大差别。但"朦胧"二字却把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文化通过历史的沟壑,连接起来。

陶渊明还有什么不同的诗风(当得起朦胧诗派的祖师么)(1)

一、朦胧诗派的特征

对于朦胧诗源头的挖掘至今仍争论不休,各家观点互不相让。多数认为是朦胧诗是1978年北岛主编的《今天》杂志上开始的。他们借鉴西方的现在主义表现手法,来表现自己的独特感受,可以说的是西方的思维,抒发的是中国人特有的感受。呈现出与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全不同的风貌,后来被统称为朦胧诗派。朦胧诗派的崛起对当时的文坛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支持抑或有反对的,如当时臧克家、艾青等老一辈的文学家对他们冷嘲热讽,但却没有阻碍朦胧诗歌的发展。朦胧诗派的内涵一是揭露黑暗和批判社会。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三是在人道主义上建立起对人的特别关注。最重要是朦胧诗改写了传统的诗歌描摹手法,把诗歌作为探求人生哲理的重要方式。更确切的说是对人内心的挖掘,思维的挖掘。当代作家梁晓斌先生曾说"我认为诗人的宗旨在于改善人性,他必须勇于向人的内心进军。"朦胧诗派是文革之后崛起的,面对那段经历过伤痛和践踏的岁月,诗人们通过自己独特感受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感觉。所以呈现出来的诗篇总给我们一种若即若离,不可触碰的感觉,但又总能听得到一些撕裂心肺的呼喊。如顾城诗作《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短短的两句,似乎道出了太多的人的无奈和悲哀,身处黑暗却向往光明,这是勇士的呼喊,也是战士的骄傲。又如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首诗中海子的生活似乎完全变成陶渊明式的了,他对生活的追求完全是自由的状态,面向那大海,骑上骏马奔向自由的征程。只有这样,他才想把内心的喜悦告诉每一个亲人、陌生人甚至是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坡。而这首诗高尚之处在于海子并不是自在地追求,还有一股博爱之情。对于那些不曾相识的陌生人,也祝福他们有远大的前程,真挚的爱情,和属于自己幸福。然而诗人只钟情于自己的大海,只向往于自己的春天。这些诗歌虽有朦胧之感,但对人生的思考,对生命意义的把握是相当深刻的。

陶渊明还有什么不同的诗风(当得起朦胧诗派的祖师么)(2)

二、陶诗中的哲思

较于文革后带给诗人们的创伤而以朦胧笔法表现的诗人,陶渊明的时代或许黑暗地更加一塌糊涂。陶渊明是诗人中的高士,他在《饮酒》诗中说"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难道我驾车的时候改变一下方向这么简单的动作也不会么?(暗指迎合官场,违背志意)当然可以,但是我实在是不能违背自己意愿,这样会使自己变的迷惑。我们从陶渊明的诗歌中可以发现,他始终是在找寻人生的真谛和追求,尤其是在那个黑暗地似乎让人看不到一点希望的时代。他还在抗争,还在追寻。陶渊明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这属于自己的一份真诚,即使这份真诚在当时的人看来是多么地让人费解。但他自始自终地坚持了下来。宋人黄彻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耳"。唐人老杜作诗说"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白居易作诗则是"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宋人黄山谷作诗则求新求奇。他说"作诗最忌随人后"又说"自成一家始逼真"。而陶渊明作诗的态度呢,他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是这种态度,让陶诗具有了无穷的魅力和深邃的哲思。自在而发,无为而做。所以他在《饮酒》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句。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心境。有"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的持守。大多数人认为陶渊明是田园诗人,语言质朴。然陶诗的妙处恰恰就在于用这些质朴的言语来表现出人生的真谛。人生来无所有,死去无所带。陶诗即是对生命最好的诠释。宋代两位最伟大的词人苏轼和辛弃疾都对陶诗有很高的评价。苏轼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辛弃疾也说"千载后,百篇存。更无一字不清真"可见陶诗的内蕴确实是深厚博大的

陶渊明还有什么不同的诗风(当得起朦胧诗派的祖师么)(3)

三、陶诗中的"朦胧"表现

叶嘉莹先生讲陶诗时谈到了陶诗中的意象。认为陶诗中的意象多是象征性的,他诗中的孤松、飞鸟、秋菊等都有种象征。像屈原《离骚》中的美人香草暗喻贤君良臣。但屈原诗中表现的是对家国的怀思。陶渊明则多是对生命的思索和对人生的追求。这和80年代兴起的朦胧诗派所对文革后的文人们再以怎样的感情对待现在的社会和现在的生活一样,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对待的话题。所以顾城诗歌中"我们去寻找的一盏灯",又长又弯的"小巷"。海子的"亚洲铜"五月中在田地拥抱的"麦地"还有女诗人舒婷赞美的"橡树"等等。这些诗人用一种隐晦的手法来给我们制造出一个朦胧的但是仿佛又触手可及的形象。就像陶渊明一样,很多人仿佛通过他的诗篇参悟出了生命的价值,然而真正对生命意义理解最深刻的还是陶渊明自己。即使最伟大的哲学家恐怕也无法猜破陶渊明在东篱采菊时望见那一座南山时究竟想到了什么。同样我们也无法想象海子那念念不忘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究竟在哪里。从这点上说,陶渊明确实当得起朦胧诗派的开山诗人。当然,当时朦胧诗派的诸作者或许并未想及陶渊明。但当他们在探讨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时,陶渊明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就像从高山上流下的无数条河流最后总要汇入大海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