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陶瓷信息微信公众号第960期


2016上半年,虽然大理石瓷砖火爆异常,但仅是广东产区“一个人的狂欢”。此时,在江西、山东、河南、四川等产区,大理石瓷砖生产厂家寥寥——淄博仅有5家陶企5条生产线在产大理石瓷砖;江西高安还将大理石瓷砖作为配套的小众产品;四川甚至处于生产线“零”状态……

但一年后,改变翻天覆地。截至目前,在淄博保留的近120条生产线中,大理石生产线超过70条;在江西、河南、河北等产区,大理石瓷砖已发展成为主流,同时通体大理石瓷砖的发展亦如火如荼。

可以说,自诞生之日起,经过短短8年的发展,大理石瓷砖毫无疑问或已成行业第一品类,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通体大理石瓷砖也似乎迎来了“井喷”。

通体“井喷”?多产区大理石瓷砖产能激增

便宜的通体大理石瓷砖有啥缺点 一面是井喷一面是(1)

北方多产区 | 已有20余条大理石瓷砖生产线

大理石瓷砖在北方产区同样表现不俗,市场接受度越来越高,销量也呈上升趋势,已然成为陶瓷企业发展的方向和主推产品。据初步统计,目前河南、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北方产区有20余条大理石生产线,且仍呈增长态势。

相对于佛山、淄博产区而言,北方产区产品同质化严重,且附加值低、价格透明,利润空间较小,极难操作。而新产品不但容易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也有较大的利润空间,这也是大理石瓷砖在北方迅猛增长的原因之一。

大理石瓷砖作为北方陶瓷企业主推产品,占据陶瓷企业过半的市场销量。在记者调查的十几家地砖企业中,大理石瓷砖销量占到企业总体销量的近60%,成为陶瓷企业当之无愧的主赢利点。

通体大理石诞生后,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但由于工艺上还较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认知度有限,目前北方产区通体大理石生产线还寥寥无几。3月,北方一陶企的通体大理石生产线投产。但据该陶瓷企业销售负责人表示,“由于定位太高、价格也偏高,销售状况非常不理想”。

分析指出,北方市场消费能力还有局限性,高端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大,是通体大理石销售受阻的主要原因。不过,仍有许多陶瓷企业非常看好通体大理石所蕴含的市场潜力,计划再上马通体大理石生产线。

便宜的通体大理石瓷砖有啥缺点 一面是井喷一面是(2)

山东淄博 | 大理石瓷砖占“半壁江山”

自2015年,大理石瓷砖开始登陆淄博产区。根据业内人士统计,截止2016年底,淄博产区至少超100条生产线在生产大理石瓷砖。即使在当前,在淄博产区保留的近120条生产线中,大理石生产线仍不少于70条,占据了淄博瓷砖现有生产线的半壁江山。可以说,自去年初以来,大理石瓷砖成为了淄博陶企领跑其他产区的典型产品。

经过一年多的环保治理,淄博多数陶企清醒地认识到,若继续研发生产大众化产品,必将遭受周边产区的层层围剿,最终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因此,为进一步拉开与其他产区的产品差距,淄博产区不少陶企在去年陆续推出大理石瓷砖的升级版——仿玉石系列,并努力在产品品质上大做文章。目前,以羊脂玉、帝皇玉等为代表的玉石类产品依然引领着淄博产区的产品方向。

但由于各陶企的产品定位不同,因此大理石瓷砖当前销售状况不一。既有排产紧张,订单不断的,也有产销失衡,销售压力较大的。

便宜的通体大理石瓷砖有啥缺点 一面是井喷一面是(3)

四川夹江 | 大理石瓷砖“通体风”愈演愈盛

2016年以来,通体大理石瓷砖开始逐渐在夹江产区内兴起,并大有引导全抛釉、金刚釉产品生产线向“通体化”技改转型之势。截止目前,产区内虽只有2家陶瓷企业成功推出通体大理石瓷砖,但也有多家陶企已经开始引进设备生产通体大理石瓷砖。

记者调查获悉,目前夹江产区仅有四川新中源、广乐和金陶瓷业等企业各拥有1条通体大理石瓷砖生产线,其中金陶瓷业较早推出通体大理石瓷砖,而四川新中源和广乐也紧随其后于今年开年后推出该产品。

记者发现,由于当前产区内成功推出通体大理石瓷砖的企业不多,所以通体大理石瓷砖也被陶瓷企业定位为最高端的一类产品。目前产区企业对通体大理石瓷砖的定价一般在40元/片左右。

夹江产区业内人士表示,在不久之后,夹江产区将迎来一股通体大理石瓷砖盛行之风,届时产区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技改生产通体大理石瓷砖。

业内激辩

全抛釉还是大理石?

回到大理石瓷砖诞生初期——产品花色单一、表面纹理粗糙、防滑与耐磨性较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理石瓷砖品类的发展,甚至在外界长期看来,大理石瓷砖实际上就是“模仿天然大理石纹理的全抛釉产品”。

尽管在持续、迅猛的增长态势下,大理石瓷砖已经摆脱了上述制约,发展成为行业一大品类。但实际上,何为大理石瓷砖?大理石瓷砖的标准是什么?行业一直未有这样的定义,这导致大理石瓷砖市场鱼目混珠,参差不齐。

虽然,当前大理石瓷砖在陶瓷行业铺天盖地,但华中地区一家陶企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随着大理石瓷砖市场的火爆,企业为了搭上销售的顺风车,纷纷将产品名称冠上大理石瓷砖的名头。事实上,这些企业根本不具有生产大理石瓷砖的能力,产品根本不是大理石瓷砖,而是全抛釉产品。

“有个别企业在包装上印的名称为‘金刚釉大理石瓷砖’。从这个名称可以看出,什么产品市场火,他们就能推出什么产品,不过只是名字换换,产品则还是原来的产品。”

佛山一位要求匿名的销售总监也表示,“产品名称只是一个噱头,很多厂家都是换换名字、换换包装,就以大理石瓷砖的名头推向市场,消费者根本分不清楚,所以看起来市场上大理石瓷砖很多,其实鱼龙混杂。”

有业内专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不参照天然石材而研发的大理石瓷砖,不能称为大理石瓷砖。因为真正的大理石瓷砖并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要有真实的参照物,否则试验出来的产品缺乏真实感。

“表里如一”噱头大过实际?

同样难逃真假之辨的还有大理石瓷砖的通体效果。按照大理石瓷砖生产厂家的设想,未来大理石瓷砖发展的终极方向是可以自由地进行倒边和圆角铺贴,同时可以加厚,使纹理和天然石材一样真正实现由表及里,“表里如一”,而非现在的“表面一层釉”,经切割、抛光等后期加工,缺陷毕露。

业内人士介绍到,目前通体大理石瓷砖与天然石材最大的差别是:天然石材在铺贴过程中会出现不平整现象,但可以在铺贴后进行磨平、抛光、打蜡,实现完美的空间装饰效果;但大理石瓷砖在铺贴后,就无法进行打磨与抛光。

虽然业内坚信未来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升级,终极形态下的大理石瓷砖一定可以实现自由铺贴、自由打磨,同时防污、防滑、耐磨等各方面物理性能都很优越。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从当前的技术水平与发展阶段来看,大理石瓷砖的装饰性能与天然大理石相比,在很多方面还相差甚远,很难完全达到天然大理石所拥有的装饰效果。

终端售价为何如此悬殊?

在消费需求与流行趋势变迁下,大理石瓷砖以破竹之势成为终端消费市场的新宠,如今大理石瓷砖在终端市场门店已遍地开花,家家皆有。但大理石瓷砖在终端市场的泛滥与大热,也引发了该产品的价格战与乱象迭出。武汉华中建材市场某瓷砖品牌经销商周锋告诉记者,现在有的经销商、批发商还将大理石瓷砖归纳到全抛釉中,或者将纹路接近大理石瓷砖的全抛釉掺杂在大理石瓷砖中销售。

另一方面,虽然现今大理石瓷砖“自成一体”已成为行业共识,但在终端,由于专注大理石瓷砖的品牌并不多见,大多为全产品系列或多产品系列经营,导致大理石瓷砖、抛釉砖二者的概念与分界十分模糊,大部分终端业务人员和导购都将二者混为一谈,并认为“大理石瓷砖就是全抛釉”。

湖北宜昌一位经销商张刚告诉本报记者,就大理石瓷砖来说,当前在中高端市场销售相对较好,同时与之相匹配的设计、售后等服务也较为齐全,而在中低端批发市场,面临的最大销售问题是“价格较高”,这让中低端消费者难以接受。

而从价格来看,终端市场的大理石瓷砖也参差不齐,悬殊巨大,以最常见的800×800mm规格为例,不同品牌售价从40~400元/片不等。“有些山东的品牌,终端售价最低甚至卖到了30多元/片。”周锋坦言,“我们的价格处于中游,售价是50~90元/片,这样的价格定位高出了金刚石较多。”

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通体大理石瓷砖在终端还较少出现,仍处于推广阶段,叫好不叫座。周锋告诉记者,主要原因是价格太高,同时“假通体”太多,效果差强人意,很难令消费者满意。

据专业人士预计,2018年之前通体大理石瓷砖在终端还是以走利润为主,销量不大。往后随着通体大理石瓷砖的成熟发展,其利润空间将会越来越小,销量和市场份额也会随之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