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国度,从三皇五帝开始算起,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玄学是从道家思想中孵化出来的理论,道家的创始人李耳诞生在春秋那个战乱纷飞、百家争鸣的时代,李耳是道家的始祖,也被后来才兴起的道教教众奉为祖师。

道教神话中的太上老君有多强(道教最高神非太上老君)(1)

老子像

李耳又唤老聃,缘于他少年老成,年纪轻轻就白了头发,长了胡须,故有老子称呼。他乃天生圣人,活了101岁,他创立了道文化,将宇宙万物归结于道。《道德经》《周易》是中国古代集大成的思想著作,《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而《周易》作为玄学占卜类书籍传说它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姬昌能掐会算,能洞察天机,有神鬼莫测之能。《周易》的成书要比《道德经》早数百年,但这两本书的思想核心在于“道”。

《道德经》全文字数不多,但微言大义,包罗万象,乃老子思想之精髓所在。开篇第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个“道”指宇宙万物的真理,“可道”可以道说,“非常道”并非永恒不变。“名可名,非常名”是多义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种理解是,名利可以是名利,但是追求名利的途径不同,有正的,也有负的;另一种理解是,事物本是有根可循的,它的根就是它本来的面目和名,但是它的名也并非永恒不变。“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正是天地混沌之初,最元始的状态;有名就是天地万物之母,所有事物的名的出现由元始状态孵化出来。《道德经》第一句连起来解释是:宇宙真理可以道说,但是并非一层不变;事物有根可循,它有名,但又并非一层不变;无名正是天地混沌之初,最元始的状态,故没有名,有名就是万物之母,所有事物的名的出现由元始状态孵化出来。

《道德经》的另一脍炙人口的句子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认为,天和地是自然存在的,它们是没有理性和感情的,不受人神左右。换句话说,就是天地是没有仁爱之心的,它们对待万物(其中也包括人)就像对待草扎的狗一样,随意用来祭祀,随意用来丢弃,天地并不怜悯万物,任其生长,自生自灭。圣人也是一样,没有感情用事,对待百姓也是一样,当草扎的祭祀狗一样对待。

道教神话中的太上老君有多强(道教最高神非太上老君)(2)

老子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有了一,才有二,有了二,才有三,有了三,才有了万物;换句话说,万物的形成由“道”而生。宇宙最初是混沌的,当有了大爆炸,才形成星系,有了星系,才形成万物,这就是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核心思想,放在今天仍有一定现实意义,这一思想再无人能超越。

道教神话中的太上老君有多强(道教最高神非太上老君)(3)

张天师(张道陵)

以上言论只是老子《道德经》里面的典型句子,富有深意,内涵博大,但并非老子思想的全部,在老子之后的庄子也传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家文化。道家虽然存在已经两千多年了,但是道教作为中国本土宗教,出现的时间稍晚。中国的道教以崇拜鬼神为理念,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而成。东汉末年,道教组织才逐渐兴起,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传说张良八世孙张道陵正式创立道教,距今有1800年历史。张道陵死后被尊为“天师”,此张天师为第一代张天师。

道教神话中的太上老君有多强(道教最高神非太上老君)(4)

三清像

道教神话中的太上老君有多强(道教最高神非太上老君)(5)

元始天尊

道教奉“三清”为祖师爷,即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所谓一气化三清,“三清”是道教的最高神。道教的教义是:尊道贵德,天人合一,贵生济世。道教发展到后来,又衍生派系,有全真教、茅山派、灵宝派、正一派、净明派等诸多派系。后来黄帝轩辕氏、葛玄、葛洪、王重阳也都成为道教祖师。但他们都是“三清”徒子徒孙。

道教虽然崇尚神仙、自然、长生,但是从老子的《道德经》思想看,是有一定科学内涵的,无论过去多少年,依然实用,乃思想之集大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