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生活里,恋母情结的人大有人在。主要是有些家庭没有对其进行心理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在古代南北朝时期,孝武帝也有恋母情结。作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在言行上是百官的表率。而他的恋母情结,有悖道德伦理。皇帝的失德,直接危及到政权的不稳定。

今天小陈带大家进入恋母情结世界,以孝武帝的恋母情结为鉴,让大家如何处理恋母情结.

一. 孝武帝的恋母情结

南北时期,刘骏是宋文帝刘义隆的三儿子,因母亲路惠男没有得到文帝的宠爱。当时5岁的刘骏被派封地为藩王。刘骏的母亲得不到文帝的宠爱,索性请求前往儿子封地,照顾幼子刘骏。

刘骏年幼,路惠男为了照顾年幼的刘骏,母子经常拥抱在一起睡觉。随时刘骏的逐渐长大,青春期的刘骏,对母亲有一种依赖,在心理渐渐对母亲产生了男女之情。而礼法的约束。刘骏不敢任意妄为。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1)

母子相处十几年,刘骏的恋母情结早已产生,而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后面刘骏登上极位后,没有人的约束,恣意骄宠,对母亲的那种情愫,而异变成为了男女关系。

《南史·宋书》中记载“太后居显阳殿,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而民间暄然,咸有丑声…..”

孝武帝的恋母情结,并不是对母亲的不敬,年幼时的压抑,父亲对他与母亲的嫌弃,从面有一种取代父亲照顾母亲的意愿。畸形的私生活,是心理上的扭曲。对母亲的照顾,而不是荒淫成性,用现代的话说是恋母情结。看到母亲还是风韵犹存。早就对母亲产生情愫,是男女情愫。

孝武帝从小得不到父亲的喜爱。加上5岁时被赶往封地,心理的压抑,对父爱的渴望,和母亲的溺爱。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指导和教育。将爱全部依托在母亲一个身上。从小就对母亲的依赖。心理和个性的扭曲。

孝武帝的母亲路惠男,多年寡居,对其父的怨恨与报复。与儿子刘骏多年生活,他们彼此产生了男女情愫。才会僭越道德伦理,造成了悲剧。他们淫乱后宫是事实。

《魏书》记载:“骏淫乱无度,蒸其母路氏,秽污之声,布于欧越。"

在东晋南北时期,门阀森严,近亲结婚的较多,但是不等同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母子成了男女关系,有违伦理道德,是为人所不耻的行为。

孝武帝对母亲路惠男的"恋母情结",可能与刘礼裕集团的家庭教育有关。赵翼云“宋武起自乡豪,以诈力得天下。其家庭之教,固未暇及也,是以宫闱之乱,无复伦理”。

就是因家庭没有认真对待这心理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刘宋皇朝在皇权斗争更为激烈的催化剂。也成了刘宋皇朝乱政埋下了伏笔。直接危及到刘宋政权。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2)

二. 现代恋母情结的人产生畸形心理及严重的后果

从孝武帝恋母情结上,可以看到,家庭的心理教育有多么的重要。从大的说,危及社会稳定;从小来说,有违道德伦理。而今的现代人,而出现恋母情结。就是家庭忽视这方面的教育,祸及家庭的破碎,甚至杀母杀父的刑事事件发生。如今的生活条件优越,为什么会出现恋母情结呢?发生的恋母情结的事件起因有很多,主要是父母忽视了家庭教育和正确指导。恋母情结的危机社会和个人的生活。

恋母情结是在精神分析中,以本能冲动为核心的一种欲望,也称之为“俄狄浦斯情结”。杀父娶母是情结的极端的表现。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相似情况是孩子与父亲都男性,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与品质,吸纳到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份。

男孩与母亲是不同性的,两性彼此可以互补,相依为命。这种恋爱或对象爱,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基本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用“恋母仿父”。

恋母情结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节的影响。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3)

恋母情结又叫“俄狄浦斯情结”。通俗地来说,是一种心理倾向喜欢与母亲在一起的感觉。大多产生于对母亲的欣赏敬仰。

弗洛伊德提出了著名的“三部人格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这是弗洛伊德后期对精神分析学说的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本我,不知道价值、善恶、道德,与为乐原则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的数量因素支配了它的各种历程。

它所有唯一的内容,就是力求发泄的本能冲动;自我,是人的超我对本我,环境的相互协调后的知觉系统;超我,外界压力约束的内在化,也是人格中最文明、最道德的部分,相对于良心的作用,限制本我并指导自我。

自我既要受本我的鞭策,又要受超我的包围,还有外界的挫折,它只得力图减少各方面的势力和影响,而造成和谐。

恋爱情结分为几个阶段,第一恋母情结在3-6岁。第二情结在少年的青春期。第三情结是成年到成家这段时期。这是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4)

1.单亲家庭

夫妻离婚后,小孩通常愿意与母亲住居。女人天生具有母爱。离异后的女人,大多数将全部的爱放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是她十月怀胎辛苦生下来。对于母性的依赖也是天性的。

从小与母亲同居同睡,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依赖性也会随着增加.这是一种溺爱的表现.孝武帝的母亲路惠男就是从小对孝武帝的溺爱,造成淫乱后宫,孝武帝母亲有一定的责任.

由于父母的离婚,小孩得不到父爱,这种爱的丧失,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加上别人对孩子的歧视,导致心理的压抑和个性的扭曲。变得沉默寡言、冷漠,甚至会出现个性上的怪异举动。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5)

2.以男子为中心的家庭

男权主义的家庭是时代的淘汰品。而现在少数家庭还存在着这种婚姻模式。在孩子的心里感到母亲的弱小,在心理产生一种想保护母亲的想法。对父亲的举动极为反感和敌视

在古代封建社会,最为明显,孝武帝长大成人后,出恋母情结,孝武帝的父亲刘义隆有不可推御的责任.从小缺少父爱,心理扭曲.对父亲的痛恨,对母亲的怜爱造成了恋母情结.最后影响到社会的稳定.

随着他的长大,有一种对母亲的保护欲。异性相吸的原则,取代强权父亲,来保护或呵护自己的母亲,心理上产生了歪曲的,畸形的扭曲,甚至认为父亲是十恶不赦的坏人形象。

3. 母亲对儿子畸形有爱

畸形的爱是男孩成长的天敌。过分的溺爱自己的孩子,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在年幼时,母子同居同睡,孩子对母亲的依赖。没有独立的人格主见。遇事先征求母亲的意见,甚至找女朋友,都以母亲的标准来衡量。

而母亲对男孩的依赖,如同对老公的标准,母亲与男孩同居时间过长,长时间没有得到老公的照顾与呵护,无意识的把男孩当成自己的老公来照顾,这种畸形的爱,严重影响了男孩的成长,甚至影响到他以后的日常生活。

文帝刘义隆对自己的妃子路惠男,没有尽到做丈夫的责任,路惠男把对老公的爱转移到儿子刘骏的身上.造成孝武帝做出了有违道德伦理的事情.祸及朝政内乱.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6)

4. 夫妻平时过分的亲呢举动,影响着孩子的心理

在日常生活,夫妻之间恩爱没有错,错就错在,在孩子面前过分的亲呢举动,没有正确的说明和指导,造成孩子的错误意识形态。

孩子是第一感观是与母性的亲近感。孩子以为父亲与母亲的举动,是正确的。那么处在青春期的他,对异性的吸引。他渴望取代父亲来对母亲的亲呢举动。虽然受有伦理道德的约束,但心理已经造成这种畸形的思维。

有无意识的恋母情结产生,也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的受到恋母情节的影响。更倾向寻找母亲的替身,总是容易倾向于把周围的一切与母亲联系起来。就是连爱情观,也塑造成与母亲相关联而产生了影响,对于家庭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7)

三. 如果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子女的生理知识及方法

出现了恋母情结的孩子,不要怕,经历了恋母情结,也是人生的一次经历,看看小陈给大家的处理方法,照着做,你的恋母情结就会消失,成为一位独立的孩子,将来会茁壮成长.把恋母情结当成一次人生的脱变.

1.夫妻之间举动亲呢没有关系,告诉孩子,这种亲呢,是父母之间的关怀

夫妻亲呢举动其实是家庭和谐的体现,但是亲呢的举止,要正确的告诉孩子,这是父母相爱的表现.从心理上指导孩子,不要把正确的举动,让其让歪曲.大胆的告诉孩子,以后你的长大,也应对你的妻子的尊重与呵护.这样孩子才不会走进误区.

2.心理的辅导,男性对女性的尊重的礼节

孩子处在青春时期,作为父母不要忽视,正确引导,心理的变化,正常出现的事情,让其心理上不要有任何的负担,告诉他每人都会经历的生理过程.不要隐瞒心理变化.正确的指导他,该如面对,不要产生心理的不适应.男女的亲吻是一种礼节与亲呢的举动,是正常的动作.

3.心理恐惧,父母如何亲密,你是父母的宝贝

青春时期的孩子,不要有恐惧的心理.父亲与母亲的亲呢举动.是父母相爱的表现,同时不会忽视孩子在父母心里的地位.父母同样还是非常的喜爱.你是父母心里最重要.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8)

4.分床睡,让孩子具有独立性,才不会依赖母亲

作为父母亲,从小就要与孩子分居和分睡.孩子与父母一起睡长大的孩子,在独立能力上,要比与父母分离睡的孩子,在独立处事能力上要差一些.因为孩子从小就有一种依赖心理.

分开睡觉,可以避免恋母情结的发生.常与父母睡在一起的孩子,一般情况都会出现恋母情结,只是出现的程度大小不一.

孝武帝生母(以孝武帝恋母情结为鉴)(9)

四.总结:

孝武帝的恋母情结,就是母亲对的溺爱,当权力无上时,没有约束时,造成家庭沦丧,社会不稳定的严重后果.

而现代人出现恋母情,原因多样化,因恋母情结是复杂的情感问题,在母亲的影响下,不仅对以后的择偶标准,爱情观都会产生影响.对一个家庭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朋友们按照小陈说的解决办法去做,避免恋母情结的发生,同时对家庭与母亲都是最好的结果. 大家对恋母情结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一起来留言评论,让需要的朋友们受益。

文献参考:《南史·宋书》,《魏书》,劳伦斯《儿子与情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