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巨洪在抗日战争时期,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丫髻岭脚有一座荒废的古寺,叫官山寺,很久没有和尚主持,经常有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这里歇脚,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六指怪的故事?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六指怪的故事(流传在狮岭镇的故事)

六指怪的故事

李巨洪

在抗日战争时期,花县(现广州市花都区)丫髻岭脚有一座荒废的古寺,叫官山寺,很久没有和尚主持,经常有些无家可归的流浪者在这里歇脚。

有一年来了一个"神棍"住下,此人年过半百,双目失明,拄着一支竹行路,自称能替人占卦、算命、问米(是一种迷信活动),平时常到毕村市头和附近村落走街串巷,招揽生意。

他曾对人说自己叫亚容,男女老幼当面称他“先生”,背后叫“盲公容”,没有人查究他的真姓名。

那时,毕村有一户人家,户主叫毕柏贵。他自少读过几年书,也学些武术,为人刚正,不畏权贵,不信神鬼,平时在村里常为乡亲排难解纷,得到乡人敬重。好事的人给他起了个花名叫“不怕鬼”。这个花名反而传遍附近村庄,家喻户晓,原来的名字反为很少人称呼了。

老毕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十九岁了,正在托媒说亲,准备结婚,不幸突然患了急病,不几天就死了。

老毕的妻子毕嫂哭得死去活来,同村的六婆劝她到官山寺请盲公容问米,会知道儿子死下阴间的情况。问米这种迷信活动,是"神棍"、巫婆用来骗钱的把戏。作法的人装作死者阴魂附身,代死者说话,那时许多人都信以为真的。

于是毕嫂备办了香烛、米、祭品、红封包之类到官山寺请盲公容作法。盲公容烧香静坐了一会儿,将身一耸,口中喃喃地说:“妈呀!我在阴间已经找到老婆,现在要烧衣纸、阴钞,并且需要全新的衣、帽、鞋和洋伞,由‘先生’(盲公容)在三天后午夜交给我,我要用这些财物在阴间成亲。”

盲公容说完,似乎渐渐从昏迷中醒过来,就假惺惺地问毕嫂:“听到你儿子在阴间地府有什么要求吗?”毕嫂将听到的话说一遍。盲公容就吩咐毕嫂照办,一定要在三天后夜间送去。

毕嫂再三道谢后匆匆返回毕村,将问米经过告诉丈夫。老毕一听就反对说:“烧点香烛、元宝是可以的,为什么要全新的衣物?盲公能够把这些衣物带往阴间吗?”

可是毕嫂深信盲公的话,哭哭啼啼,饭也不吃,非要照办不可。老毕没有办法。他反复想了几遍,想出一条计策来,就一口答应去办,嘱咐妻子不必悲哀。

第三天一早,老毕跑到新民埠的一间苏杭店,和一个熟识的掌柜商量,租借了所需要的衣物,交给妻子,并吩咐早去早回,便独自行开了。

再说盲公容见到毕嫂依时到来,满心欢喜,随即点着香烛,请毕嫂将衣物放在神台前。他装模作样地跪拜,口中喃喃地说,刚说出:“妈……”

话还没讲完一句,突然门外响起了男子的雄亮的声音:“等我来问问他!”只见老毕大步走进来,一把拖起跪着的盲公容就问:“你死在阴间多时,有无荒废学业?我如今要考一下你:《成语考》开头第四句是什么?”

盲公容正在作法,这位彪形大汉突如其来,吃惊不小。本来他也读过《成语考》的,一惊就什么都忘了,很久无声回答。

老毕见了,举手一巴掌向盲公容面颊打去,说:“死仔,我供你读了十年书,如今连最浅的《成语考》也背不出来,等我打醒你!”说完又动手打了几下。

盲公容几乎被打昏了,起身抱头跑出寺外。老毕想追上去再打,被毕嫂拖着说:“不要打了,他是盲公,不是你的儿子啊。”老毕说:“他一开口就叫‘妈’,不是我的儿子是谁呢?我是教训自己的仔,不是打盲公!”

盲公容边走边听,不敢出声,一路走到山边藏起来。老毕被毕嫂拖住劝,只好作罢。他对毕嫂说:“盲公这一套是假的。如果真是我们的儿子上了身,就一定讲下去的。盲公不敢出声,分明是整鬼整马,诈骗钱财。”毕嫂这才如梦初醒。于是两夫妻将原物拿回去还给店铺。

那盲公容经过这次被老毕破法,知道站不住脚了。第二天清早,收拾破旧行李,溜向别处去。

讲述人:周鉴开,男,62岁,狮岭镇奇才村人

搜集整理人:李巨洪

流传地区:狮岭镇

整理时间:1986年1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