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毫无疑问是对中国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学派。自孔孟以来,从语言,习俗,再到制度,华夏大地就浸润在儒家教化之下。时至今日,也随处可见儒家印刻在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但在十教九流,百家争鸣的时代,还不是如此局面。在那时,与儒家可以分庭抗礼的还有一个神秘学派。但千载之后,大家除了知道这个学派名字之外,对其他的东西是知之甚少了。

这就是“墨家”。

说起墨家,历史教科书上倒是记过几笔,但很概括粗疏,介绍得并不详细。市面上的影视作品里描述的也不多,以墨家为主角的,我能想起来也就是刘德华演的《墨攻》和玄机科技的《秦时明月》。这个学派由于严密的组织形式和独特的思想理念,一直戴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所以今天就来聊一聊墨家,聊一聊这个学派最核心的理念“兼爱”。

兼爱包括什么思想(究竟什么是兼爱)(1)

在《汉书·艺文志》中,记录《墨子》这本书应当原有七十一篇,但现在只留存下了五十三篇。这留存下的五十三篇是研究墨家思想的主要文本。与《论语》一样,根据学者考证,《墨子》也不是一人所著,实际上是一派思想之聚合。

先秦时期,列国混战,群雄纷争,英杰辈出,诸子百家多以平息纷乱为目标,最典型的就是孔子之克己复礼,墨子之兼爱非攻。

墨翟,也就是墨子,是墨家之奠基者,但他的身世十分神秘,虽然现在主流说法是将墨子看成“小生产者代表”,认为墨子是第一个“农民”哲学家,但这种说法仍然留有争议,证据不足,且看未来有没有更有力的考古发现。不过在墨家思想中,对生产者的重视却是毫无疑问,甚至是独树一帜的,墨子本人就经常称自己为擅长各种技艺的“鄙人”,所以将墨子看做第一位为广大劳动者发声的哲学家和组织领袖不算夸张。

墨子在面对天下纷乱的局面,他提出的最重要的主张就是“兼爱”,墨子其他的思想,比如非攻尚同,都离不开这个核心。

“墨子惟兼爱是以尚同,惟尚同是以非攻,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 俞樾在《墨子间诂序》中的总结十分精当。

从字面上看,兼字一开始指的是一手执两禾,后来逐渐演变为同时完成几件事的意思。所以首先,兼爱本身是一种博爱,一种“无差等”的爱。

费孝通先生曾经总结中国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就是以血缘关系等因素为依据,来界定远近亲疏,最终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个圈子。这就与西方社会那种个人可以自由参加各种群体的团体社会有巨大差别。这样的社会格局的形成与我们国家长久以来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息息相关,同样深刻受到儒家伦理的影响。

兼爱包括什么思想(究竟什么是兼爱)(2)

儒家伦理讲求“爱有差等”,所谓“亲亲有术,尊贤有等”。孔子认为为政应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针对不同的关系,不同的位置,都应当有不同对待方式,不可能用同一种手段和情感去面对。在儒家眼中,对待自己的父母肯定不能像对待一个陌生人,这是一种很实际的处事态度。但从某种程度来说,在这种差序格局里,却容易形成追逐私利,忽视公利的价值观念。

墨子正是要反儒家之道而行,他所倡导的兼爱正是要消除这种“差序”,消除这种自私根源。他强调要做到“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在儒家看来,这种看法简直荒唐,是一种无父无君,禽兽之言,但这正是兼爱的核心要义。

我们今天看兼爱是一种非常理想主义的主张,但其实兼爱思想并非是无中生有的臆想,也是有思想来源。我们先来看一下墨子曾提出“三表法”:

“何谓三表?子墨子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

墨子认为一种学说是否正确,需要有三个标准:有圣王之治世经验、有百姓之现实体察、有人民之切实利益。所以在《墨子》一书中,大量地引用“古者圣王之事”。《墨子·贵义》里就说:“凡言凡动,合于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为之;凡言凡动,合于三代暴王桀纣幽厉者舍之。”

也就是说,墨家行事基本上就是以圣王之事为标杆,面对列国相互征伐的局面,墨子觉得这天下大乱的根由在于人的自私自利,不再像圣王统治时期那样,天下人可以彼此相爱,这就是本。

在大争之世,没有人可以置身其外,但最受苦的自然还是最底层的人民群众,“居处之不安,食饮之不时,饥饱之不节”,老百姓吃了上顿没下顿,连居住的地方都可能随时被战火摧毁,民不聊生可以说是对当时的日常生活最鲜明的写照,这就是原。

“乱何自起?起不相爱”。君臣猜疑,父子不和,列国交战都是来源于“不相爱”。所以兼爱则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来。

兼爱包括什么思想(究竟什么是兼爱)(3)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墨子相信一个人爱护他,人们也会反过来爱护他,如果一个人利益他人,他人也会反过来利益这个人。

所以从逻辑上看,兼爱是有其理论和现实基础的。墨子知道,肯定会有人说,兼爱虽然好,但很难施行,没什么用。他自己就做了进一步解释。

他说,攻城野战,为国捐躯这种事儿肯定算是非常难的,但为什么还会有不少人这样做呢?因为居于上位的人鼓励这么做,所以士人自然愿意这样做,所谓“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就是这种道理。只要为政者力行兼爱,自然有望成功。这种思想倒是与“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的看法类似。

无论是兼爱,还是其他理念,墨家都未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主流地位。但在墨家存世的年代里,这个学派却是实实在在地践行自己提出的理念。而在任何时候,能够献身于自己愿景的理想主义者都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世界会因为这些人而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