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续)烹饪知识:食物质感概念形成(一)

续文

读到此,有读者不禁嘀咕:

时令食材真是具有神奇的“质感”吗?

的确如是,否则孔老夫子也不会平白无故地说出“不时,不食”的话语来。

我们再用一句民谚来证明孔子所说的“不时,不食”话语千真万确地是与食材的“质感”有关。

“正月茵陈二月蒿、三月蒿棵当柴烧。”

乍看这句民谚还以为是三种不同品种的中药材。

查实不然,“茵陈”“蒿”及“蒿棵”都系同为菊科艾属Artemisia scoparia Waldst.et Kit.植物。

因为这种植物经冬不死,至开春则因陈根而生苗,此时摘下的就叫“茵陈”或“因陈”,质嫩,可食用;苗再长成秀,则称“蒿”,质艮,摘下晒干可作中药;秀再长成实,则称“蒿棵”,既无食用功能,也无药用功效,摘来惟有作柴草使用了。

当然,若如不了解中药材,这句民谚也证明不了什么,但如果换成“九月圆脐十月尖”,亲切感就强多了。

烹饪食材原料分析(食物质感概念形成)(1)

“端午螃蟹虚架子”与“九月圆脐十月尖”形成反差,就是违背了质感与味道融会一起联悦食客的理论

“九月圆脐十月尖”意思是说圆脐蟹——雌性的螃蟹要在九月份吃才正佳,原因是此时的雌性螃蟹正在蓄卵(黄)待孕,脂厚蟹黄盈,肉嫩弹且味浓香。

与此同时,尖脐蟹——雄性的螃蟹则要在十月份吃才正好,原因是此时的雄性蟹正在蓄膥(膏)待配,肪满蟹白腴,肉嫩滑且味甘怡。

如果再将这句民谚与上文提到的“端午螃蟹虚架子”一句放在一起联想,就会深明孔子所言的“不时,不食”的真正用意了。

的确如此,江苏太湖边上的人对孔子倡议的“不时、不食”更是遵从备至,甚至说出“正月鳑,二月螂,卖田卖地也要尝”的豪言壮语来。

“鳑”是鳑鲏鱼的简称,“螂”是虎鱼的俗称,在其他时分,这两种鱼的肉质是不敢恭维的,但到了正月、二月的时分,这两种鱼不仅肪脂丰满,其肉质也嫩滑无比,故而太湖人要用“卖田卖地也要尝”来形容。

烹饪食材原料分析(食物质感概念形成)(2)

孔子提出的“不时不食”实际隐含着对食物质感与食物味道的要求和响往

从中可见,时令对食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可引证孔子所说的“不时,不食”不啻就是现代所说“质感”的前身。

然而,由于古人的说话过于言简意赅,“不时,不食”变得犹如是“盲人摸象”故事上的大象,角度不同对它的解读也有所不同,往往让人有一种以偏赅全的错觉。

即使产生种种错觉,孔子之所以被视为圣人,是因为他所说的话语有一定的指导方向,我们认为,“不时,不食”至少可以形成两个学派,即“养生学”和“质感学”。

“养生学”较易理解,大范围言之,人的一生中,因应不同时期要有适宜自己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的食单。小范围言之,一年四季应当根据时令安排合理的膳食。

总而言之,一月之内,或一日之内,饮食要适时。

说到底,适时而食就是要求人们顺应体内生物钟的节律进食。

相对而言,“质感学”则较难理解,形成学说的时间也比较晚。

真正明白“不时,不食”与“质感学”紧密相联,是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部提出建设的“菜篮子工程”(Shopping basket program)之后。

在此之前,中国农业技术十分落后,几乎系“望天而作”,完全是遵循“春耕、夏种、秋收、冬藏”的形色农作,故而往往有“青黄不接”的日子出现。

于是,在农业部的扶持下,“反季节种植”的农作形色应运而生。

事实上,一向习惯于享受“不时,不食”的人群开始绉上眉头。

为什么会这样呢?

原因不是否定“菜蓝子工程”的正确性,那是国计民生的大事,不能否定。

一向习惯于享受“不时,不食”的人群开始绉上眉头的原因,是这群人认为“反季节种植”的食物的“质感”与“正季节种植”的食物的“质感”不可同日而语。

烹饪食材原料分析(食物质感概念形成)(3)

菜心在入冬具冬雨的时候最腍甜,广州人甚至摘其嫩梢烹饪,菜心的嫩梢,广州人称“菜薳”

例如“菜心”!

“菜心”是一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十字花科[Cruciferae]芸薹属[Brassica]白菜亚种菜薹[Brassica parachinensis.L]植物的俗称。

一般而言,学名叫Brassica parachinensis.L的植物都是图取其富含油脂的种子,故外地种植的多称“油菜”(其花称“油菜花”,其籽称“油菜籽”),惟独广州贪食其植株。

不过,这种蔬菜的植株不是在什么季节都美妙的,得要在入秋之后才会尽显“甜腍”的特色——质脆无渣、味道甘甜。如果是广州萧岗的“青骨柳叶”品质更佳,用“蔬菜之王”来形容也不为过。

不过,自从“反季节种植”的农作形色出现了之后,广州人吹嘘的“蔬菜之王”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味粗涩、质艮韧、嚼之有渣。

试想一下,如此“质感”和“味道”又何以称“王”呢?

我们再以“西洋菜”作例。

“西洋菜”原名Nasturtium——豆瓣菜,是原产于葡萄牙的一种水生植物,为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十字花科[Cruciferae]豆瓣菜属[Nasturtium]豆瓣菜[Nasturtium officinale]植物,在19世纪30年代被引种到澳门而得名“西洋菜”。

由于“西洋菜”有解热、利尿的功效,一经引种就马上得到广东人的认可而被大面积种植。尽管这种蔬菜是为多年生水生植物。

然而,对于其“质感”及“味道”来说,在其他季节则不敢恭维——质艮韧而味苦涩。

唯独是入冬以后并在寒风刺骨、淫雨蚤降的日子里,这种蔬菜才会显露出质脆爽滑而味甘芳香的特点来。所以,广东人又将“西洋菜”称作“凄凉菜”。

从“菜心”“西洋菜”的案例之中可以看出,一向习惯于尊享“不时,不食”的人群终于领悟到孔子说“不时、不食”的箇个奥秘。

烹饪食材原料分析(食物质感概念形成)(4)

菜心梗叶一段,广州人称“马褂”,质感与味道稍逊于“菜薳”

原来“不时,不食”是与食物的“质感”有关。

不可否定,中国一直坚持传说“不时,不食”是有其必然的道理的,这是因为绝大部的人都认为,追求食物上善的“质感”,必须要依据动物或植物本身的天时来决定,是无可改变的。

事实上,不一定如是!

对于食物的“质感”,早在孔子那个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试图利用技术以及配方对之进行改善和提升了。

例如“束脩”,是孔子时期作为学费的一种肉干。

什么是“脩”呢?

用简单的说法,《正字通》曰:“脩,肉条割而干之也。”用精准的说法,《释文》曰“锻脯加姜桂曰脩。”即施加生姜和肉桂调味的肉干。

试想一下,仅仅施加生姜和肉桂调味,肉干会有什么好的“质感”吗?

肯定是、柴、艮、实,并不可口!

有鉴于此,我们的祖先发明了“腊”。

依据《说文解字》的说法,“腊”亦是制作肉干的一种方法。

然而,尽管都是肉干,“腊肉”与“脩”的制作工艺和配方却是不同,前者是将肉料改成小条再施加必要的食盐晾干制成,而后者则是将整块肉料用木捶打松后再施加生姜、肉桂风干制成。“腊肉”有了食盐作防腐处理,晾干的程度较之仅用生姜、肉桂的“脩”便低很多,水份的保存率也相应提高很多,故而在“质感”上,“腊肉”较之“脩”滑爽。

这亦是为什么“腊肉”至今尤存而“脩”却成为历史的原因。

事实上,自从食盐被引用到食物加工之中去的时候,无须依循“不时,不食”这条定律也能够获得食物有上佳“质感”的帷幕也正式宣告拉开!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