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其春

怎么,你也来谈汉字?你凑什么热闹,你是谁?训诂学家、语言学家还是文字工作者?

都不是。我只是一个喜欢读书、对汉语言文字有兴趣之人。今天要谈的汉字话题,主要是杂谈、奇谈、趣谈、漫谈。是故,与是不是专家行家无关,特此说明。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1)

先说说兴趣爱好从何而来。我七八十年代当教师,从民办到公办,从小学到中学,从农村到县城。当中学教师时,任教音乐化学。当时,学校的老教务主任,是一个老学究,虽然任教数学课,但讲诗书、讲历史,口诵趣文妙语、诗赋联谜,引得我们几个年轻教师好羡慕。课余,我们常常听其讲道。他跟我们讲“志”字的构成,上一个士,下一个心,士者,读书人也。如果加一个人字旁,则成做官人之“仕” ,“士为知己者死”,讲的就是读书人之士,“学而优则仕”讲的就是学习优秀,出人头地,将来做官。士心成志,读书人应该立志,有远大理想志向。他还说,读书人能说会道,其口讲出来的话,吉祥吉利,是一个“吉”字。这个讲法,也应了一句《中华圣贤经》所言,“世上好话书讲尽,天下名山僧占多”。他又说,写吉字时,记住士上长下短,如果上短下长,泥土堵住了嘴巴,何来吉祥吉利呢?老实说,我对汉字的兴趣,与这个老学究也有一定关系。平时,我也关注这方面的知识,阅读学习文字的起源以及字的形音义,读《说文解字》,了解造字六法。其实,老学究对志、吉两字的解释是一种趣解。如果按照《说文解字》释义,志,意也。从心,形声字,上表声,下表形。《尚书•尧典》“诗言志”,就是说,诗歌是表达内心思想的。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吉,善也。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2)

记得我读中学时,学校搞猜灯谜活动,一语文老师现场给我们几个爱好者揭谜底,讲了几个趣味字,他说,“矮”、“射”两字应该对换,“矮”,是立马步弯身射箭,应该是“射”字义,是射手的形象。“射”字,是一寸身,不正是“矮”字义么。另外,“牛”与“半”两字亦然,“半”字的形象,有四个脚,有头有尾还有两只角,正是牛的象形字。而半字去掉一个牛角,正好是一半的“半”字,妙也。语文老师的趣谈,激活了我们的好奇心,也让我对字谜产生了兴趣。

当我后来又回到母校中学任教时,学校搞游园活动猜灯谜,我也参与主持制作字谜,娱乐一番。印象深刻的还有不少字谜、词语谜、地名谜、带格谜。比如,记一半,忘一半(忌),日进一尺(昼),三个星期(昔),著作等身(文如其人),瓜田李下(衣冠不整),扬帆启航(上海),今天(日本)等等。

其实,上文提到的会意字 “射” 与“矮”,按照《说文解字》注释,字理是这样的。“射”在金文中由弓矢手三部分组成,意思是箭搭弓上,以手发射。“矮”的意思是,古制弓长六尺,矢长三尺,古人用作测量工具,量长物用弓,量短物用矢。妇女的平均身高低于男子,用矢量妇女,表示“矮。”至于“牛”与“半”,纯属戏谈。正解是这样的,“半”,推理会意字,篆体书写法上边是“八”,下边是“牛”。《说文解字》曰:半,物中分也。从八从牛,牛为物大,可分也。“牛”,象形字,甲骨文、金文的形象是牛的头、角。

还记得前文提及的教务主任讲的一个故事,一先生与一后生对话,后生问先生,你贵姓?先生答,姓熊,后生哦一声:“能者多劳,走断四条狗腿”。先生随之问后生贵姓,后生答,姓卞,先生脱口而出:“怪不得,下流无耻,多出一个小龟头”。当然,这是一个笑话,但是,文字笑话有趣味。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3)

汉字有形音义。义有本义、引伸义,但是,趣谈趣解更加有趣味、有意义。比如,有小学老师识字教学时讲“聪”字,从字型构成讲起,课堂上提问学生,怎么学习才能聪明呢?老师指着“聪”字说,上课时,“用耳朵听、用眼睛看(总字上两点)、用口读、用心记、就聪明了。”这种课堂教学法,效果真不错。又比如,教一 个 “笔”字,如果老师手拿一支毛笔讲解,更加形象。上是竹,下是毛,一看就明白,一学就会。

话说回来,如果按照本义解读聪字,繁体字更加表意。“聰”,是一个会意字,右上的结构字是“囟”(音“信”),是 幼童头顶盖上的“囟门”。古人认为此与智商智力相关,故从“囟”。同一类别的会意字还有“腦”、“傻”、 “皃” 等字, 都有一个“囟”的字形,都与“兒”童的智 力有关,就是这个道理。又比如 会 意 字 “酒”,左边表示水,说明酒是液体,右边是“酉”,表示装酒的器皿,合成酒的意思。更有趣的是,与酒相关的字:酝、酿、醴、醇、酣、酗、醉、醒,都含有“酉”字,表意十分丰富。含酿酒、甜酒、不掺假的酒、喝过头了的状态醉,以及醉过以后的醒。

除了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有意思之外,汉语的文字故事一样有意思,以下一则是关于错写别字的笑话。

有一位男子,妻子生病,郎中开了药方,买药时欠一味杏仁,连跑多家药店买不到。于是,他写信给岳父求助买杏仁,由于粗心大意, “杏”字写 成了“否”字。岳 父 接信后 在当地 药 铺问,“有没有否仁”?问了好几家,同一个回复,都说“没有”。后来一个细心人提醒说,是不是你女婿错写了别字,把杏仁写成否仁了。岳父醒悟,遂买杏仁寄过去,回信附上诗一首:

贤婿来信要买否,

害得岳父满街跑。

买了几两小杏仁,

不知是否不是否?

还有一个文字故事《秀才拆字戏财主》,讲的是文字组合的妙趣。

有个穷秀才以摆拆字摊为生,有一次,他在所有的卷纸上都写上一个“林”字,请人来猜。

第一个来 的 是个 农夫,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秀才知道他一定是为生活而来的,于是说,这林字拆开成两木,东边木生柴,西边木生米。接着,他在一个木字上加“此”,另一个木字上加两点,便成了“柴”“米”两字,农夫一看,道 谢 了秀才,高 兴 地 走了。

第二个来的是个商人,满脸不悦,秀才知道他一定是遇到不开心的事。于是便说,这 林字 拆开 是 两个木,东边木 转平,西边木 变和。然后,他将一个木字转过来,在上面加了一横,在另一个 木字上 加了一撇,又在右旁加个口字,便成了“平”“和”两字,那商人一看,脸露喜色,满心欢喜走开了。

第三个来的是个财主,这家伙作恶多端,人人痛恨。他知道这人来一定是希望做官,希望有才气。于是便说:“这林字拆开是两个木,东边木升官,西边木有才。”

说完,他就在一个木字旁加了个“官”字,又在另一个木字旁加了一个“才”字。这样一来,便成了“棺材”两字,财主一看,当场昏倒。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4)

中国汉字有多少个?

《说文解字》9353个,《新华字典》8105个。

一个人要识字多少个才基本够用?3500个。

这个说法有依据么?有!

我们来看一组权威数据:

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2013年制定了一个《通用规范汉字表》,国务院予于当年6月公布。该表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级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基础教育和文化普及用字之需。二级字表收字3000个,使用度次于一级字。两者合计6500字,主要满足出版印刷、辞书编纂和信息处理需要。三级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科技术语和专门领域的不通用、不常用字。

中国汉字,目前新华字典收录的,也是8105个。高中阶段3500个,中文系本科生4500个,小学教师3500个,基本够用。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至80年代末,国家陆续制定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年)、《汉字简化方案》(1956年)、《简化字总表》(1986年)、《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年)等一系列汉字规范文件,对国民的语言文字生活进行指导和规范。

但是, 这几年,人们最常听到的话题是:“简化字将文字的艺术性和科学性去掉了”。

这是怎么回事呢?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5)

我们先来对照比较几个简体字与繁体(异体)字:

亲(親),爱(愛),关(關),厂(厰),乡(鄉)。 这是网络上关注度最高、议论最多的少数几个字。

亲而不见。连见面都没见,怎么会亲呢?亲近亲近,不亲不近,不近不见肯定不亲(親)。

爱而无心。爱,有心必定有爱,有爱自然有心。无心,怎么会有爱呢?即便有,也是虚情假意(愛)。

关而无门。繁体字的关,是关门,是城关。有城门,有铁丝网。简化了的关,是一个人,在一个出入口,摆两条木棍,两块石头,就设关收费(關)。

厂内空空。繁体字的厂,内有许多设施设备,简体字的厂,只有两段开放式围墙,空空洞洞。有圈地,有立项,有贷款,无设备,不投产(厰)。

乡村无郎。郎,即青壮年男人,农村农业生产主力。郎去哪里了?离乡打工去了。乡村只见老人及留守儿童(鄉)。

关于简体繁体字的相关问题,已经在一定层面引发关注,并有相关人士向教育部、国家语委提建议,希望完善。

2008年北京两会,21位文艺界政协委员联名,发出《关于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2009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委员提案恢复繁体字。2015年全国两会,又有委员呼吁恢 复 部分 有文化 含义的 繁体 字。比如“親”和“愛”,建议选择50个类似的繁体字,增加到小学课本里。

学界普遍认为,恢复繁体字的意见引起公众持续关注,是传统文化认同感提升的结果,值得肯定。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现行的简化字系统有缺陷,需要完善。比如,“斗”和“鬥”,都本有其字,但音义不同。“斗”本指古代的酒器,“鬥”本义指相争、战斗、争斗,也指比赛、争胜,可是都简化成“斗”了。又比如,简化字“发”对应了两个繁体字“發”和“髮”,而前者的本义为射箭,后者的本义为头发。表示我的意思的“余”,与多馀的“馀”,也常常出现使用上的混淆。这些繁体字,更加有恢复使用的必要。就简化字与繁体字而言,简有简法,繁有繁规。提倡使用简化字是客观趋势,但在有必要使用繁体字的场合,则要正确使用繁体字。

另有学者认为,简体字与繁体字,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规范系统,不存在相混杂的问题。为了“文化”含义而恢复部分繁体字,没有必要。不如在中小学增加古诗文课程内容,或者在小学直至中学开设中国文字课,比恢复部分繁体字更能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作用。

各位看官,你的看法如何,你支持哪一种意见呢?

汉字真有趣资料收集表(汉字漫谈拾趣)(6)



【部分配图来自网络 全文4505字 细读需12分钟 本文2020-6-24美篇首发 原文标题 汉字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