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0月1日讯 10月1日,国庆节、中秋节“双节”叠加。当天上午,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武汉经开区全民健身嘉年华拉开大幕,2000多名体育运动爱好者,用运动健身的方式共庆祖国生日。

至此,经历了军运会系统升级和战疫大考之后,武汉体育中心全面重启。时隔两年之后,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和设施对市民敞开大门。

武汉半程马拉松比赛(1500名运动爱好者跑)(1)

10月1日,运动爱好者参加健康跑活动。通讯员林广涛 摄

武汉体育中心热闹起来了

10月1日上午,武汉经开区全民健身嘉年华的重头戏——“微型马拉松”,在焕然一新的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开跑。由医护工作者、教师、企事业单位职工、高校学生和普通市民组成的1500名选手,跑上新铺的环形跑道,出体育场后跑上健康步道,绕绿草如茵的足球训练场,最后返回主体育场,全程近10公里。

武汉半程马拉松比赛(1500名运动爱好者跑)(2)

(图为10月1日,参加健康活动的运动爱好者兴奋不已。通讯员林广涛 摄)

全民健身嘉年华活动,是武汉体育中心重启之后举办的第一个大型群众体育活动。跑完10公里的健康跑之后,武汉经开区三中教师苏应刚满头大汗,语气依然兴奋:“跑道太棒了!以后又可以来这里晨练了。”

苏应刚的妻子是蔡甸区红十字会医院的医生,他们就住在武汉体育中心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以前经常到武汉体育中心跑步、锻炼。随着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的重启,苏应刚夫妻两年来第一次踏上主体育场的跑道。

当天,武汉体育中心足球公园,2020武汉市“长江杯”职工足球赛、2020武汉经开区“车都杯”职工足球赛举行。运动员奔跑的身影和精彩的进球,吸引球迷和市民驻足、喝彩。

此刻,见证了第七届军运会的光荣时刻、亲历了全民抗击新冠疫情英雄历程的武汉体育中心和武汉经开区,在恢复了原有功能之后,再次迸发活力,激情四射。

武汉经开区全民健生嘉年华活动将持续8天,除举办“微型马拉松”等全民健身活动外,还将举办军运会主创艺术家作品邀请展、摄影比赛、全民读书节及签赠活动,还有马术骑行、马车巡游等精彩活动。据介绍,整个国庆期间,武汉体育中心的场馆和体育训练设施,经预约后免费向市民开放。

武汉半程马拉松比赛(1500名运动爱好者跑)(3)

(图为10月1日,参加健康跑活动的选手做准备活动。通讯员林广涛 摄)

疫后首个全国性体育赛事举办

国庆节前夕,9月25日—27日,2020年全国花样游泳锦标赛武汉体育中心游泳馆举行。这是疫情发生后,首个在武汉举办的全国性体育赛事,也是武汉体育中心在时隔9个多月后承接的首场比赛。

武汉是一座活力迸发、动感十足的体育之城。近年来,国际国内重大赛事数量位居中国中部城市第一,每年市、区级全民健身活动超过1000余项。

去年9月,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开闭幕式在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盛大举行,武汉经开区聚集全球目光、惊艳世界。

被誉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共举办女足世界杯、篮球世界杯、世界飞行者大会、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大会等70余项国际国内顶级赛事,服务观众逾千万人次,诞生了一批“现象级”体育IP,也被称为“运动之城”。2019年,国家体育总局授予武汉经开区“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武汉体育中心“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

武汉解除离汉通道交通管控之后,武汉体育中心快速恢复原状:回填搭建升降舞台开挖的1.7米基坑,按照国际足联比赛标准重新铺上进口草皮,按照国际田联比赛标准把400米环形标准塑胶跑道恢复原状。

“经过有关赛事组织检测和认证后,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仍然能举办世界级体育赛事。”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志锋在接受日前媒体采访时说。

武汉半程马拉松比赛(1500名运动爱好者跑)(4)

(图为10月1日,武汉经开外国语学校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表演。通讯员林广涛 摄)

主体育场恢复原有功能

10月1日,武汉体育中心主体育场恢复原有功能,举办高水平赛事,服务全民健身运动。

在抗击疫情最吃劲的时刻,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和羽毛球训练馆变身为方舱医院,收治新冠肺炎确诊轻症患者。休舱后,体育馆和羽毛球训练馆快速复原。羽毛球训练馆恢复原有功能,从事羽毛球全身健身运动和羽毛球培训。10月1日,是羽毛球训练馆重新开放的第一天,十余块羽毛球场地全被预订,羽毛球爱好者们挥拍竞技的身影矫健,活力满满。羽毛球馆一侧,是新设立的攀岩训练场,孩子们在家长的注视中、在教练的指导下奋力向上攀登。

体育馆重新装上地板、恢复功能后,仍能举办高水平的国内国际一流竞技比赛。据武汉体育中心有关人士介绍,10月4日晚,这里将举办场馆重启之后的首场比赛——2020姚基金慈善蓝球赛,由中国男篮明星队对阵CBA明星队,用一场精彩赛事致敬武汉人民、致敬“最美逆行者”。

据悉,原军运会媒体中心经过改造后,一楼将建设成为华中地区最大冰上运动中心,可开展溜冰、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及全民健身等新兴项目;三楼将改建为具有22条专业剑道的击剑馆,开展击剑全民健身运动。(记者李金友 通讯员张敏 孙亚云)

【编辑:张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