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安徽全接触”

1、六(lù)安【误读:liù安】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1)

六安,简称英,别称“皋城”。位于安徽省西部,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大别山北麓,地理意义上的“皖西”特指六安。六安之名始于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取“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置六安国,历史悠久。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

六安地出江淮,东衔吴越,西领荆楚,北接中原,江淮分水岭,由西南向东偏北横贯本区,属于淮河流域面积11926平方公里,长江流域面积3064平方公里。

六安为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是国家级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安徽省会经济圈合肥经济圈的副中心城市,国家级交通枢纽城市。六安市素有“白鹅王国、羽绒之都”美誉,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羽绒原产地和集散地。

六安荣膺“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等称号。

亳州,简称亳,别称谯城,安徽省地级市。亳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自秦时置谯县以来,历经朝代更迭,大都系州、郡或县建制,其间魏皇初二年(221年)封谯郡为 “陪都”。元至正15年(1355),刘福通起兵反元,拥韩林儿在亳州称帝,建“宋”政权,以亳州为国都。亳州成为三朝古都之地。

200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

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有乡镇、街道(场)91个,其中乡镇79个,街道10个,林场2个。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全省第1位。

亳州有现代中药、白酒、食品制造及农产品加工、汽车及零部件、文化旅游、煤化工及新能源、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

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原经济区成员城市、皖北旅游中心城市,享有药都的美誉,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

3、蚌(bèng)埠【误读:bàng埠】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2)

蚌埠,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76万多,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淮河中游,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交汇点,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4、阜(fù)阳【误读:fǔ阳】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3)

阜阳,简称阜,别名颍州、汝阴、顺昌,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华北平原南端。西北部与河南省周口市,西与河南新蔡县相邻,西南部与河南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亳州市毗邻,东部与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市隔淮河相望。

阜阳位居豫皖城市群、华东经济圈、大京九经济带的结合部,长三角经济圈的直接辐射区,中原经济区门户城市。是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过渡带,具有承东接西、呼南应北的独特区位优势,是安徽三大枢纽之一。

阜阳代表文化是淮河文化,是甘罗、管仲、鲍叔牙、吕蒙、刘福通的故里,晏殊、欧阳修、苏轼曾在此为官。阜阳风景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公园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旅游风景区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5、歙(shè)县【各种误读】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4)

歙县,古名歙州,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北倚黄山,东邻杭州,南接千岛湖,面积2122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人口49万。徽州六县之一,歙县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和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徽菜的主要发源地。文房四宝之徽墨、歙砚的主要产地为歙县,被授予“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荣誉称号。

歙县于1986年被授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歙县古城与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四川阆中并称为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素有“东南邹鲁“、徽商故里”、“文物之海”、“程朱故里”、”礼仪之邦“等美称。2014年歙县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歙县自秦建制以来,历为郡、州、路、府所在地 ,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秀丽山水与古朴建筑交融化合,使人步入歙县,既仿佛踏入清丽的山水画廊,又仿佛走进古典建筑艺术的博物馆 。

6、黟(yī)县【误读:hēi县】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5)

黟县,隶属于安徽黄山市,古徽州六县之一,位于安徽省南端、黄山风景区西南麓,距离黄山风景区30余公里、黄山机场61公里,皖赣铁路、黄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黟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总面积857平方公里,总人口9.45万,辖4镇4乡、4个社区、66个行政村。

黟县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安徽省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西递、宏村2000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5月成功晋升为国家5A级景区。

黟县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省能源沼气建设先进县”、“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省平安县”等称号。2007年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全国17个首批“中国旅游强县”之一,正由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向新兴旅游强县跨越,正成为安徽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之一。

7、涡(guō)阳【误读:wō阳、wā阳】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6)

涡阳县,安徽省亳州市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北临河南省永城市、淮北市濉溪县,南临利辛县,西靠亳州市谯城区,东临蒙城县。涡阳地处皖、豫、鲁三省交界。

截至2011年,县域总面积2107平方公里,市区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1个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55.18万人。

涡阳有 “老子故里,天下道源”之称。有老子纪念地天静宫、嵇康墓、陈传卧迹、范蠡冢、捻军会盟旧址、张乐行故居、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和辉山烈士陵园、道源国家湿地公园、东岳庙、东太清宫、尹喜墓等景点。

2014年,涡阳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8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5.9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58.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2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99万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9124元。

涡阳是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市县、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科学发展先进县、安徽省首批扩权试点县、安徽省文明县城、长三角休闲旅游名城。

8、旌(jīng)德【各种误读】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7)

旌德县,隶属于安徽宣城市,位于皖南山区,地处黄山北麓,东临苏浙沪,北枕皖江,距黄山风景区仅30公里。县境东邻宁国市,南接绩溪县,西连黄山区,北毗泾县。

旌德县面积905平方公里,人口12.3万人,辖9镇1乡,分61个村、7个社区。县城中心位于旌阳镇,217省道、323省道两路交汇。

旌德县是“国家生态级示范县”之一,也是皖南唯一没有下过酸雨的绿色县城,享有“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的美誉,因近江浙沪和黄山地区,是集经济发展、旅游开发、特色农产品于一身的优质生态县。2016年10月,旌德县旌阳镇已成功加入国际慢城组织。

9、濉(suī)溪【各种误读】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8)

濉溪县,为安徽省淮北市唯一辖县,位于安徽省北部,东临宿州市,南接蒙城县、怀远县,西连涡阳县,西北与河南省永城市接壤,东北依淮北市。总面积1987平方千米。总人口111万人(2012年)。全县辖1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濉溪芜湖共建的现代产业园。县政府驻濉溪镇沱河路92号。

濉溪承东启西、区位优越,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是淮海经济区和徐州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 濉溪历史悠久,是秦相蹇叔和竹林七贤之首的嵇康故里,拥有柳孜隋唐大运河码头遗址、临涣古镇、淮海战役临涣总前委旧址3处国家级文保单位。濉溪县因古濉河和溪河在此交汇而得名,口子窖酒产自濉溪县。连续8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素有“酒乡煤城”、“中原粮仓”的美誉。

10、柘(zhè)皋(gāo)【各种误读】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9)

合肥市巢湖市柘皋镇,安徽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全省63个中心建制镇之一,2004年四月份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重点中心镇,副县级建制。

该镇南距巢湖市主城区20公里,西离合肥市48公里,东至南京137 公里。道路:合巢芜高速 、S331省道穿行而过,并拥有柘皋河流入巢湖,通江达海。

全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辖16个村委会,2个居委会,363个自然村,总人口8万多人。镇建成区面积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万,流动人口4.6万。

11、枞(zōng)阳【误读:zòng阳】

安徽容易被读错的旅游地名(安徽最常被读错的11个地名)(10)

枞阳,古称宗子国、蒲州、蒲城。安徽省铜陵市辖县,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北岸,大别山之东南麓,北纬31°01′~31°38′,东经117°05′~117°43′。

西以白兔湖、菜子湖与桐城市共水;西南一隅与安庆市宜秀区、迎江区毗邻;北与芜湖市无为县、合肥市庐江县两县接壤;东与铜陵郊区交界,南与池州贵池区隔江相望。

枞阳县面积为1808.1平方公里,辖14镇8乡、258个行政村(社区),人口98万。

整理:安徽全接触 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