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诸侯兴起,四处割据,相互攻阀,征战不断。每一个形成割据的地方诸侯手下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谋士和武将,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谋士,武攻将就放在一边不加讨论了。经过不断的战争,最后形成了以曹操、刘备、孙权三人为首的魏、蜀、吴三个割据势力建立的国家,这个时期历史上称为三国时期。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1)

曹操、刘备、孙权

魏、蜀、吴三个国家中都有很多的能臣,这其中以魏国的郭嘉、司马懿,蜀国的诸葛亮和吴国的鲁肃比较出众,下面我们就来对比一下这四人究竟谁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2)

第一谋士

郭嘉,字奉孝,是曹操帐下著名谋士,出身颍川郭氏。原为袁绍部下,没有得到袁绍的重用,后来经过荀彧的推荐投奔了曹操,两人相见后共论天下大事,均感觉找对了可以共商大事之人。郭嘉屡现奇谋,助曹操擒杀吕布、击败刘备、大破袁绍,后来又劝曹操北击乌桓,因功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北击乌桓回来的途中,因为水土不服,气候恶劣,再加上日夜急行又操劳过度,郭嘉患疾病去世,年仅三十八岁,谥号贞侯。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郭嘉著有《十胜十败》,这部书的内涵非常丰富,不仅包含了政治、法令、思想、还包含了领导者的气量、性格,以及军事政治方面中的文韬武略等多种内容,可以说是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3)

郭嘉,字奉孝

司马懿,字仲达,是三国时期辅佐了魏国三代的托孤辅政的重臣,先后辅佐了曹丕、曹睿和曹芳。司马懿曾任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后期成为了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为西晋王朝的建立夯实了基础,后被追尊为宣皇帝,庙号高祖。司马懿多有奇谋,又善于征伐,最出名的就是曾经两次带兵抵御了诸葛亮的北伐,使其无功而返,凸显了过人的军事才能,其实司马懿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贡献。司马懿的政治才能比较一般,如果不是因为他活得比较长,加上魏国的诸多重臣都先他而死,恐怕他是不能掌控魏国朝政的,那也就没有后来的西晋王朝了。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4)

司马懿,字仲达

鲁肃,字子敬,是吴国自周瑜之后的大都督,深得吴主孙权信任。鲁肃曾献计《榻上策》给孙权,要孙权培养刘备,让其成为顶在前方的排头兵用以对抗曹操,形成三国局面。鲁肃是比较有大局观的,可以说他真正为东吴的长远发展的人,反观周瑜在这方面就和鲁肃有点差距了,目光短浅,只站在东吴的一亩三分地考虑,没有顾及东吴的长远发展。鲁肃认为,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不足以与曹操抗衡,只有走联合抗曹的道路,才是正确的选择。所以,他终生不渝地坚持这一战略方针,并为之竭尽全力。虽说周瑜也赞同“联刘抗曹”,可要是和鲁肃相比,那鲁肃的眼光和套路,要比周瑜高和深,在大战略方面是强于周瑜的,因此鲁肃比周瑜要强,但是鲁肃谋定天下的能力,还是稍微差了一点。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5)

鲁肃,字子敬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说到诸葛亮那可是整个三国故事中文臣名气最大的那个了,那他到底是不是第一谋士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诸葛亮提出的隆中对的内容,奠定了刘备集团夺取天下的方针:首先是联合东吴,北抗曹操;先取荆州,再取益州,作为后盾;呼应四战之地的荆州,跨荆、益二州,以此作为据点,将来再顺势西和诸戎、南抚夷越,为刘备描绘了一个魏、蜀、吴鼎足三分之势政治蓝图。而此建议是对当时局势的具体策划,刘备集团争夺天下的路线也是按照此方案实施,最后形成了天下三分的局面。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6)

魏蜀吴三分天下

三国郭嘉和诸葛亮谁更聪明(诸葛亮郭嘉司马懿和鲁肃谁是三国第一谋士)(7)

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

个人认为光凭此一策,便足以当得三国第一谋士之称,何况后来诸葛亮北伐曹魏,南平蛮夷,为了光复汉室,呕心沥血的各种事迹,都足以证明诸葛亮确实是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