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纵观世界,人类文明的起源可以分为商业海洋文明、游牧文明、农耕文明等。

世界几大文明的发祥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和中国都属于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古埃及的尼罗河、古巴比伦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现在伊拉克地区的两个流域)、古印度的恒河印度河、中国的黄河长江,是孕育这些地区远古文明的母亲河。

河水浇灌了两岸流域地区的庄稼,也从上中游带来肥沃的淤泥,为农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有时也会洪水泛滥。所以兴修水利、治理洪水有功劳的人就成为民族的英雄,也留下了他们的故事,比如大禹治水、西门豹治邺。

大禹治水简要(解析大禹治水)(1)

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我认为都与黄河水有关。图腾是人类各民族的原始崇拜对象,之所以崇拜,要么是这个民族赖以生存的东西,要么是无法征服敬畏的东西。龙就是弯弯曲曲的黄河,它好的时候,给两岸人民带来福祉,坏的时候威胁着两岸人民的生存。在古代黄河发生洪灾时,人民想象成黄河里的“龙”在作怪,而人们耍龙就是供奉它,要它保天下太平。

大禹治水简要(解析大禹治水)(2)

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就发生在尧舜禹时期,在中国第一个国家建立之前。据说,尧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有德行的舜。舜的时期,黄河经常发生水灾,舜就命令大禹的父亲鲧(gǔn)去治理黄河,鲧用堵塞的办法治水,堵塞是个笨办法,因为黄河水是从上游而来,堵塞是堵不住的,舜就杀掉了鲧,启用他的儿子禹治水。大禹很勤奋很爱想办法,他吸取教训,用“疏导”的办法治水,勤勤恳恳,为治水顾不了自己家庭,三次路过家都没有回去,他的这种一心为公给后人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