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熟悉不?小说、评书和影视剧,内容丰富得不行,包括杨家五代各种传奇故事,还有出神入化的杨家枪。但你知道吗?现实中的杨家将可不只五代,而一向不外传的杨家枪竟然在一个没有杨家后代的小村庄传承下来,这又是为啥?这个地方到底有啥独特之处?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1)

李恩义 | 文

探访杨家枪传承地——寺庄

濮阳南乐县西北有个寺庄,位于冀鲁豫三省交界,那一带的村庄看起来与华北平原的村庄没有什么两样,但却藏着不平凡的故事。

北宋名将杨延昭的杨家枪法在寺庄这个地方传承了千百年,可这里没有杨家的后代。我一直很纳闷,于是趁着到南乐县调研,单枪匹马跑到寺庄去探了个究竟。

路上意外地找到了关顾身的二弟,他领着我来到了关顾身家。

关顾身就是杨家枪第49代传人。

他的家看起来并不富裕,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庭院,有堂屋、东西屋三面房子。儿子在外打工,大女儿在寺庄开食堂,除了种地,关顾身平时帮在女儿的食堂择菜干杂活,也是很忙。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2)

关顾身(右)

关顾身已经七十岁了,个子不高但孔武有力。

他8岁时开始学杨家枪,韩淑公是他奶师父。经过8年勤学苦练,尽得杨家枪法真传。后来,他又拜韩淑公的师兄张保会为师,为了区分长幼,称张保会为爷师父。

他曾在河南省、河北省传统武术表演中获得杨家枪法第一名,有“神枪手”之称,他还是河南省杨家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3)

他家西屋墙上显眼位置挂着2017年9月河南省文化厅颁发的“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家枪)代表性传承人关固申”匾牌。

说起名字,他说他的本名叫关顾身,做身份证时给写成了关固申,也就将错就错了。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4)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5)

西屋墙根还摆着长短不一的大刀、长矛、棍等武器,锋利的枪头扎着红缨,地上放着6根长枪杆。一般枪杆长3米,有的长4米(一丈二)。

关师傅指着靠墙的两根颜色稍暗的长枪杆说:“别看这两根枪杆不起眼,可是从康熙年间传下来的。因为枪头锋利,怕伤着人,把枪头卸下来了。”

因为寺庄是杨家枪传承的地方,杨家后人也时常来拜访。

据关师傅说,杨家后代现在有三支。

云南有一支,是杨延昭在南方打仗时,娶了当地一个姑娘,生有儿子;开封有一支,是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的后代;山西代州也有一支,是杨业第13代孙杨友和杨山的后人,当时杨友镇守代州,无意间发现一只梅花鹿,追赶之下发现一个村庄山清水秀,就在此安家,村名后来改成鹿蹄涧。

这三支杨家后人都有联系,经常相互走动。

杨延昭为报恩将杨家枪传到寺庄

那么,杨家枪为什么会在这里传承?

首先是地理位置决定的。北宋时寺庄北不远就是古黄河,黄河故道遗迹至今犹存。古黄河是宋辽两国的分界线,黄河以北属辽国。

宋辽两国经常打仗,寺庄就是两军对垒的前线。因此寺庄一带有许多战争遗迹。

关师傅说寺庄一带有宋军摆的迷魂阵,是从当年的大名城附近摆到这边的。他小时候就听说过,并且一到那个地方就会迷路。

那里的路和土地的方向都是斜的,关师傅认为这更证实了迷魂阵确实是存在的。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6)

左上马台内侧雕饰

但这些跟杨家枪传承又有什么关系呢?

当然有关系,杨延昭作为北宋名将,宋辽交战他可是主帅。

宋景德元年(1004年)九月,辽国30万大军南侵,杨延昭带兵把辽军打得落花流水,一直打到辽国境内。

就在他准备乘胜追击的时候,朝廷却下令让他班师回朝。主要是因为宋真宗是个胆小鬼,他怕辽国日后再卷土报复。

杨延昭郁闷得不行,只能回去,不然就是抗旨。

五内俱焚之下,他无奈地踏上了归程。一路上餐风号饥,劳累加上冬季严寒,他就病了,感冒加瘟疫,当时叫卸甲风。杨延昭勉强支撑过了黄河,走到河滩,头重脚轻,栽下马来。

他的手下打听得离此不远的寺庄有个名医,就急忙把杨延昭送到寺庄诊治。

这一段《南乐县志》有记载。北宋年间,三关元帅杨景(杨延昭)与北辽交战,马脱缰南下,杨景患卸甲风病,倒在黄河南岸(当时黄河在寺庄北)。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7)

昌乐察院

寺庄这位名医叫袁代,经过他两个月的精心治疗,杨延昭基本痊愈了。

然而,当年腊月,宋真宗在今濮阳跟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规定大宋每年给辽岁币10万两,绢20万匹,以白沟为界。

本来是打了胜仗,却签订了屈辱条约,还划了一块地给人家。杨延昭听到这个消息后,顿时火冒三丈。

对于一个军人来说,这是奇耻大辱,杨延昭越想越气,生生把自己又气病了。只好继续在寺庄治疗,他也不想回京城(汴梁),一住就是8个月。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8)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9)

察院柱础

期间,多亏了袁代先生的悉心调理,杨延昭一天天好起来,他非常感激袁代的救命之恩,想方设法要报答袁代。

但袁代不愿做官,也不收杨延昭的钱。

他爱好武术,练就一身大八枪,他看杨延昭耍杨家枪,枪法变幻莫测,不禁心动了。恳求杨延昭教他杨家枪。

杨延昭觉得无以为报,就将杨家枪法传给了袁代。

等杨延昭回到汴京,把这件事跟母亲佘太君说了,佘太君责怪他违背祖训,杨家枪是护国枪法不能外传。

杨延昭将袁代的救命之情跟佘太君一说,佘太君也就没再坚持,只是说:“不能失了杨家枪的英明”。

半月后,佘太君让杨洪去寺庄,把梨花枪的二十四枪名、七十二路花枪、四十二路散枪法、二十四枪式和枪里夹棍全部传给袁代,并赠枪谱一部。杨洪还带来佘太君的话,杨家枪不能传给恶人,不可外传。

所以,杨家枪的传人都是关门弟子。每一代传承人的挑选都非常苛刻。

传承千年的杨家枪如今面临失传

袁代将枪法传给他的子孙三代,又传给他家药铺的司药张师。张师家传了四十六代,各世均有收徒,枪的传人没有出张氏本家。

张家第四十六代传人张资勇、赵祯收徒甚广,其中有韩秀、张庆荣、关喜照、韩晴、赵书秀等,也收外地学徒。

第四十七代传人韩秀下传四子和六子韩淑公,张庆荣下传张保会等人,而韩淑公和张保会都是关顾身的师父。

杨家枪是保家卫国实战枪法。有八母——拦、拿、提、撸、颠、缠、还、圈八种基本枪法。有六合—— 一接二进三拿四缠五拦六直,是杨家枪法对扎防攻的六项基本法则。

杨延昭当年传的有枪法三十六路、六路破枪法、六路棍、腾行太阴腾阳棍、折三式行者棒、太祖棍、阴手棍等。

杨家枪之精髓在于口传二十四门头,是杨家枪秘不外传枪法。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10)

万世师表

关顾身说,每一代传人教六路棍时只教四棍术,临终才教最后两棍,平时练功用的是七十二式枪。

关顾身对杨家枪很痴迷,已经到走火入魔的地步。即使在“文革”期间,仍偷偷练习,还广收学徒。在传枪的同时,他学会了治疗骨伤,经常给父老乡亲治病。

杨家枪能传承千年,真的不容易,它是国家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但由于杨家枪一直遵循不外传的祖训,只是在家族之间传授,挑选弟子也十分严格,所以限制了它的传承和发展。再说,经济大潮冲击之下,学习杨家枪的人更是寥寥无几。

关顾身很担心,杨家枪会失传。他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起来,通过办学的方式将杨家枪传承下去。

因此,每当有媒体或者慕名而来的人前来拜访他,他都会操起武器表演一番,精湛的技艺往往让客人惊叹不已。

杨家枪法二十四式(从不外传的护国枪法)(11)

但这一次,他没法表演了,因为两个月前双腿做了静脉曲张手术,去掉一根血管,截短了几根筋,他搂起裤腿露出好几个术疤,无奈地表示歉意,不过他还是挺枪做了两个架势,小露锋芒。

我们聊了一个多小时,他很热情,又是沏茶又是让烟。聊完后,朴实的关顾身又匆忙奔往女儿的食堂去干活儿了,那身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谁也想不到他身怀绝技。

作者简介

李恩义,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古都学会理事、文史论坛成员。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