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六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六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

六年级下册月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六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天(cān) 闺女(gūn) 璀璨(cuǐ) 恍然大悟(huǎng)

B.脉脉(mò) 颧骨(quán) 吞噬(shì) 饶有趣味(ráo)

C.剥削(xuē) 惊惶(huāng) 吊唁(yàn) 追根求源(yuán)

D.燕山(yān) 惆怅(zhàng) 青稞(kē) 奄奄一息(yǎn)

2.下列字形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追悼 慷慨 赤裸裸 万象更新

B.胭脂 蓑笠 莹光屏 见微知著

C.轿车 闲熟 汗涔涔 青面獠牙

D.资格 敦厚 镶金边 摘得贵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学说,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是儒家学说的开山鼻祖。

B.莱芜梆子的唱腔粗犷激昂、刚劲豪爽。我每次观看《两狼山》《赵连岱借闺女》等剧目的演出,都感觉开卷有益,深受教育。

C.由于全国各行各业人民群众锲而不舍的努力,我们才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

D.班长张铮认为“空中课堂”让他的学习更为自觉,无独有偶,很多同学也发表了相同的观点。

4.下列句子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湖南凤凰人,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等。

B.鲁迅,字豫才,文学家,思想家,书法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呐喊》《彷徨》,小说集《朝花夕拾》等。

C.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之“柳骨”,即形容其书法瘦硬挺拔,骨力遒劲。

D.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活的文化遗产。“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赞美济南大明湖的一副对联。

5.下列关于名著《鲁滨逊漂流记》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著名作家笛福,以一名苏格兰水手独自在荒岛生活的故事为蓝本,结合自己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创作了《鲁滨逊漂流记》。

B.鲁滨逊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面对人生的困境,显示了一个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C.鲁滨逊在日记中把自己流落的荒岛命名为“绝望岛”,后来他利用“利害差异表”从绝望中找到希望,从而勇敢面对现状,改变现状。

D.鲁滨逊救出了一名即将被杀死的野人,鲁滨逊救下那个野人的日子是星期六,所以把被救的野人取名为“星期六”。

6.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沈从文,主要作品有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背影》《欧游杂记》。

B.孟子,名轲,邹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C. 诗句“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信材一齐能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出自叶挺的诗《囚歌》。

D,“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城轻于鸿毛”语出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著有《史记》

二、阅读《表里的生物》中节选的文字,完成7-10 题。

此后我就常常请求父亲把他的表打开给我看,有时父亲答应我,有时却拒绝我,这要看他高兴不高兴。有一回,父亲又把表打开了,我问:

“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

“这就是叫你只许看,不许动。”父亲回答。“为什么呢?”我又问。听降

“这摆来摆去的是一个小蝎子的尾巴,一动就要蜇你。”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我继续问:“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

父亲没有回答。我只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后来我见人就说:“我有蟋蟀在钵子里,蝈蝈在葫芦里,鸟儿在笼子里,父亲却有一个小蝎子在表里。”

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校才不说了。

7选文中最后说:“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才不说了”,为什么“我”不说了呢?对此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因为这样的话“我”说了很多遍,自己也厌烦了。

B.因为着年的增长,对于事物的认更全面,明白自己以前的测是不正确的。

C.因为父亲和母亲教育了“我”,所以不再说了。

D.因为这件事给“我”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所以不再说了。

8.下列对选文中画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多么”加强语气,“为什么”表示疑问,两个词写出了我的意外和困惑。

B.在“我”心里,表是神秘而美丽的,而蝎子是丑恶而恐怖的,“我”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把蝎子放进表里。

C.“但是”“也”表转折,表现了“我”因为猜想对而感到愉快和满足,表现了“我”内心的矛盾。

D.在作着心里,只有活的生物才会发出声音,而父亲的话证实了这一猜-测。

9.对选文中“父亲不允许我动他的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表很珍贵,父亲很爱惜,怕“我”弄坏了。

B.为了激发我的好奇心。

C.为了增加表的神秘感。

D.表里面有蝎子,一动就蜇人。

10.对选文所用描写方法及人物性格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我”的天真幼稚,善于联想。

B.选文主要运用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表现了“我”的善于观察,酷爱学习。

C. 选文主要运用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好奇心,善于思考。

D选文主要运用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表现了“我”的聪明活泼,积极向上。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1-14题。(共9分)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日:“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日;“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日:“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日:“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日:“孰为汝多知乎?”

1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去:距离

B.及其日中如探汤 及:到,到了

C.孔子不能决也 决:分辨,判断

D.孰为汝多知乎 知:知道,知识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其日中如探汤 汤汤乎若流水

B.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及其日中如探汤

C.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孰为汝多知乎

D.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

1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本文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的道理。

B.第一个孩子从身体凉热的角度,得出了“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的结论。

C.全文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清晰可见。

D.这个故事展现了我国古代人民敢于探求客观真理,并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14下列对选文写作特点的分析总结错误的一项是( )

A.通过人物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展开故事情节。

B.多用疑问句、反问句;结尾巧用设问,极具讽刺意味

C.善于用比喻,语言生动形象,颇有说服力。

D.语言简洁,寓意深刻。

四、阅读《竹石》一诗,完成15~16题。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5,对这首诗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不是一首咏物诗。

B. 诗的前两句赞美立根于破岩中的劲竹的内在柔美精神,后两句再进一层写恶劣的客观环境对劲竹的磨练与考验。

C这首诗表面上是写竹,实际上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D.这首诗里竹子虽然是孤立的、静止的,甚至是孱弱的,但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16对本诗艺术上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咬”字把竹拟人化,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表现了环境对于植物生长影响的重要作用。

B:“千磨万击还坚劲”,诗人用”干”“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的神态。用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

C. 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的“任”字,又写出了竹子无所畏惧、慷慨潇洒、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

D.这首诗的语言简易明快,却又执着有力,具体生动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恶劣环境下,长在危难中,而又自由自在、坚定乐观的性格。

五、名篇名著与语言运用。

17.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共8分)

(1)_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2)______________,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

(3)粉身碎骨浑不怕,______________。(于谦《石灰吟》)

(4)千磨万击还坚劲,______________。(郑燮《竹石》)

(5)绿树村边合,______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

(6)谁言寸草心,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7)贺知章在《回乡偶书》中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从小时离家到年迈归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名著考查:根据《鲁滨逊漂流记》,完成以下试题。(4分)

(1)鲁滨逊在荒岛上第一次听到别人和自己说话是在( )

A.十三年后 B.十六年后 C.十八年后 D.二十五年后

(2)鲁滨逊在荒岛上捉到一只鹦鹉,给它起名叫( )

(3)请简要概述书中一个能体现冒险经历的故事情节。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英雄人物。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造堰,利泽全川扼水害;霍去病长途奔袭,大破匈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迄至现代,更有无数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民族复兴建立不朽功勋。

(1)参照划线句子,在横线上仿写一个句子。(3分)

(2)少年心中,都有英雄的情怀。请你写一个近现代英雄人物及事迹。(3分)

六、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共18分)

弃秋,通国之善弃者也,使弃软海二人弄,其一人专心我选,推弃秋之为所;一人要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接弓缴而射之,五与之供学,第若之尖。为是其智名若与?日;非然也。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8分)

(1)通国之善弈也

(2)思援弓缴而射之

21.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惟弈秋之为听。

(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2.《经学理窟》中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请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3--25题。(16分)

回忆鲁迅先生

傅启明

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有时候,客人一上楼梯就听到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③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

④“字不一定要写得好,但必须得使人一看就认识,青年人现在都太忙了……他自己赶快乱写了事,别人看了三遍五遍看不明白,这费了多少工夫,他不管。反正这费的工夫不是他的。这存心是不太好的。”

⑤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⑥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不吃别的饮料。咖啡、牛奶之类,家里都不备。

⑦鲁迅先生的休息,不听留声机,不出去散步,也不倒在床上睡觉,鲁迅先生自己说:“坐在椅子上翻一翻书就是休息了。”

⑧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起就陪客人,有时客人一走,已经下半夜了,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

⑨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也是一点声音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 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

⑩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都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⑪有时许先生醒了,看着玻璃白煞煞的了,灯光也不显得怎样亮了,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仍旧坐在那里。

⑫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⑬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⑭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⑮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注:①指鲁迅的妻子许广平。

23.文章依次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鲁迅先生吃清茶,③________,鲁迅先生陪客人,④______________等几方面,文章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角度认识了鲁迅。(4分)

24.赏析下列句子。(6分)

(1)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都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时候,客人一上楼梯就听到鲁迅先生的笑声冲下楼梯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通过对本文的阅读,我们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写。

26. 请将下面一段话,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田字格内。

艰难因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

八、作文

27.按要求作文。

老北京的春节弥散着鞭炮带来的烟火气,八儿家的腊八粥升腾起缕缕诱人的香气,王建在《十五夜望月》中写尽思念的苦涩,孟郊在《游子吟》中道出母爱的甜蜜……从生百味,学会细品,方得成长。

请以“难忘那种滋味”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六年级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15分)

1.B 2.A 3.C 4.B 5.D 6.A 7.B 8.C 9.A 10.C 11.D 12.D 13.B 14 .B 15.C 16.A

17.(1)盈盈一水间 (2)大漠沙如雪

(3)要留清白在人间 (4)任尔东西南北风

(5)青山郭外斜 (6)报得三春晖

(7)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评分意见:本题8分。每空1分,错字、漏字均不得分。

三、(6分)

18.(1)D (2)波尔 (3)示例鲁滨逊看见一个即将被食人部落吃掉的土著人,正拼命逃跑,他急忙跑下梯子,拿起枪,翻过山顶,走近路追击,打死食人部落中一个追赶的野人,救下了土著人,给他取名为“星期五”。

19.(1)(3分)示例:戚继光排兵布阵,扫除倭患。

评分意见:本题3分。句式符合要求,语言通顺即可。

(2)(3分)示例:袁隆平,一生以水稻为伴,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李兰娟院士,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73岁的她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 汉封城。

评分意见:本题3分。人物1分,事迹2分。

20.21.略

22.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精神不集中,即使学习也不可能有太大大作为。就像课文中学下棋走神的学生一样,学习三心二意,身在学习,心在鸿鹄,必将不可能取得成功。

23.(4分)①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②鲁迅先生对书写潦草的书信深恶痛绝③鲁迅先生的休息④鲁迅先生工作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点概括占1分,意思对即可。

24.(6分)

(1)(3分)通过鲁迅夫人的眼光来描写鲁迅,真实可信。运用反复突出鲁迅先生通宵达旦工作的形象,表达出作者的赞叹敬佩之情。

评分意见:本题3分,人物形象2分,情感1分。

(2)(3分)“冲”是动词,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答出词性或修辞得1分)将笑声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表现出鲁迅先生笑声的响亮和猛烈,刻画出鲁迅先生乐观开朗、平易近人的性格。

评分意见:本题3分。修辞或词性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25.(6分)性格开朗,富有活力,对青年热心,生活简朴,工作专心投入(写出三点可得满分)

评分意见:本题6分。每一点2分,任意写出三方面可得满分。

五、(45分)

27.按要求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