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高节奏的生活,让大家没空阅读经典。凡事都求快、求效率,也就无法静下心来欣赏那些高深有涵养的东西,最终沉沦于各种快餐文化、娱乐八卦以及无意义的“忧国忧民”而无法自拔。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号在“资源汇总”菜单栏里放置了可以免费阅读中华经典书籍的在线图书馆,直接回复“书籍库”3字,大家就可以随时在线阅读和下载经典书籍。此外,我们还推出《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系列文章,希望大家能静心阅读,对文中所列中华经典书籍,感兴趣的都可以去在线图书馆中阅读原著。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1)

1、对牛弹琴

这个成语一般人理解为“这个音乐家真蠢,居然给牛弹琴”,但其实这个成语的出处为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蚊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故事的本意,是说公明仪这个音乐家给牛弹《清角》琴曲时,牛仿佛没听见,而他给牛弹蚊虻的嗡嗡声和小牛的哞哞声时,牛开始不安地来回走动。也就是说对牛弹琴只要方法合适是可以打动牛的,这个故事原本没有贬意,只是反映咱们做事要懂得变通,应该见牛说牛话、见鬼说鬼话。

2、闭门照车

我们现在都认为闭门照车的人是愚昧、固步自封,只凭主观办事。这个成语的出处为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本意是说,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造好的车子,拿出去用也能合辙。反映了制定国家标准、统一度量衡的意义。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2)

3、无奸不商

无奸不商的典故,说的是某个聪明的米商,每次卖米都主动把量器里加上一把米粒,使原本平整的米上突起了个尖儿。老百姓看着实惠,也就常到他的铺子里购买,其它不懂得让利的米商自然都倒闭了。因此,就出现了“无尖不商”这一成语。

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顾客与商人之间的关系恶化,相互之间总是讨价还价、互不相让,“无尖不商”慢慢就被大家传成了“无奸不商”。

4、罪不容诛

《后汉书.游侠传序》:“况于郭解之伦,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其罪已不容诛矣”。西汉时期,河内人郭解是无恶不作的地方一霸,敢于请人出面抗拒皇上的命令。汉武帝对此十分不满,下令把他逮捕归案,竟然有很多办案的官员维护他。御史大夫公孙弘上奏说郭解罪不容诛、罪大恶极,终于汉武帝把郭解满门抄斩了。这个成语的意思是一个人的罪恶极大,即使杀了他,也不能抵消他所犯下的罪行。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3)

5、望洋兴叹

成语“望洋兴叹”易生误解,以为“望洋”就是望着海洋,叹其浩渺无际。不知道“望洋”为连绵形容词,望洋者,迷惘之貌也,指抬头向上看的样子。兴:产生。本意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如今多比喻要做一件事情而力量不够,而感到无可奈何。

6、屡见不鲜/数见不鲜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一岁中往来过他客,率不过再三过,数见不鲜,无久慁公为也。”意思是,常来之客,就不用新杀的禽兽招待。后来被人们传成了“常常见到,并不新奇”。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4)

7、一丝不挂

佛教《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原意是说佛家修禅定心,形容心无挂碍,没有一丝杂念。而现在,“一丝不挂”形容赤身裸体。

8、粗枝大叶

汉武帝让孔安国为古文《尚书》作序。《朱子语录》中说:“书序不是孔安国做;汉文粗枝大叶,全书序细腻,只是六朝时人文字。”在这里,“粗枝大叶”形容文字古朴简略。现在,“粗枝大叶”指做事粗心大意。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5)

9、成人之美

《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意思是说,执政者应发扬人的美德,不助长人的恶行,也可以解释成有道之士嘉奖人的优点,宽恕人的缺点,也就是“嘉善而矜不能”之意。现在,“成人之美”指帮他人成就好事,实现其愿望。

10、逃之夭夭

原文出自《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本来是一首贺新娘的诗,说的是诗人看见春天柔嫩的柳枝和鲜艳的桃花,这是用来形容新娘的面容像桃花般娇美。因为谐音,后被传为逃之夭夭。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6)

11、空穴来风

意思是有了洞穴才会进风;比喻消息或传说并非完全无根据,也就是说空穴来风的消息都是有根据的。这个成语估计99.9%的中国人都会理解错误,正是由于大家都理解错误了,所以2012年《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被迫改动,将“空穴来风”这个词解释为“比喻消息和传言完全没有根据”。

于是,民间完胜精英,全国错误率瞬间由99.9%改为了0.1%,那0.1%的精英都哭大街去了。

12、两肋插刀

隋朝末年,山东好汉秦琼(字叔宝)在县衙当差。县太爷接上峰指令缉拿境内“响马”要犯,就派秦叔宝带领众捕快实施抓捕。所谓“响马”,指旧时抢劫旅客的强盗,因抢劫时先放响箭而得名。

但在民间,这些聚啸山林劫富济贫的群体却被民间视为草莽英雄。秦叔宝结交的江湖朋友中,就有一些“响马”英雄。

秦叔宝接上司抓捕令后,为搭救朋友,先派人暗中通知被缉捕的朋友躲避;在抓捕途中,故意带领众捕快走两肋庄附近的岔道,以保护这些“响马”朋友。最后,抓捕行动失败,秦叔宝遭牵连,险些丧命。说书人将这个故事取名为“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

在口口相传的过程中,“秦叔宝为朋友两肋庄走岔道”这句话传来传去就变成了“秦叔宝为朋友两肋插刀”了。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7)

13、三十而立

大家一般理解三十而立,认为是三十岁就应该成家立业。其实古人十五六岁就成家了,三十多岁可能都当爷爷了。因此三十而立的真实意思应该是“三十岁就应该有了自己成熟的三观,能够独当一面。”

14、七月流火

2005年7月,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到访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欢迎词中说“七月流火,但充满热情的岂止是天气”。

“七月流火”典出《诗经》,意思是天气要变凉了,而不是指天气很热。《现代汉语词典》也有明确的解释说明,白纸黑字不容置疑。对于正在宣扬“复兴国学”并创建国学院的纪宝成来说,这个错误有点自砸招牌。

当时媒体冷嘲热讽的不少,但后来又有人出来为人大校长开脱,说这个词也可以这样用,因为按照词典解释绝大部分人都会出错,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随着时间推移,要求改词典的声音越来越大,最后2016年9月出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就彻底迎合了大众的意见把这个词解释为“形容天气炎热”了。

嘿嘿,语言嘛,还是人多力量大,只要人多,哪怕是错的,它也是对的。最后一个例子就是“打扫卫生”,专家说这是病句,要么改成“打扫垃圾”、要么改成“保持卫生”,但老百姓不管,用的人多了专家们也就闭嘴了

经典成语名言解释(被误解的经典与名句之成语)(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