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宾塞和赫胥黎教育思想异同(外国教育家之培根)(1)

一、培根

以提倡近代自然科学教育而出名的重要哲学家,是“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开辟了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在《新工具》一书中以“知识就是力量”等名言对科学知识的价值作了高度概括,把“崇尚自然”这一人文主义精神更具体化为崇尚自然科学。他针对演绎法的不足,创立了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归纳法,此外,他还起草过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科大纲,几乎包括所有科学知识,却惟独没有宗教知识。培根在当时学术界旧权威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的情况下,惊人的勇气高瞻远瞩地倡导科学教育,勇敢的站到了时代的前列,动摇了经院哲学在学术界、教育界的统治地位,开创了科学发展、科学教育的新时代,为近代科学教育指明了方向。

斯宾塞和赫胥黎教育思想异同(外国教育家之培根)(2)

二、洛克

英国著名的实科教育和绅士教育的倡导者,关于教育的专门著作是《教育漫话》,还有《工作学校计划》《理解能力指导散论》《人类理解论》等。他反对流行的“天赋观念论”,认为人出生后心灵就像一块白板,“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而且最后是导源于经验的。”这一“白板论”表明了他主张经验主义认识论,但他又认为“我们的心理活动是观念的一个来源。”并且五官的感觉只能了解物体的部分性质,而内心的“自我反省”则可使人了解复杂观念的概念,这种不彻底的经验主义论,构成了洛克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主要的思想基础。在教育的目的和作用上,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形成中的巨大作用,教育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幸福,他更注重的是教育对个人的幸福、事业、前途的影响,显示出明显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他认为教育发挥作用的正面场所并不在学校,而在家庭,因此,他特别重视家庭教育。洛克的绅士教育是应该特别注意的,他认为,一旦绅士受到了教育,上了正轨,其他的人很快就会都上正轨了。主张把他们培养成身体健康、举止优雅、有德行、智慧和才干的事业家,这是他绅士教育的目的。在《教育漫话》中把体育作为第一个问题加以论述,此外,还论述了德育和智育。在德育上,他强调德行高于学问;学问的内容必须是实际的有用的广泛的知识。洛克的教育思想以其世俗化、功利性为显著特点,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和理论上都对英国以及西欧教育的规范化做出了贡献,但他的教育思想局限于绅士教育而缺乏民主性。

斯宾塞和赫胥黎教育思想异同(外国教育家之培根)(3)

三、斯宾塞

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家,他是反对当时英国学校古典主义教育、提倡科学教育的主要人物之一,对英国教育的内容都产生过深刻影响,代表作是《教育论》(1862年)。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呼吁教育应从古典主义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适应生活、生产的需要。在详细论证物种活动与科学的关系后,得出科学知识对人类生活最有价值的结论。根据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说,他提出学校应开设五类课程:生理学和解剖学、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文学、艺术等。斯宾塞以科学知识为中心,重视个人和社会生活,是教育思想的一次变革,冲破了古典教育传统的束缚,极大推动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1、生活准备说和知识价值论;2、课程论;3、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斯宾塞和赫胥黎教育思想异同(外国教育家之培根)(4)

四、赫胥黎

19世纪英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科学与教育》这一论文集中。首先他对传统教育进行批判,认为当时学校提供的教育“实在是近于完全没有教育”。其次他倡导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从工业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出发,阐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对忽视人文学科的倾向进行了批评。认为只有受过两方面教育才能算是受过自由教育。他的科学教育与自由教育对当时的教育改革产生了积极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