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翘首以待的“轮胎人红宝书”终于正式登陆广州,今日下午,《米其林广州指南2018》正式发布继上海之后,广州成为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大陆的第二个评鉴城市,亦是世界上第32个迎来米其林星级的目的地首批上榜《米其林广州指南》的餐厅共有63家,餐盘奖一共35家,必比登一共20家,米其林一星餐厅一共8家,并无二星和三星餐厅此外,本次首次增设了2个特别奖项,以致敬广州美食,啫八获得2018米其林指南活力粤菜奖,坚记面食店获得2018年米其林传承匠心奖 ,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广州有多少个米其林餐厅?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广州有多少个米其林餐厅(广州成唯一没有二三星米其林餐厅的城市)

广州有多少个米其林餐厅

众人翘首以待的“轮胎人红宝书”终于正式登陆广州,今日下午,《米其林广州指南2018》正式发布!继上海之后,广州成为米其林指南在中国大陆的第二个评鉴城市,亦是世界上第32个迎来米其林星级的目的地。首批上榜《米其林广州指南》的餐厅共有63家,餐盘奖一共35家,必比登一共20家,米其林一星餐厅一共8家,并无二星和三星餐厅。此外,本次首次增设了2个特别奖项,以致敬广州美食,啫八获得2018米其林指南活力粤菜奖,坚记面食店获得2018年米其林传承匠心奖。

最全榜单看:餐饮界的“奥斯卡”来了:《米其林广州指南2018》出炉!

▎广州63家餐厅上榜,首次设置两个特别奖项

米其林指南是当前全球影响力最大的餐厅评价标准,是全球美食界标杆。今天下午《米其林广州指南2018》新鲜出炉,共评选出63家餐厅,餐盘奖一共35家,必比登一共20家,米其林一星餐厅一共8家,并无二星和三星餐厅。在首版广州米其林指南中首次设置两个特别奖项,分别授予两家优秀餐厅。获得“传承匠心奖”的坚记,坚持使用费时又费力的传统工序和配方,自家手工制作并销售伊面超过50年;啫八则被授予“活力粤菜奖”,它令颇为传统、具有代表性的广东煲仔饭广受欢迎,并赋予其更为现代的表现形式。记者观察到,此次上榜的餐厅以粤菜为主,并无日料等在广州较为流行的菜系。

本次,炳胜集团旗下有4家上榜,其中两家摘获一星,成为本次的最大赢家。炳胜董事长曹嗣标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称,上榜米其林,既是荣誉又是责任,大家很高兴,这么多年的努力终于得到国际机构的认可。获评之后,炳胜在出品、服务和环境上需要更加好,更好地传承粤菜文化,也会借助这个契机,在公司内部对整体生产、服务团队提出更高要求。

米其林中国总裁方诺德先生说,广州的美食多元丰富,食材选择考究,烹饪手法创新,有深厚的饮食文化基底,这是米其林来到广州的原因。“首版米其林指南发布相信会推动广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希望给消费者出行带来更好的体验。同时,广州美食也吸引世界各地的美食爱好者来品尝,发现广州美食的精髓。”

▎广州并不是第一个没有二三星米其林餐厅的目的地

为什么广州没有二星和三星的米其林餐厅?米其林指南国际总监米高 艾利斯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说,米其林在全球范围内采用一致的评选标准,广州本地美食文化悠久,食客在广州可以以实惠的价格吃到好味的食物。二星餐厅对食物的精致程度要求非常高,对团队水平要求高;而达到三星的餐厅,必须是“给予食客独特而难忘的体验。”。“相信在未来,必定会有餐厅在不断的进步中达到二三星标准。在其他城市,不少三星餐厅是从一星慢慢进步,最后摘得三星”。记者留意到,澳门高级中菜食府“8餐厅”在《米其林指 南 香港 澳门 2009》中仅有米其林一星荣誉,其后由 2011 年起连续三年夺得二星荣誉,自 2014 年开始,成为澳门唯一连续五年荣获米其林三星荣誉的高级中菜食府。

他说,在其他城市也有缺席米其林三星餐厅的先例。4年前,在里约热内卢发布的首版米其林指南,正是没有二星和三星餐厅。而芝加哥、圣保罗和哥本哈根等城市在发布首版指南时也出现没有三星或者二星的情况。“米其林指南的初衷是关注食物本身,促进餐饮的发展。”记者还了解到,米其林星探有部分是香港人,对粤菜口味熟悉。

业内看法

▎赞:將推动餐饮业发展

广东烹饪协会会长余立富说, 米其林登陆广州说明了广州餐饮业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业态百花齐放,“食在广州”以及众多的餐饮品牌已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更加国际化,广州需要米其林,米其林不能缺少广州。米其林的到来更加促进餐饮行业的良性发展,标杆性的餐饮品牌将更加注重产品质量的提升,也将培育出更多的餐饮工匠,米其林品牌的产生也利于带动餐饮消费水平的逐步提升,活跃本地餐饮市场,吸引更多游客,米其林的到来对广州餐饮行业具有推动力。

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说,今年以来,广州迎来了两次世界级的餐饮盛事,先是博古斯世界烹饪大赛,后是米其林登陆,这都是广州国际地位以及软实力提升的表现。 他认为,米其林作为一个世界级的“餐饮界奥斯卡”,代表了餐饮行最专业高端的评价体系,米其林能够进入广州,是对整个城市的品位认可和褒奖,更是对一个城市餐饮产业的重视。米其林的进入将很大程度提升广州餐饮行业的水平,也体现着城市的竞争力。 目前,广州已经呈现很多名优特色餐饮店火爆红利,餐厅如果摘星,价格会有更大的区隔,整个消费市场升级也会让消费者的分化更加明显,会出现中端、高端、超高端的分野。

▎弹:离开西餐体系,米其林水土不服?

著名美食家庄臣认为,首版指南呈现了广州务实和平民化的饮食特点,挖掘了较多的本土平民美食,找到了广州这座城市的特色。但是,一家二星和三星餐厅都没有,则过分苛刻与主观。“希望明年会更好。”

何伟生是国内知名食评家,人称“鲍汁飞”。他在接受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个榜单是相对客观的,没有三星非常合理,没有二星则比较苛刻。“这次的榜单最大的问题可能是评委对广州饮食文化了解不够深,推荐餐厅榜单上只有2家是我会吃的。”

Christy是本土餐厅主理人,她觉得米其林进入广州是件好事,刺激业界竞争,促使商家更加注重食品安全,注重出品创意和服务。“不过就我体验来说,离开了西餐体系,米其林还是有点水土不服,始终都是老外口味。”

▎广州厨师将与世界接轨

有食客担心,米其林进入广州,会不会推高市民的用餐成本?

餐饮生态平台联合造食的创始人魏旭翔认为,米其林登陆广州,会让世界发现广州美食,对于广州餐饮来说是一种促进,必然也将引发厨师们对自我的重新认知和定位,广州的厨师会慢慢地与世界接轨,用现代的烹饪方式去演绎传统菜式。借助米其林在全球的影响力,或会给厨师提供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机会。

他认为,广州的美食比其他城市实惠,但是也需要有更好的食材去参与出品,所以他更加愿意看到米其林登陆广州之后,更多厨师会用更好的食材是做出品,而不是单纯追求便宜。“现在广州已经有很多平价实惠的餐厅,反而需要更多采取优质食材的餐厅。”

知名食评人劳毅波说,“有米”之后,会产生鲶鱼效应,更令市场竞争激烈,但是于创新派粤菜而言也许是一个好消息。新派粤菜在发展过程中阻力较多,米其林鼓励创新的核心,恰恰肯定了新派粤菜,助力其发展。

另外,米其林的进入对推进服务有促进作用。在米其林评分项中,食物的味道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餐厅的服务质量和就餐体验也拥有非常重要的占比。其中,服务项就占据了10%的比重,可见一个餐厅的服务在经营过程中同样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挂牌”餐厅三大挑战:质量稳定、排队压力、加租隐患

劳毅波认为,米其林进入广州有喜有忧,喜的是好餐厅锦上添花,城市餐饮提升档次;忧的是带来风险,即挂牌餐厅出品没有很好控制的话,將给食客带来期望的落差,还有可以预想的超长排队问题,影响食客的用餐情绪。他说,挂牌店家要做好措施,应对未来3个月到半年中排队高峰的压力,以及对出品的质量控制。另外还有一个问题也可能出现——业主因为租客挂星提出加租,这也是潜在的市场风险。

劳毅波认为,作为消费理性的本地广州食客来说,扎堆效应应该不会太过明显。广州食客更习惯于用自己的舌头作评判,“你看广州的知名食肆,很多前面挂满了招牌,但是有多少人会去看奖牌。”“菜如果做得好,就会去吃;如果做得不好,那就贬。”

▎食客:世界不止米其林

冯小姐是广州人,喜欢旅行和全世界觅食。她说,现在大家比较熟悉米其林,其实10几年来她也了解到世界很多其它评价体系,比如走精品路线的会喜欢罗莱夏朵,The world’s 50 best restaurant、New York Times等都是不错的参考体系。“以后可能大家都会有各自信任和采纳的评价体系,而不单是米其林。”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繁莹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 程依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