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840年,英国政府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6月,英军舰船47艘、陆军4000人在海军少将乔治·懿律和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率领下,从印度出发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封锁海口,鸦片战争就此爆发。

战争爆发后,英国从本土不断派兵增援。并且继续沿海北上,封锁厦门等地的海口,企图截断中国的海外贸易。7月,英军北上浙江,攻占舟山定海。8月,英国军舰兵临天津大沽口外,直接威胁大清京城。

1841年1月,双方在广州谈判期间,英军发动突然袭击,攻占虎门附近的大角和沙角炮台,随后占领香港岛。2月下旬,攻陷虎门炮台,溯珠江而上攻入广州城。

8月,英国侵华全权代表璞鼎查率37艘舰船,2500陆军,离开香港再次沿着海岸线北上。英军攻破厦门,占据鼓浪屿。继续北上再次攻陷定海,隔海相望的镇海,宁波也落入英军手中。

1842年6月,英军舰队侵入长江口,吴淞口失守,宝山和上海沦陷,长江门户大开。7月,英军72艘舰船运载着1万2千陆海军,沿着长江向西进犯。21日攻陷漕运重地镇江,8月兵临当时南方最大都市南京,逼迫清廷签订下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1)

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侵略军在广东虎门﹑浙江定海﹑长江吴淞口和江苏镇江等地都遭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关天培﹑葛云飞﹑陈化成﹑海龄等守将英勇不屈,浴血抵抗,壮烈殉国。

可是在英军的坚船利炮和先进武器面前,几场保卫战都失败了。英军攻城略地,始终没有停下侵略的脚步。

然而骄横无比的英国侵略军,却在一个满腹诗书的儒将面前数度铩羽而归,他就是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桐城派“姚门四杰”之一的姚莹。

02

姚莹字石圃,安徽桐城人,他出身于家学渊源的世家,是桐城派主要创始人姚鼐的侄孙。姚莹从小博览群书,有志于经世之学,追求治国利民之道。他善于作策论文章,往往针砭时弊,分析透彻深刻。他于22岁中举,第二年中进士。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2)

1809年姚莹被两广总督张百龄招入幕府,当时广东沿海有海匪张保挟众数万,十分嚣张,官府不断对其招抚征讨,姚莹因而得以熟悉了海上事务的处置。

1816年姚莹调任福建平和县知县,第二年又调任龙溪知县。他办事干练而且为官正直清廉,无论贫富均秉公断狱,惩恶扬善。在他的治理下,当地社会安定,民风向好。

他深受漳州百姓爱戴,漳州知府对他大为赏识,常向他征求施政方面的意见,闽浙总督也对他评价甚高,赞誉他“闽吏第一”。

1819年春,姚莹调往台湾道任台湾知县。两年后改任噶玛兰厅(宜兰)通判。在任期间,他着力规划建造城垣和衙署,改建宜兰仰山书院。他大力鼓励人民开垦,发展生产,促进汉人与当地族群友好相处,深得民心。

后来姚莹因为受到龙溪别案所害被革职,当地百姓非常失望,纷纷到道府衙门请求挽留他,离开台湾时,军民夹道跪拜20余里。

回到内地后,姚莹依旧关注国计民生和时政利病。在京城,他与“道光四子”龚自珍、魏源、张际亮、汤鹏等思想先驱人物都有交往。

1832年后,他曾先后出任江苏武进、元和两地的知县,受到两江总督陶澍和江苏巡抚林则徐的器重。当道光皇帝诏谕朝廷大臣举荐人才时,他们举荐了姚莹,认为他有真才实学,能力出众,从之前在福建为官到后来任职江南,一直政绩显著,是个可堪大用的官员。

姚莹被升任高邮州知州,尚未赴任随即又调署两淮监掣同知,成为管理盐政的官员。

1837年,经道光帝召见并考察,朝廷授姚莹台湾兵备道,赏加按察使衔,成为台湾的最高军政长官。

台湾镇总兵达洪阿性格刚烈,与同僚一向难相处。姚莹到任后,对他始终宽宏大量以诚相待,让达洪阿深为佩服,表示“死生福祸愿与共之”。两人结成兄弟之交,齐心协力加强台湾的防务。

厦门失守后,他们加紧修筑炮台,增强装备,不仅对一万四千多水陆官兵着手战时训练,还联络当地各路义军首领和村庄长老,召募乡勇、水勇,建立民间抗敌武装。

03

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不断侵犯中国大陆沿海城市,也一直企图占领台湾,作为侵略中国大陆的跳板。

1840年7月,英国一艘双桅船入侵台南鹿耳门外马鬃洋海面挑衅,姚莹当即命令水师出击,英舰狼狈向西南逃窜。这是开战以来,首次对英军的胜利,军民士气为之大振。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3)

此后,姚莹向闽浙总督邓廷桢提出募壮勇、练水勇、雇快船等防御措施。并亲自巡视台湾南北各路海口,勘察水域,调查船只炮位配备,进而制定出台湾各海口的设防图。

1841年7月,英军3艘三桅船再次前来侵犯,又被台湾军民击退。

鸡笼(基隆)因其地势险要,一直是台湾北部的海防要地。姚莹在基隆的二沙湾与三沙湾各兴建了八座炮墩,后来又将二沙湾的炮墩改建为小型直射式炮台,每天由乡勇和营兵轮流严加防守密。

1841年9月30日,英军双桅炮舰纽布达号挟多艘舢板船侵入台湾鸡笼口,用重炮轰击二沙湾炮台,击毁守军兵房一间。面对英军的猖狂进攻,姚莹与总兵达洪阿立即组织炮台守军进行反击。

参将丘镇功、守备许长明等当即发炮回击,三沙湾炮台也发炮支援。丘镇功亲自发射八千斤巨炮,一发炮弹击中纽布达号,将其桅杆拦腰折为两段,绳索纷纷断裂,受到重创的英舰不得不随潮水退出口外。

此时恰遇海上狂风巨浪,波涛汹涌,狼狈逃窜中英舰触礁沉没。英军官兵纷纷落水,有的凫水上岸,有的抢乘搭舢板逃生。守军将领立即率兵勇驾船出港俘杀敌军。英军头目一人投水,一人乘舢板率领残众逃跑。

守军其他各营官兵及当地乡勇闻信,也纷纷前来参加截击捕捉。此战先后击毙英军32人,俘虏133人,缴获大炮10门,缴获武器和地图多件,台湾军民取得一场大胜。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4)

1841年10月,英军攻陷定海后,企图援救出上次在台湾的被俘人员。他们又一次卷土重来,在炮火掩护下强行登陆海防要地基隆,进攻二沙湾和三沙湾。在姚莹指挥下,守军给以坚决还击,全歼登陆的英兵。

二沙湾炮台三面环山,一面接水,清军凭险据守,附近村庄的义勇壮士也赶来助阵。英舰见守军严阵以待,加上地形险要,不敢强攻,只好畏难而退。

1842年3月,英舰安因号带着四只舢板船载满重兵进犯淡水、漳化之间的大安港,来势汹汹。随船还带来汉奸黄舟等7人,想勾结台湾的内应乘机作乱。

这次姚莹乃与达洪阿决定不与其海上交锋,而是采取“计诱搁浅,设伏歼擒”的战术。他们密示巡检高春如,招募渔民周梓伪装成奸细,投降敌舰表示愿意担任向导,将敌舰引入遍布暗礁的土地公港,致使其触礁搁浅。

早已埋伏在此的清军乘机出击,打死打伤英军60人和汉奸5人,俘虏200余名。缴获大小火炮13门以及一批英军在镇海、宁波之战中所夺清军的鸟枪、腰刀等武器。

英军数次入侵台湾均遭到失败,此后再也不敢犯境。英舰路过台湾附近海域时见到清军水师舰船,也心有余悸地远远避开。

04

英国人对纳尔布达号和安因号在攻打台湾时的覆灭一直耿耿于怀,《南京条约》签订后,向清廷提出,要求释放被台湾军民俘获的人员。但是除了9个英军头目外,其余的英军俘虏已经道光皇帝同意,之前已经被就地正法了。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5)

英军得知这个情况后,向清廷提出交涉,谎称这些俘虏是难民,因商船在台湾海峡遭遇台风才漂流至台湾,却被台湾官府当作士兵杀害,诬陷姚莹等人冒功请赏。英国公使璞鼎查甚至威胁要将姚莹、达洪阿等台湾镇道官员“去官正法”,否则难保战争再起。

清廷重臣耆英、穆彰阿等一帮投降派,原本就因为姚莹和达洪阿在台湾保卫战中的胜利,让连吃败仗的他们十分尴尬,此时竟然也落井下石纷纷附和。

道光皇帝明知姚莹等人的忠肝义胆,却又不愿再燃战火。迫于英方的压力,清廷最终将两人革职查办,从台湾押解回北京下狱。

姚莹和达洪阿的遭遇引起爱国之士的愤慨,闽浙总督怡良到台湾羁押他们时,数千官兵聚集反对,几乎激成兵变。在被押解回京的途中,每到一处总有官员和名士相迎。当姚莹被羁押至京城时,包括曾国藩在内的著名人士30余人,来到京郊长辛店迎候。

不久,在全国上下舆论压力和多方营救下,姚莹被赦免出狱。为了使英国人满意,清廷将他以同知直隶州知身份,发往四川效用。达洪阿后来也被免罪,派往新疆任哈密办事大臣。

05

到达成都后,姚莹因为坚持操守不愿同流合污而受到排斥,被总督宝兴处罚去西藏昌都地区乍雅(察雅)解决喇嘛教大活佛之间的纠纷。

此后一年多,姚莹两度奔波于川藏之间,往返六七千里,途径冰山雪窖和绝漠,崎岖备至。尽管颠沛流离,受尽艰辛,他仍处之泰然。

他利用这个机会,系统地考察了所经川藏地区的山川、地形和风土人情,同时,根据多年收集的大量有关外国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的资料,写成了《康輶纪行》一书,旨在“知彼虚实”“徐图制夷”,以“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

桐城派姚鼐理论主张(桐城派文学家姚莹)(6)

书中对英国、法国历史,英俄、英印关系,印度、尼泊尔、锡金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教、天主教、回教源流等问题,都有所阐述。书中揭露了英国觊觎西藏的野心,建议清廷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抵御外国的侵略。

1848年春,姚莹辞官回到桐城故里。咸丰初年,姚莹与林则徐同时被重新起用,初授湖北盐法道,旋即擢升为广西按察使,后来又改任湖南按察使。1853年姚莹在湖南病逝于军中。

作为桐城派文学的优秀代表,姚莹诗文俱佳,才华横溢。而一介书生姚莹在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战争中,率领台湾军民英勇抵抗,五战皆捷,不失寸土,更在中国近代史上建立了鲜有的卓越功绩。

他的著作《康輶纪行》与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瀛环志略》一样,体现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又是开启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驱。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