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复先生(1919—1995)
吴孟复: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
文|杜羽 余英华 来源|光明阅读
时值吴孟复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今年6月14日至16日,“吴孟复先生百年纪念暨《吴孟复全集》整理出版会议”在他曾长期工作生活过的淮北师范大学举行。 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为学者共同追怀吴老,研讨《吴孟复全集》编纂方案。
《桐城文派述论》吴孟复 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
追求卓越
吴孟复先生在淮北师范大学工作12年中,承担了繁重的行政管理、教学科研和社会兼职等工作。
在行政管理上,历任学校图书馆馆长、文科学报主编、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室主任等。
在教学上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用心哺育青年学生,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人才。
在科研上完成了关于屈原研究、桐城派研究、唐宋古文研究、训诂与语文教学研究、古书标点校注研究、古代文论研究、文学史研究、诗词欣赏研究等论文100余篇,出版了《训诂通论》《古书读校法》《唐宋古文八家概述》《刘大櫆文选》《屈原九章新笺》等著作。 后来出版的《吴山萝诗文录存》《语文阅读欣赏例谈》,也是对淮北旧作的整理。《桐城文派述论》《古籍研究整理概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在这一时期完成。1986年起,主编淮北师范大学与安徽省古籍整理出版领导小组联合创刊的《古籍研究》杂志。
在社会兼职上,曾当选安徽省人大代表,任民革安徽省委常委,并获全国民主党派“四化”建设积极分子和“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
《古文辞类篹评注》 吴孟复、蒋立甫 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6月
追怀吴老
吴孟复先生躬耕杏坛,奖掖后学,教泽广被,是教师表率,学界楷模,深得大家的崇敬和爱戴。往事并不如烟,吴老黾勉治学、诲人不倦的事迹至今依然在广大师生中口口相传。
作为吴老的领导和同事王彦坦说,当年,吴老的到来极大提升了淮北师大的层次,是学校初建时期便自信地立于安徽高校之林的重要底气。他回忆,吴老到淮北后,不顾自己衰病之身,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我与吴先生是邻居,亲见先生以病弱之身,坚持工作与教学,常常累得力不能支,甚至病倒。晚上,叩门问学的师生络绎不绝;夜深人静时,才得以挥笔耕耘。”
吴老的女儿吴欣作为家人代表,对淮北师大和参加会议的全体人员深表感谢。她表示,吴老去世后大量文稿未及整理,若任其散佚,将是学界的损失,也是亲友的遗憾。淮北师大作为吴老工作时间最长、用力最深的地方,及时举办此次会议,既是对他工作成绩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他未竟事业的承继。她及家人将不遗余力、全力配合《吴孟复全集》出版工作。
周岭作为学校首届毕业生、有一定学术成就和影响的学者,在追忆吴老当年对他的教诲时,仍难以抑制激动的心情。他是最早追随吴先生左右的学生之一,曾失学九年,在幸运地遇上了吴老后,才走上了学术的道路。吴老 “大则讲经说史,细则指章摘句”,为其打下了坚实的治学底子。在随吴老参与编写《汉语大词典》的三年时间里,“得吴师耳提面命,于任务之外,每日文字音韵版本目录训诂,等于读了他的博士后研究生。”在他1978年去北师大进修时,接过吴老托他购书的书单后,方知吴老读书之富、学问之精。吴老学养深厚,博闻强记,对古文经籍,常大段背诵,尤令学生印象深刻,激励着他们发奋为学,刻苦攻读。
当年亲聆吴老教诲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吴礼权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李山教授回忆了吴老的教学风采和读吴老专著的收获。吴礼权说,当时同学们都以吴老是中文系的教授而骄傲,以能一睹吴老风采而倍感荣幸。珍惜吴老所教授的每一节课,课下认真学习他的学术著作。吴老所著《训诂通论》“是当年训诂学方面开风气的学术专著”,在训练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培养基本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诸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古书读校法》更凝聚着吴老毕生读书破万卷的深厚功力。这部著作针对高考制度恢复不久,许多学子读不懂古文的严峻现实,“深入浅出地向广大青年学生传授阅读文言古书的方法。……对青年学子读懂古书、学好古文,进入中国古典文献的世界,有着无限的学术功德。”
李山说,作为学生遇到吴老,是人生之幸事;吴老把我们带进了文学研究的殿堂,是我们感激一辈子的恩师。
作为吴老工作过的单位代表,淮北师大图书馆馆长邱瑰华教授回忆了吴老在学校的工作历程及发挥的作用。吴老在主持中文系工作时,为尽可能多地培养读书治学的种子,他不顾年老体弱,坚持在教学第一线,躬耕三尺讲台;有的课实在无体力亲自上,他就把写好的教案给青年教师,帮助他们备课、上讲台。为扩大对外学术交流,更有利于人才培养,亲自出面聘请大批专家学者为中文系兼职教授,为中文系开课讲学,产生了突出的育人效果。“受惠最大的就是我们82级。如今,我们同学中具有教授职称的就有十余位。我想这样的本科教学、人才培养放在全国同届任何一所高校都不逊色。而这些与吴老在中文系营造的教学和学术氛围是密不可分的。”
当年播撒的学术种子,而今已然郁郁苍苍。在吴老的热心扶持下,滋养了淮北师大几代学人,一批批青年才俊积学日厚,识养日深。如今活跃在语言文字、古典文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等领域的他们,都是淮北师大在古籍文献、语言文学等研究领域中一张张闪亮的名片,更是传承吴老学术精神的中坚力量。对于扩大淮北师大的学术影响,提升学校学术地位,意义非凡。
《古书读校法》 吴孟复 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3年
桐城承继人
“先生深谙国学,渊源久长;汉宋兼治,诗文皆擅。而对桐城派,不仅情有独钟,更是见有独到,身体力行,当代学人能在这方面很难与吴先生比肩。” 王彦坦说。
王达敏教授在《吴孟复:桐城派最后一位大师》的学术报告中,从吴先生与桐城派渊源关系和桐城派研究学术成就两个角度,回答了吴先生为什么既是桐城派的研究者、又是桐城派的最后一位大师的问题。报告阐述了吴先生在从师、求学、交友的过程中与桐城派的渊源。吴先生在桐城派掀起骈散浑融的潮流中学习、成长、创作,并在桐城派为新文化大潮冲击而衰微之时,承继和捍卫了桐城文风。
曾光光教授在《桐城派的传承与发展》的学术报告中,从学术流变角度支持了王达敏教授观点。他将桐城派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放在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量,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全面阐释了桐城派传承发展的全过程,剖析桐城派的变迁与时代、与政治、与社会环境的关联,有力支持和证明了王达敏教授的结论,并将桐城派的巨大成就提升到民族、世界的高度。
他 认为,桐城派的学术主张顺应了清代的学术大势,顺应了当时的考试制度,也是对唐代以来的古文运动的继承与发展,这就使桐城派超越了地域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吴先生不仅仅是三河的,不仅仅是淮北的,他更是民族的、世界的。曾光光通过对桐城派学术中心不断转移的历史梳理,分析了桐城派不断扩展的原因和具体传承的方式,提出了嫡派传人的标准:是否在传续之中;有无秉承其学术主张;有无相关的学术实践。按此标准,曾光光认为,吴先生私淑桐城派大家马其昶,问学于桐城大师姚永朴、曾国藩的后学陈三立,从多个角度参与了桐城派的传续。
纪健生先生曾长期追随吴先生身边,得教最富,深得吴先生学术三昧。他是国内第一位对吴先生展开全面研究的学者,相关研究文章已逾十万字,在学界颇有影响。
正如王达敏所说:“纪健生先生是国内研究吴先生的最优秀的学者,正是从纪先生的文章中,我走进了吴先生的学术世界。”纪健生在《吴孟复先生的学术智慧》的报告中,从求学智慧和治学智慧两个角度,介绍了吴先生一生求学治学的特点与成就。求学智慧体现在吴先生读书和拜师方面。吴先生自幼嗜读成痴,有书必读,博览强识;认为读书若有所成,必须认真,别无他途。吴先生读书速度之快、质量之高,识见之精,令人叹服。吴先生遇师必学,多遇名师,能博采众长,自成一家。治学智慧体现在吴先生科研、创作和教学等方面。
纪健生认为:吴先生文续桐城,诗宗同光,不废乾嘉考据,凝聚成“会语言、文学、历史、哲学为一途,融目录、版本、校勘、训诂为一体,合阅读、研究、整理、教学为一事”的学术特色。仅就语文教学而言,吴先生主张“言能尽意,诗有达诂”,用文史交融之法,深挖细研,融文献、训诂、版本、文字、语言等为一炉,是真正的“大语文”,其治学、教学之法传承道统,启迪后学,功莫大焉。
《国学典籍阅读要义》 吴孟复 著中国书店 2008年
《吴孟复全集》启动编纂
本次会议对方案进行了深入研讨论证,进一步明确了编纂内容和出版计划,拟分为文集、诗集、序跋杂文、文献学研究、古文研究、语文研究、诗文注释与年谱、书信日记等八卷出版,共约 300 万字,并讨论了20多个出版的相关问题。
姚佐文强调,整理出版《吴孟复全集》,不仅是对一位学者学术生涯的总结,也标志着学校文脉的绵长;既体现了对学术文化的尊重,也为我们指明了学术追寻的方向,确立了一位学习的榜样;在传承学校传统、培养学术英才、推进学科建设、提振人文精神等诸多方面意义重大。
同时,对于安徽学术尤其是安徽文献学和文学的研究,对于皖派朴学和桐城文学的继承与传播等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最后,他宣布《吴孟复全集》整理出版工作正式启动,并表示一定要做成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