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电影《走出非洲》,其主要背景音乐,有两段,一是英国当代作曲家约翰·巴里创作的《走出非洲》;一是古典音乐,柔板,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

沃尔夫冈·阿马多伊斯·莫扎特,神圣罗马帝国著名音乐家,奥地利人,1756到1791,活了三十六岁,出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

震撼心灵的背景音乐古罗马(说说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家莫扎特)(1)

莫扎特

维也纳古典乐派,是指1730到1820的欧洲主流音乐,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为杰出代表。

三人都是神圣罗马帝国作曲家,其中,海顿,莫扎特,是奥地利大公国人士,贝多芬,是科隆选侯国人士,他们的音乐生涯,都是在帝国首都维也纳焕发光芒的。

维也纳三杰,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

海顿的《皇帝》弦乐四重奏,极为著名,歌颂神圣罗马皇帝,先后为奥地利国歌、奥匈国歌、德国国歌;

莫扎特的《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非常著名;

贝多芬的第三、第五、第九交响曲,都很著名。

震撼心灵的背景音乐古罗马(说说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家莫扎特)(2)

十九世纪后期,奥匈皇帝弗朗茨·约瑟夫、皇后伊丽撒白,巡视帝国的意大利领土,乐队奏奥匈帝国国歌《皇帝》

震撼心灵的背景音乐古罗马(说说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家莫扎特)(3)

2014世界杯,德国队出场,奏德国国歌德意志之歌,不过,在白左默克尔领导下,德国队已经没有多少日尔曼人了

十八世纪后半期,神圣罗马帝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泰莱撒女王及其子、弗朗茨二世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皇帝先后在位期间,实行开明专制统治,莫扎特就出生并活动于这一时期,海顿稍早一些,贝多芬稍晚一些。

奥地利是音乐之国,莫扎特出身于音乐之家,父亲是宫廷小提琴手,因此,他从小就受到正规的音乐教育,1761年,音乐神童莫扎特五岁时,就开始作曲了。

1762年,与父亲和姐姐南内,一起在帝国首都维也纳举行音乐会,受到泰莱撒女王的接见。

1763到1766,音乐神童莫扎特开始了欧洲音乐之旅,先后在帝国各诸侯国、以及路易十五的波旁王朝法国、汉诺威王朝英国,进行访问演出,一路受到热烈欢迎。

当时,英法争霸的七年战争刚刚结束,英奥俄,对阵法国、普鲁士,英国大胜,夺取了法属加拿大、法属印度,因此,英国非常欢迎奥地利音乐神童,而法国则在战后的恢复期,正在疗伤,向欧洲各国示好,也需要文化的安静熏陶、滋养。

此后,莫扎特两次前往帝国的意大利领土,并出国访问教皇国,受到教皇赞赏。

1772年,莫扎特被奥地利萨尔茨堡亲王兼大主教,任命为萨尔茨堡宫廷乐团首席小提琴手,待遇丰厚。

1782年,莫扎特定居首都维也纳,并结婚,这一年,二十六岁。

在维也纳,莫扎特签订多场音乐会合约。

1789年,法国大革命推翻波旁王朝。

1790年,莫扎特应邀去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参加皇帝利奥波德二世的加冕大典。

1791年,在维也纳病故,年三十六岁。

《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是莫扎特晚期的作品,包括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A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该乐章,乐队伴奏部分章,被第83届奥斯卡奖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作为电影结束曲。

第二乐章:柔板,D大调,3/4拍子,三部曲式。慢乐章开始的旋律,是最优美的创作旋律,由独奏单簧管直接奏出,很适合夜深人静时听,那种宁静和优美,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该乐章被用于奥斯卡最佳影片《走出非洲》,广为流传。

后人填词成为歌曲《Stay with me till the morning》,不过,与单簧管协奏曲已是不同风格了。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A大调,6/8拍子,回旋曲式。

十九世纪,欧洲列国达到顶峰,都在非洲获得了领土,英属非洲各地,九百万平方公里,法属非洲各地,一千万平方公里,比利时属非洲,二百三十七万平方公里。

不过,二十世纪,欧洲人自相残杀的两次大战,自废武功,欧洲从顶峰跌落,沦为二流,英帝国瓦解,法兰西联邦瓦解,亚非各国纷纷独立。

电影《走出非洲》的内容是:一战之前,欧洲妇女卡伦,远嫁英属东非肯尼亚的一个英国男爵,此后,她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之久,深深爱上了那片广袤的、充满自然气息的大地,但是,在经历了火灾等种种不顺之后,在两次大战之间的1931年,她已经破产,被迫离开了非洲,回到欧洲。当时,英帝国还在,因此,英属东非也还在,不过,一战已经使得英国大伤元气,因此,电影的最后,以及片名《走出非洲》,预示了欧洲强权即将土崩瓦解、欧洲人最终将离开非洲、带有悲壮色彩的历史性结局。

虽然有无限的恋恋不舍、与不甘心,但是,结局就这是样了,无人能改变历史趋势。

《走出非洲》,无论是原作小说还是改编的电影,都是关于曾经的欧洲巅峰的陨落的一曲挽歌,伤感,凄美,无比怀念,但是,无可奈何。

影片是那一段历史的记录。卡伦深深爱着东非大地,影片中,现代音乐《走出非洲》,烘托了东非原野的广袤,而《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则衬托出当地自然景色的优美怡人。

震撼心灵的背景音乐古罗马(说说神圣罗马帝国音乐家莫扎特)(4)

非洲原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