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工作?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林西县多措并举切实提高脱贫人口收入)

推进脱贫人口增收工作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

为切实做好脱贫人口增收工作,林西县始终把增加脱贫人口收入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多措并举聚焦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增收的鲜明导向,全力做好脱贫人口增收工作。

加强领导压责任。建立健全县、乡镇、村三级组织领导体系,各级按照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收情况分类建立台账,持续跟踪推进落实,确保帮扶措施及时到位。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县委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对各乡镇收入摸底情况和落实帮扶措施工作进行督查,把严肃监督问责贯穿全过程,并把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中,真正把解决脱贫人口收入提高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

健全机制摸底数。林西县将促进脱贫人口增收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制定印发《林西县脱贫人口增收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切实做好2022年度脱贫人口增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启动部署常态化开展脱贫人口收入信息采集工作,准确摸清脱贫人口收入来源、收入结构、支出去向等详细情况,清楚影响脱贫人口收入增长的因素,了解工作推进存在在的问题及困难,针对性提出促进脱贫人口增收的有效措施政策,优化调整收入结构,使脱贫人口的收入向着更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实现脱贫人口持续增收。

发展产业拓增收。加大对全县特色富民产业投入力度,引导脱贫户参与产业发展,提高收入。一是针对7785户13433人脱贫人口,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精准落实帮扶措施,特别是全部落实了产业帮扶措施,对2569户4030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根据其所在村主导产业发展情况,落实了肉牛养殖、大棚种植等产业扶持政策;对2450户4165人半弱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落实了“六小产业”帮扶措施,通过养殖鸡、猪等小牲畜和种植果树等发展庭院经济;对2766户5238人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监测户,落实了土地托管和养殖托管的帮扶措施,通过与种养殖大户或合作社签订托管协议,获取稳定收益。二是对有能力发展产业、有贷款意愿的脱贫人口,实现应贷尽帮助脱贫人口自主发展产业。截至2022年7月,全县共发放扶贫小额信贷1102户,发放资金总额50980500元,累计贴息3247499.52元,其中2022年新增45户,发放资金总额,215.5万元(其中农业银行发放10.5万元,农商银行发放205万元),累计贴息35245.82元

持续造血保就业。一是遵循“按需设岗、适度开发、人岗相适、一人一岗”的原则,实施公益岗位建设项目,项目覆盖101个行政村,其中44个重点脱贫村。共设置公益岗位1572个(含监测人口88人),其中重点脱贫村设置公益岗位770个,计划发放公益岗位补助资金1038万元。二是在全县有脱贫人口收入下降的86个行政村配备就业帮扶协管员,共配备就业帮扶协管员92名,其中在80个有脱贫人口收入下降的村配备1名协管员,在其余6个村配备2名协管员,非专设岗位由劳动保障协理员兼任的村数15个,计划发放工资标准为每人每年6000元。

落实政策稳保障。对整户无劳动能力的脱贫人口,迅速与民政、残联等部门对接,结合户内实际情况,实现应保尽保,通过残联上门办证等措施,增加低收入残疾脱贫人口政策性补贴,同时保障各类补贴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严格落实专项救助、特困供养及残疾补贴、康复服务等制度,截至目前,2022年发放农村低保18923户、20733人,共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153.34万元。农村特困供养对象总人数为1061人,共发放农村特困生活供养资金628.51万元,发放两项护理补贴资金720.19万元。

强化培训抓落实。为提高对脱贫户收入入户调查统计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组织相关部门细化完善脱贫人口家庭收入调查表,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各村(易搬社区)、网格员和帮扶干部召开全县脱贫人口收入信息采集部署培训会议,加强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四项收入”统计计算指标和口径,指导脱贫群众实事求是算好收入账,及时客观、真实准确反映脱贫群众增收情况。对于收入存在问题的脱贫户,指导指定帮扶措施和解决途径,强化问题精准分析、措施精准有力。

本文来自【内蒙古自治区乡村振兴局】,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