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1)

我们平时会经常说到佛。“佛祖保佑”、“阿弥陀佛”几乎人人都说过。那么究竟什么是佛呢?

佛陀和如来

佛,是佛陀的简称,佛陀则是 梵文Buddha的音译。如果用我们今天的汉语音译,念出来应当是“布达”。(西藏著名的布达拉宫,“布达拉”就是梵文译音,意为“佛教圣地”。)

佛陀的意思是有觉悟的人或有智慧的人。这个词并非佛教独有,早在佛教诞生之前的印度就存在了,但佛教形成之后,又赋予了它新的涵义。佛陀是指在智慧和功行上,达到最高级最圆满境界的人。这里又有大乘和小乘的分别。小乘佛教讲的“佛”,一般是用作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大乘佛教除指释迦牟尼外,,还泛指一切觉行圆满者,宣称三世十方,存在无量佛。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2)

什么是如来呢?

在佛教中,“如”意为“真如”,就是绝对真理的意思,“如来”,就是掌握了绝对真理而来到世间普渡众生的圣者。如来是佛陀的另一种说法,并非某一佛的专属称谓。如释迦牟尼佛,可以称为释迦牟尼如来,宝生佛也可以称为宝生如来,燃灯佛也可以称为燃灯如来。

但是由于约定俗成的说法,我们平时经常提到的如来,就是指释迦摩尼佛。

释迦摩尼简史

释迦牟尼佛,历史上确有其人。他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正是我国春秋时代,与孔子同时。他的全名是“乔达摩·悉达多”,“乔达摩”是祖姓,“悉达多”是名字,属于印度北部的释迦族,所以人们又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3)

当时印度北部有十六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国就是其中之一, 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释迦牟尼的父亲是迦毗罗卫国的第六代国王净饭王,母亲是贤惠的摩耶夫人。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4)

释迦牟尼佛的诞生地遗址--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蓝毗尼园

传说,摩耶夫人有一天梦到一个骑着大白象的奇人从她的右肋钻人腹中,于是怀孕,这就是“白象入胎”。摩耶夫人怀胎14个月,在尼泊尔的蓝毗尼花园,生下了悉达多。小太子降生第5天,取名为悉达多,意思是“成就一切”或“一切义成”。

不幸的是,悉达多诞生的第7天,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小悉达多便由姨母——摩耶夫人的小妹摩诃波阁波提公主抚养长大。

悉达多天资聪颖,智慧过人。从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学习“吠陀”和“五明”。

“五明”和“四吠陀”是当时印度最高明的学术。所谓五明,指当时的五类学科,即声明、工巧明、医方明、因明、内明。“明”是学,类似于我们说的文学、数学、法学,也有“因学习而明理”的意思。声明是语言、文字学方面的知识;工巧明是工艺、建筑学方面的知识;医方明是是医学方面的知识;因明是逻辑学方面的知识;内明是宗教学方面的知识。

所谓“四吠陀”,是指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四部根本圣典,“吠陀”是”知识”、“启示”的意思。因其由四部或者说四大门类组成,故称为“四吠陀”。

五年之后,悉达多完全掌握了五明和四吠陀。在知识和智慧方面深邃广博,连老师们都比不上他了。净饭王又请人教授悉达多武艺。经过4年的学习,悉达多的武艺精进,国中无人可比。

这时候的悉达多已经17岁了,身材英伟,文武双全,正是朝气蓬勃的年纪。但是幼年丧母的他,从小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传说他见田地里的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由此深切地感受到了众生相残的苦难。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让他有了出世的念头。

净饭王担心儿子出家,很是焦急,便准备用婚姻来收拢悉达多的心。净饭王为悉达多求取邻邦天臂城主善觉王的女儿耶输陀罗公主为妻。公主生得闭月羞花,倾国倾城,追求者很多。善觉王便提出了竞选女婿的做法,净饭王动员悉达多参加了竞选。悉达多智慧过人又兼武艺超群,很快打败了众多竞争者,力拔头筹,当上了耶输陀罗公主的夫婿。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5)

成婚后的悉达多,性格渐渐开朗起来。他和耶输陀罗公主,男欢女爱,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净饭王非常高兴,认为儿子已经打消了出家的念头。

“四门游观”

转眼10年过去了,悉达多在王宫里荣华富贵,养尊处优。有一天,悉达多忽然想到王城郊外游玩一番。第一次出东门,他碰到了一个衰朽不堪沿街乞讨的老人;第二次出南门,他碰到了一个身患重病、呻吟不止的病人;第三次出西门,他碰到了一具没有思想、没有情感的死人。

这三次出游,使悉达多太子看到了人生的老、病、死的苦相。他由此百感交集,思绪丛生。他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人为什么会变老、会生病、会死亡?为什么要经历这诸多痛苦呢,要怎样才能不老、不病,甚至不会死亡呢?

悉达多第四次出北门郊游,碰到了一个修行的出家人。那出家人举止安详、平静,好像内心充满了喜乐、自在。悉达多同这修行者进行了初步交谈,知道了什么是出家人,出家人是为拯救众生的,悉达多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于是决意出家。

净饭王苦苦劝阻,还给悉达多设置了重重障碍。但悉达多去志坚定,他终于在某一天夜里离开了王宫,逃离了迦毗罗国。悉达多行至阿那玛河畔,除去饰物,割断黑发,换上袈裟,表示自己已经出家了。

觅道的经过

悉达多先来到跋迦婆仙人修道的苦行林,受到热烈的欢迎。当时苦行非常流行,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达到解脱,受到出家人的普遍推崇。悉达多参观了苦行者的修行方法:苦行者的生活极其艰难,有的吃菜,有的吃草,有的吃树枝,有的吃牛粪;有的修站行,有的修坐行,有的修倒立,有的修止语;有的躺在荆棘上,有的躺在石板上,有的卧在树干上,有的睡在坟岗上。

参观后,悉达多对苦行的方法进行了独立的思考,认为这种苦行的方式并不能求得真正的解脱。于是悉达多离开此地,去寻找新的修行之道。悉达多又追随阿罗蓝大仙人学习禅定,在很短时间里,就证得了阿罗蓝所说的最高境界——无所有处定。后来悉达多到了王舍城,拜郁陀罗伽仙人为师,并证得‘非想非非想定’的最高境界。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都是瑜伽禅定,在印度当时哲学领域很流行。但悉达多认为禅定只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无法真正解脱,于是辞别离去。

后来悉达多来到尼连禅河畔,进行了六年的极端苦行,每天只吃一米,或一豆,一麦。虽然这六年后他的境界有所提高。但是身体却受到极大摧残,面貌衰老,四肢僵硬。悉达多总结教训,认为这种形式上的修炼与苦行者没有什么区别,就决心放弃这种修炼方法。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6)

佛祖在苦行时被猴子供养

悉达多放弃苦行后来到了迦耶山。在此,他发现了一棵又粗又大的荜钵罗树枝繁叶茂,有如巨伞。树下有一块平整的巨石。悉达多感到这是上天专门为他提供的修道场。于是,决心在此修行。悉达多发下大誓愿:“我若不证得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是身,决不起此座!”他在树下入定了整整49天,终于开悟,成为大觉尊佛陀了。这一天,是腊月初八日。我们现在喝腊八粥的习俗,据说就源于“佛祖成道日”这一佛教节日。

初转法轮

悉达多出家之初,迦毗罗卫国派来五个人一起追随太子,悉达多出家了,他们5人也出家了。后来悉达多放弃苦行,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供养,五人认为悉达多放弃了正道,因此厌弃他,离他而去,继续苦行修炼。

悉达多成道后,在波罗奈国的鹿野苑找到了憍陈如、摩男跋提、十力迦叶、摩诃俱利和阿说示等五人,并向他们宣讲了十二因缘、四圣谛、八正道等大法。他们受到了极大触动,重新接受了佛的教导,成为佛的首批弟子。这是悉达多成佛后的第一次说法,在佛教史上被称为“初转法轮”。懦陈如等五人是佛陀最初度化的出家弟子,被称为“初度五比丘”。

这样,就产生了佛教三宝:释迦牟尼成就佛陀正果,称为“佛宝”;佛陀成道后所演说的四圣谛等法,称为“法宝”;佛陀初度的五比丘,称为“僧宝”。三宝具备了,佛教从此就流布天下了。

之后,佛陀想教化一个有威望的修行人,以此来教化更多的人。佛陀相中了已经100岁的优娄频罗迦叶。他是事火婆罗门的教主,又是摩揭陀国国王的师父,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他领有500弟子。他们哥三个,老二领有300弟子,老三领有200弟子。三迦叶兄弟的外甥还领有250弟子。佛陀和不可一世的大迦叶斗法,终于征服了大迦叶。这样,三迦叶兄弟及其外甥和他们领有的1250人就都皈依了佛陀。优娄频罗三迦叶的皈依,使得佛教声势大振。

前期的教化

佛陀成道后的第二年,应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的邀请,来到了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佛陀看中了其城外的灵鹫山,决定在这里说法修行。频婆娑罗王成为护法居士并赠送了美丽的迦兰陀竹园。佛陀高兴地接受了频婆娑罗王的布施。佛陀将迦兰陀竹园命名为竹林精舍。竹林精舍是世界上最早的佛教寺院。

佛陀在传道初期曾经得到两位大弟子,一个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一个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二人指导了教团在理论上的重大完善和发展。摩诃迦叶也在此时期皈依,佛灭后他成为教团的实际统领者。

后期的教化

佛陀的传教开始以王舍城为中心,后期以舍卫城为中心。舍卫城是拘萨罗国都城。据说拘萨罗国富商给孤独(又名须达多,意为善授)长者用金钱铺地的代价购得波斯匿太子祗陀在舍卫城南的花园,作为释迦牟尼在舍卫国说法、驻留的场所。祇陀太子为这一举动所感动,亦将园中的林木捐献给释迦牟尼,故亦称“祇树给孤独园”。这座精舍,富丽堂皇,规模宏大。有寝室数百间,还有礼堂、讲堂、集会堂、休养室、浴池、客堂、储藏室等,远远超过了竹林精舍。佛陀很喜欢这个地方,以后经常在这里讲法。拘萨罗国都城的国王波斯匿王、太子祗陀后来都成为了佛陀的信徒。

释迦牟尼佛陀的影响遍及印度,但他长期居住的地方却是王舍城和舍卫城。特别是舍卫城,他在这里居住了25年。佛陀的大部分经典都是在这两个都城宣讲的。

佛陀灭度

佛陀晚年游化各方,一路讲经说法。在生命的最后一年,释迦牟尼在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住了一段时间。从灵鹫山回故国迦毗罗卫,是释迦牟尼生命最后的旅途,这段路途没有走完,释迦牟尼佛在从南末罗国前往北末罗国的途中,涅槃于北末罗国的都城拘尸那迦城郊外。

佛教释迦牟尼佛的传说(五分钟简述释迦摩尼佛的一生)(7)

佛祖涅槃

佛陀入灭时身边大弟子只有阿那律和阿难在,法体被移至郊外天冠寺。七天后大迦叶和僧众集合,与末罗居民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佛陀火化后,弟子们从灰烬中得到了头顶骨、牙齿、中指骨和84000颗舍利子。

据说佛入灭后,当时崇信佛教的八个国家派人至拘尸那城争夺佛舍利。起初,末罗国人不肯分给,八国便派兵并且企图以武力抢夺, 围绕佛陀舍利供养权的战争,眼看着就要爆发。 后来拘尸那城中的婆罗门教祭司 徒卢那 从中调解,建议均分舍利以避免引起战争。这个建议被八国采纳。各国分到舍利之后,都带回国修建宝塔供奉。徒卢那 将原来装过舍利的空瓶带了回去,也建了一座宝塔安置供奉。迟到的孔雀王未能分到舍利,只好将佛火化之后遗留的灰炭带回建塔供养。因此佛舍利被分葬在十处,这就是早期印度佛陀十塔的由来。

题外话:除了身在五台山、普陀山这样的佛教圣地或少林寺、塔尔寺等知名大寺附近的人们,其实佛教距离我们都很遥远,但是感觉上我们对佛教的认知度远比对道教要高。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四大菩萨”,却很少人能说出“三清四御”的名号来,这或许《西游记》等影视剧对国人认知的深远影响吧。但我们对佛教的很多认识其实都是浅显的。鄙人好读闲书,可惜过目即忘。值此闲暇,将读过的书复述一遍,算是读书笔记,借以加深印象吧。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欢迎关注、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