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再度升级,随之而来的“呐喊声”也此消彼长起来。首先是各种各样的城市排行榜相继“发布”:坊叔随意浏览,各种机构发布的譬如“最苦逼城市排行榜”、“最具竞争潜力城市排行榜”、“最幸福城市排行榜”、“最没落......”等等,五花八门。第二个,便是各种各样的城市“名号”。除了国家规划的城市定位、名号之外,一些地方也拿出了自己的名片,比如美丽之都、水上乐城等等。

城市名号的打造是久久为功,前些年一些城市立志打造的“XXX之城”实现了没?“好”城,又是谁说了算?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1)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话从“孔明”先生说起。“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的卒地,便是宝鸡蔡家坡的五丈原,几百年前那里便有人修筑了诸葛亮庙,每年的清明前后,那里有朝拜“诸葛爷”的风俗,“庙会”很是热闹,也吸引了曾经座落在附近的陕汽工人来此游玩,尤其是有些历史年头的“盘龙道”,从塬上蜿蜒到塬下,很是出名。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招商引资的规划,当地政府计划要以庙会为契机,顺势打造一个“三国城”出来。于是乎,征地、拆迁,最后所幸拆了古道“盘龙道”,要根据商家的“蓝图”打造个水上滑梯和瀑布出来。

坊叔倒是去过几次“三国城”,除了翻新的庙院,和将附近的麦地征用变作娱乐场之外,对三国文化的挖掘也并无多少。而之于那个“瀑布”,据说是资金断裂,只好烂尾。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2)

也就是说,忙活了一堆人,“庙会”依旧是“庙会”,不过是新铺的地和烂尾的一个工程。“三国城”莫非要唱“空城计”?

当然,“三国城”还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但管窥见豹!都说没有目标,就没有前进的方向。本来,给一个城市或地方画张蓝图是个好事,但坏就坏在这三点:

第一,不适宜,却赶潮流。

跟风,当然有跟风的目的。举个虽不在陕西却比比皆是的例子。曾经的重庆北碚区,就一度掀起要打造“竹海”的狂潮。结果因为气候条件不满足,花大价钱买来的竹子成活率极低。“蓝”图在一片枯萎的竹子中“黄”了。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实是当时该区领导的上级,喜欢竹子。某次来北碚调研,随口说了下,不曾想该区领导就给北碚定了这样一个“名号”。“竹海”自然是没打造起来。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3)

更有甚者,又比如,某地只有一溪水源,却要劳民伤财,把大河水引进小城,非要“雄心壮志”地打造“水上之都”。

第二,人走茶凉,旧“名号”搁浅。

一届领导,一个想法。坊间都编成了笑话:这个领导喜欢牡丹,打造牡丹之城,齐刷刷修建牡丹园;那个领导喜欢茉莉,要打造茉莉之城,齐刷刷拔掉牡丹栽茉莉。一栽一拔,一拔一栽,GDP上去了,钱却没了。

在陕西某县,全县的人口只有32万,主要产业是猕猴桃等农业,县城人口就更少,驱车10分钟走完小城。前几年,某领导主政该县,开河造新城,三下五除二,一个滨河新城拔地而起。企业更是在新城投放了大量资金,修建摩天轮等大型娱乐场所,“嘉年华之都”从表面上看,呼之欲出。但由于县域经济欠发达,人口和消费力的问题,嘉年华连同整个新城,都门可罗雀。几年之后,领导升迁了,却留下一个空空如也的“摩天轮”。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4)

第三,野鸡“排行榜”给予的“城市名号”乱象推波助澜。

各种野鸡“排行榜”催生了各种“城市头衔”。而进一步梳理这些报告之后不难发现,在相关城市排名中,诸如此类主观感受与客观经济实力出现反差的情况不在少数。每隔几天,就会有一次“十佳城市”的新闻见诸报端,所评榜单也是基本雷同。例如,仅仅是幸福感城市评选,知名的就有国家统计局与央视联合评选,和《瞭望东方周刊》评选两项,再加上这次发布的宜居城市,城市排行的评选严重重复,而且各说各话,标准不一。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5)

粗制滥造的城市排行榜为何层出不穷?在“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的首页上,可以见到一排滚动新闻:赴某某市考察并授牌、授予某某市称号、到某某市赠牌……频繁到全国各地授予称号并赠牌?研究会发布城市排行背后的利益可想而知。这类评选,给城市的一些“名号”,正是摸准了地方政府维护“面子”的微妙心理,给一点赞助,多一块奖牌,何乐而不为?

笔到此处,坊叔只想说,出来混,总是要还的。那些年,那些城要打造的“名号”,新闻链接还都没撤呢!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6)

别“作”了,你就不是那样的“城”!

适合不适合,都要“赶上”这股风!搭个国家政策顺风车,要点地方经济的发展红利。

现在的乡村旅游甚是火热,带飞了不少地方经济。比如单单就“开心农场”这个项目,听到这“种菜”游戏就有些震颤吧?不少城里人选择周末驱车附近的乡村,带着孩子过“带月荷锄归”的农家田园生活。

西安市长安区就“眼明手快”的发展起了这个项目。随后,便有宝鸡某一偏远山区县学了“这一招”,甚至以此为点,要打造“旅游农城”。想法倒是不错,但长安区靠近大都市西安,该县选择的乡村却四周远离城市,交通配套措施也并不齐全,农宿也没有成熟。据坊叔实地走访,农民的地倒是已经征迁的差不多了,但问到交通、住宿、服务等措施,当地领导还没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虽然,该县后期能否在交通并不发达而且也远离大都市的情况下,发展起来自己定的“名号”还未得知。坊叔只想说一句话,鞋子好看,不如脚舒服。“名号”好听,不如适合地方发展,能真正带火当地经济。NO zuo no die!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7)

第二种“作”,就是热衷用各种排行榜排出的“名号”,掩饰自己“内心的惶恐”。

得认真回答一个问题,“好城”谁说了算?自然是民众的切身感受和社会福利系统的完备程度。最近,上海某商业媒体发布了一项“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且不论“靠谱度”如何,显然这是抓住了一二线城市正在打“招商引智”硬仗的时机。而更有甚者,许多旅行社、篮球俱乐部等,也都在做城市排行榜,随即而出“最具全家旅游热城市”名号、“最具体育活力城市”名号,不可思议的是,这些帖子和新闻也流传在各大网站。一边是“不那么靠谱”的机构在做着城市排行,给城市冠着各种“最”名号。另一边,据坊叔了解,也有地方自己发起排行榜,自己给自己前三甲,大肆炒作。

譬如,随着“六一”儿童节的临近,各种亲子游成了旅游市场的主力。某城便用自己的媒体做了亲子游热地排行榜,而且根据最新数据显示,该地成为今年“六一”亲子游的热门城市,排名居全国第三。至于,排行的数据、维度、测算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名号”。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8)

关于这一点,陕西省社科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说,“虽然,有一些排名是有娱乐性的,民间的,无法阻挡。但有一些是政府的商业行为。一些娱乐性排名是市场调节的结果,被地方政府拿来利用”。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兴全也认为:“很多排名是受利益驱使产生的,其中公正的比例并不多。比如,某个城市花大价钱买来‘最宜居城市’的第一名,随即该城市的房价立刻炒了上去,结果外地人慕名而来后却发现并不是这个样子...... 还是与监管不到位有很大关系。”

城市名号的背后,是城市发展的定位,它的后续跟进着一系列的项目投资、民政投资。“跟风”名号,浪费资源,自然不可取;“自封”名号,只为博得头衔而不付诸实际行动,更别假装了!

那些被“久仰”的大名,是被“久养”的

明确一个认识:

有一些“城市名号”,那是长时间沉淀,最后由公众认可,一起抬起来的。是“有心干事,无意名号”却成名的。

就说近两年来被普遍羡慕嫉妒恨的成都吧,被久仰的,自然是“天府之国”的大名,而这个名号,涵盖了经济、文化、社会福利等各个方面的“幸福感”。自李冰开都江堰,那是千年的积淀和努力,才被公认的一个头衔;再说杭州西湖的名号,宋代的苏轼就已经开始了“蓝图规划”,他翻修堤坝,整葺河床,亦是百代艰辛,才成大名;再有国外,文艺复兴的核心地意大利,是文化的熏陶,百年才积淀成克雷莫纳、佩鲁贾、圣雷莫等多个“音乐之城”。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9)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10)

还有一些“名号”,是根据适宜条件,既定一个发展定位,一张蓝图干到底,那是几代人的努力,有心有意为之,尔后“名满天下”的。

陕西富县,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素有“塞上小江南”和“陕北小关中”之美称,而近年来走俏世界的苹果,更是让它“名符其实”。作为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富县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栽植果树,发展苹果产业,到如今,36万亩苹果完全覆盖了富县的塬面,苹果更是成为塬区家家户户致富的“金蛋蛋”,果农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

这张“苹果”招牌,可是近40年,多届领导干部和群众的“久久”打磨,才擦亮的。

看看你的名字配不配(这个名字你配吗)(11)

不管是“无意插柳”,还是“有心栽花”。那些被“久仰”的大名,是被“久养”的。绝不是一朝的“心血来潮”,三年两载的“媒体热炒”,或是一段时间的“活动”。而面对那些“一排即合”的“野鸡”城市名号排行榜,更是要保持清醒,绝不拿城市面子和某些机构的做名利交换。对此,郭兴全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对机构进行清理,规范,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对一些“兜售”虚假排名的,对消费者不负责任的商家应该进行清整治。

说到对“城市名号”的“正确打开姿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认为:城市发展因“城”制宜,市场、规划两方面发力。他建议:未来城市发展要以市场的作用为基础,管理部门发挥自身的规划作用,两方面发力,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近日,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重要性被再次强调。“一张蓝图”明确了,也绝不是“规划规划,墙上挂挂”。一个“名号”的屹立不倒,需要的是一届又一届“心中有爱”,为民谋事;“眼里有光”,合理布局;更要“肚里长牙”,咬定青山不放松。

来源:208坊 原创: 陌桑 魏同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