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威宁县土地广袤,草山草坡面积广阔,是养牛的天然牧场,农户养牛历史悠久,家家有养殖历史,人人有养殖技术,养殖产业是群众比较拥护和青睐的特色产业。

陇县奶牛养殖标准化(贵州省威宁县十个确保)(1)

图为雪山镇养牛场

威宁养牛的五大优势和有利条件。一是草山草坡面积广阔,是天然的牧场,有较大的养殖承载能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县的草山草坡面积有1230万亩,可放牧牛30万余头。如:百草坪、勺甫草原、木槽梁子、峨嘎梁子、坪箐梁子、马摆大山、西凉山等,到处都是牛羊成群,并且很多地方土壤、气候等都非常适应种草养畜,甚至可以把牧草种植在田边、地埂不影响挤占农作物面积的地方;二是可以把一些废弃物,没有经济价值的东西转换为牛饲料,充分发挥经济效益。玉米秸秆是牛越冬的好饲料,不需要深加工,简单粉碎,牛就可以食用,同时田间地块的杂草也是养牛的好材料。这些东西都是在从事农业生产中顺带完成的,不费功、费力,不要成本,但它却是养牛的必需品,发挥了意想不到的附加值。

陇县奶牛养殖标准化(贵州省威宁县十个确保)(2)

图为雪山镇胜利村蔡仕军户

三是悠久的养殖习惯,家家能养、人人会养,老人可以养、小孩可以养,甚至一些残疾人都能养。养牛可以把不能成为劳动力的劳动力转化为价值,一些工厂不要、基地不要、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都可以在家发展,放学回家的小孩,在家带小孩的妇女,都可以养殖。甚至农户在从事其他大田生产时,将牛拉到田边地角就可以放牧,所以农户自己养牛基本不要劳动力成本;四是牛的疾病很少,基本没有什么灭绝性的大病,且牛得的病非常好医治,村级兽防员、农村土医生都可以治好,牛因病死亡率非常低;五是市场一直趋于稳定向好,效益很突出。一头能繁母牛平均1年可以产仔1头,最低3年产2头牛仔。每头牛仔5个月出栏可买5000~10000元,并且母牛自身也在增值,牛每天可长肉0.8~1斤。

威宁还有西南最大的乡镇级牛交易市场(小海镇牛羊交易市场),每天交易量在1200头左右,交易金额在1500万元左右,全国各地的牛商都会到这里交易,所以不愁买卖的空间。养牛给农户带来的实惠已深得群众的认可,是提升帮扶满意度有效的手段。

陇县奶牛养殖标准化(贵州省威宁县十个确保)(3)

图为双龙镇凉山社区洼子头组马祥早户

近年来,威宁县紧抓这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能繁母牛养殖,全力助推脱贫攻坚,威宁县出台对贫困户养殖能繁母牛奖励扶助政策,按照先建后补、边建边补、以奖代补的方式,结合全县的贫困程度,一般乡镇1户1万元、极贫乡镇1户1.2万元的补助标准扶持贫困户,指导每户贫困户购买两头能繁母牛,在实现财政扶贫资金精准滴灌的同时,为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发展之路,也积极动员贫困户用小额扶贫信贷购买能繁母牛养殖。出台十个确保(即:一是确保购买到位;二是确保当年能繁;三是确保疫情防治;四是确保饲草饲料;五是确保品种优良;六是确保全面参保;七是确保全部入社;八是确保厩舍配套;九是确保资金安全;十是确保多措并举)。坚持产业发展“八要素”,切实抓好品种改良、疫病防治、饲草储备、市场运作这四大运行功能,全面提升组织化程度,并100%参加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分散饲养的模式。3年累计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3.5亿元,购买能繁母牛5.2万头,共产牛犊3.6万头,增值3.1亿元,实现3.3万户13.9万人的稳定脱贫。

陇县奶牛养殖标准化(贵州省威宁县十个确保)(4)

图为雪山镇室内养牛场一角

截止目前,全县牛的存栏从16年底的15万头增加到现在的36万头。(张海 龚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