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论语的通俗讲解(朝闻道夕死可矣)(1)

第一种解读:

如果早上听到“道”,晚上我就可以死去。“道”是如此的宝贵,我一生就为这一天。有了“闻道”的这一天就不再有遗憾了。

一个人开悟的越早,就越知晓脚下的路朝向何方。相反,就是迟钝的表现,会做出迟钝的选择。

孔子并不是要人死,而是要人因“道”而活。但绝对的理想主义者是能够做到死而无憾的!

第二种解读:

如果早上“闻道”晚上死了也值得,那么,闻知后即死、中午死,值不值得?就算值得也是私道。不能惠及旁人的“私道”值得什么?

“死”不是死去的意思,而是“固守”“承担”。而“朝”“夕”也不是单纯的早上、晚上。而应该从天、地、人的角度来考察。从“天”的角度:代表了时间上的“开始、最后”从“闻其道”开始,不断的“固守”。从“地”的角度,是说无论任何地方,无论条件恶劣还是优越,都要不断的“固守”。从“人”的角度,最大的承担就是生死的承担。所谓出生入死,都要不断的“固守”“承担”你闻知的“道”!

因为更多的人的弊病是只“闻”不“死”。即知晓、学习了“道”而不能“固守”“承担”。故 孔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