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灶神,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二十四那天,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以祈求降福免灾。

灶神是上神吗(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1)

今天,就让瑀炵在这里为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灶神的故事。

一、灶神的起源

灶神的起源很早,在商朝就已开始在中国民间供奉,秦汉以前更被列为主要的五祀之一。郑玄注在《礼记·记法》提到过灶神:“居人间,司察小过,作谴告者也。”说明在汉代灶神已成为督察人间过错,向天庭上报的神了。有传说灶神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灶神左右随侍两神,一捧“善罐”、一捧“恶罐”,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年终时总计之后再向玉皇大帝报告。

二、“送灶神”

灶神是上神吗(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2)

十二月甘四日(也就是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离开人间,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一家人这一年来所做所为的日子,又称“辞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甜而粘的食物如汤圆、麦芽糖等,要用这些甜而粘的食物,粘塞住灶神的嘴巴,让他回上天时多说些好话,难开口说坏话,正所谓“好话传上天,坏话丢一边”,一般家家户户都贴年画灶君,两边贴有对联,写到:

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宫降吉祥。

三、“祭灶神”

灶神是上神吗(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3)

在祭灶神时,有人会用酒糟去涂灶君,称之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让他头脑不清,两眼迷离,到玉皇大帝处少打几个报告。因此,祭灶神象征着祈求降福免灾的意思。在祭灶神的时候,要将贡品摆放整齐,焚香祭拜,接着进行第一次进酒,同时要向灶神诚心祷告,完毕后再进行第二次进酒,到进第三次酒后,将原来的灶神像揭下去,连同财帛和甲马一起焚烧掉,代表着祭灶君上天,仪式便顺利完成。

四、灶神的传说故事

灶神是上神吗(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4)

传说灶王爷并不是什么神,也是一个普通的人。他姓张,名叫张奎,家世很穷,和妻子相依为命,讨饭为生。一天,他病倒在一个破庙里,一连几天汤水不进,病情越来越重,眼看就不行了。他不忍心连累妻子,他就对妻子说:“我是不行了,何必两人都在这里饿死呢?干脆你自己去寻条活路吧!”妻子没办法,哭着就走了。

在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突然打了个霹雳,把庙门一劈两半,把张奎吓出一身汗。经这一吓,他的身体到慢慢好起来了,他就继续到处讨饭。有一天,张奎讨饭到一家门口,从屋里走出一个妇女来,他定睛一看,竟是自己从前的妻子。原来,他妻子走后,讨饭到这来,这家只有一个男的,那天正好下雨,他妻子就住在了这里。后来,二人发生了感情,就结了婚。他妻子一看见自己原来的丈夫,就把他叫到屋里,妻子的新丈夫没在家,两人就叙说起了离别后的经历,说到伤心处,禁不住抱头痛哭。妻子知道他没吃饭,就给他烙饼炒鸡蛋,好叫他饱餐一顿,享受一下。可是因为张奎经常挨饿,肠胃不好,吃了一顿饱饭,竞一下子撑死了,他的妻子怕新丈夫回来看见后不好解释,就把他的尸体背到院子里的一个柴垛下藏了起来。

妻子知道张奎一生受苦,没吃过一顿饱饭,只吃了这么一顿饱饭,想不到竟撑死了,心里十分难受,每逢吃饭前,总是端了饭碗到柴柴垛前祷告几句,意思是叫张奎死后不再挨饿,以此作自我安慰。天长日久,妻子的行为被第二个丈夫发现了,就问妻子这是为什么,妻子开始不想说,但经不住丈夫的再三盘问,便把实情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最后说:“只要我有吃的,就不能让他做饿鬼。”她丈夫听了,很受感动,觉得自己的妻子做的很对,就说:“咱不如找个画匠,你说着他的相貌,叫画匠把他的形象画下来,贴在灶台后头,不论我们吃什么东西,只要一揭锅,他就能先吃第一口。”妻子听了,十分赞成,按照丈夫的话找了个画匠,画了张奎的像,供在了灶台后头。

后来,妻子死了,他丈夫也把她的像画下来,同张奎的画像贴在一起供养。从此年年丰收,日子越过越好。从那,人们为了盼望获得丰收,过好日子,都学他的样子,画了二人的画像,贴在灶台后头供养,这就是灶王爷的来历。

灶神是上神吗(传统神话中掌管全家祸福的神)(5)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喜欢瑀炵的朋友们,不要忘记点赞关注在评论区留言哦,我看到后会回复的,咱们后续再见,拜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