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孩子学习孩子情绪崩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孩子学习孩子情绪崩溃(临开学孩子闷闷不乐)

孩子学习孩子情绪崩溃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不知不觉,暑假要结束了,孩子也准备上学了,但是离开学时间越近,相信不少父母都和我一样,发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总是闷闷不乐的,当我问孩子:"孩子怎么啦,你怎么不开心了?是不是有其它小朋友欺负你?",孩子摇摇头表示否认,但是孩子却也没有说自己为什么不开心。

我继续开解孩子:"孩子,要开学啦,要不要妈妈带你去买一些开学的用品?"孩子就更加不做声,也不回答,这时候,我大概能猜出孩子为什么会闷闷不乐了,原来是因为快开学了,孩子不想去上学,暑假把孩子的学习的心都分散了,一面对快要开学这个坏消息,孩子就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开心、难过等等小情绪。

孩子在一两岁的时候,就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小情绪表现出来了,因为他们还不懂得如何掩饰自己内心的小情绪,所以,无论是开心还是难过伤心,家长总是会很轻易的就从孩子的脸上行为上读出来。但是,我们只知道孩子的小情绪,可并不知道孩子到底是为什么而出现小情绪,毕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我们也不是孩子肚子里的蛔虫。

因此,当我们不知道孩子为什么出现这些小情绪时,我们都会以为小孩子是在无理取闹,以孩子不听话为由呵斥责骂孩子,甚至出手打孩子以示孩子停止小情绪的发泄。父母们这样的教育,不但没有安抚到孩子的小情绪,及时给孩子引导开解,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伤害,破坏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那么,怎么样才可以读懂孩子的小情绪呢?行为学ABC法可以帮助到家长们搞懂孩子的小哭小闹。

什么是行为学ABC法?

行为学ABC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提出的:

A是指发生的事件(诱因);B是指对待事件的看法和所持有的信念;C是B对A所产生的结果;也就是说,人在外界因素的刺激下,受到外界事物的打击,这个就是影响人情绪发生波动的导火线、诱因,而这一诱因会在不同的个体、不同的情绪处理下,产生对这件事情的解决结果。

人们对事物的看法、观念会影响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积极乐观的心态会让人们对事物的起正面的情绪反应,以上进的方式解决;而消极萎靡的心态就会导致负面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总是以消极的心态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就会出现情绪障碍甚至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等心理疾病。

家长怎么用行为ABC法,读懂孩子的小情绪?

由于孩子的年龄还小,他们只知道把情绪发泄出来,但是由于语言上的表达能力还弱,孩子很难把自己情绪上的问题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在不少父母眼里,孩子就是在无理取闹,莫名其妙发脾气。但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情绪,成年人生活阅历丰富,可以独立的处理自己的坏情绪,而孩子却不是,需要作为父母的我们给予孩子帮助引导。要帮助孩子处理小情绪,首先我们就要读懂孩子的小情绪。

A指的是观察孩子发生小情绪前所做的事情

在孩子突然间把小情绪发泄出来时,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责怪孩子和命令孩子停止哭闹,而是先冷静下来,不要被孩子的小情绪带偏,认真回想一下在孩子出现小情绪之前,我们对他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又或者是他人与孩子相处的情况,尽可能的摸索出孩子发生小情绪的原因,只有知道原因了,我们才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孩子解决。

倘若一时半会找不出原因,我们可以静下心来和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把自己遇到的委屈说出来,孩子是不会说谎的。我们要适当的当孩子的倾听者,给孩子冷静的时间,让孩子稳定下来自己的情绪,再询问孩子为什么发生小情绪,是不是遇到什么事情让孩子不开心,又或者说是不是爸爸妈妈的言语伤害到孩子。

B指的是观察孩子对事情看法和表现出来的行为

首先,当孩子发泄情绪时,我们要先观察孩子哭闹行为是否真实,有些孩子会为了坚决反对父母的要求而假装性哭闹,博取父母的同情,而有时候孩子真的是会因为真正的委屈而等不到排解导致哭闹。当我们真正去认真思考孩子哭闹本身的真实性和意义本身时,就能知道孩子突然间发脾气的行为,而做到避免一味地哄孩子导致过份宠溺孩子。

其次,我们要了解孩子对待诱因这件事情的心态和看法,多问问孩子是怎么看到这件事情,和孩子沟通交流,明白孩子内心里的想法,帮助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解决困难,而不是选择哭闹、发脾气,让孩子知道发泄只是一时的,并不能真正的解决事情。

C指的是观察孩子一段时间后的行为表现

父母可以在过了一小段时间后,观察孩子的行为动作,假如孩子正在入神的看动画片时,我们可以把频道换了,看看孩子经过一段时间后在自己的情绪调节下面对调频道的事情时候的反应,对比一下发生小情绪前后的对比,多次的小情绪前后的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孩子的哭闹发泄是有理有据还是莫名其妙的。

也可以借此看看孩子处理自己情绪的方式是否正确,孩子面对事情时候的心态是积极乐观还是消极负面的,从而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支持,正确的引导孩子以乐观开朗的信念面对生活,面对挫折和困难。

读懂了孩子的小情绪后,怎么帮助孩子调节小情绪?

当我们读懂孩子的小情绪后,作为父母,我们就要帮助孩子摆脱小情绪的烦扰,正确的引导孩子把自身的情绪发泄出来,帮助孩子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怎么样做才可以帮助孩子调节小情绪呢?

当孩子大发脾气时,转移孩子注意力

孩子无缘无故大发脾气时,我们不要在这个时候和孩子说大道理,这样孩子也不会听的入耳,反而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烦躁。更不要大声打骂孩子,与孩子对着干,这样会平增孩子的叛逆情绪和反抗心理。

学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带孩子出去玩,给孩子放他平时喜欢看的动画片,说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让孩子的注意力从小情绪中转移到别的事物上去,稳定孩子的情绪后,再与孩子沟通,引导孩子怎么解决事情,告诉孩子怎么调节自己的小情绪。

站在孩子的角度,体验一下孩子的心情

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关心一下孩子,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打骂孩子。孩子的心灵是脆弱的,但是自尊心却是很好强的,而大多数的家长,都会以成年人的角度看待孩子们的事情,而这恰恰是激发孩子与家长之间矛盾的关键点。很多时候我们成年人觉得正确的事情,但是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却并不那么十分重要。

所以,我们要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一下孩子此时此刻的感受,换位思考,假如自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我们是不是也会很恼怒;假日自己被别人冷落,自己是不是也会感到很失落;假如自己也被别人责骂批评,自己是不是也会觉得难过伤心。这时候我们就会理解孩子的情绪了,也可以从更合理的角度去安慰孩子,引导孩子排解坏情绪。

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作为父母,我们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责任,工作几乎把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霸占了,孩子多数与老人家一起相处,但是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无论工作再忙,生活再苦,我们都不要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陪伴,给予孩子正确的爱。

下班后多陪伴孩子玩耍,而不是一下班吃完饭就拿起手机做自己的事,口头上一味地叫孩子完成作业,自己却一边逍遥快活去了,多与孩子沟通,陪伴一下孩子做作业,与孩子一起阅读,运动,只有父母做的好,孩子才会模仿父母,才能从父母身上学习到更多。

教育孩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日积月累长期陪伴的,既然选择了做父母,那么就要努力尽到父母的责任,给孩子个温暖的家,用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引导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样,我们才不会枉为父母,才能真正成为好父母。

我是尼莫妈妈育儿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