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只选一样美食,做为中国人最喜欢的食物的代表,估计绝大部分人会选饺子。俗话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肯定有它的道理。

饺子是公认的称呼,但各地方言不同,对它也有不同的叫法。即使在同一个省,比如人口大省山东,各地区的叫法也不相同。

山东人爱吃的十大美食(这种美食人人喜欢)(1)

我自己所在的山东青岛地区,土话中把饺子称为箍扎(音),而且过去的做法中,包饺子用到的肉馅是切碎的,不是绞碎、剁碎。

从前生产力低下,物资缺乏,人们生活艰苦,只有年节等重要的时候才郑重地吃一次饺子,当然要认真对待,所以“箍扎”这个名称肯定不是随便来的。

到古代文献中查找有馅的食物,《东京梦华录》中,北宋的汴京夜市里有一种“细料馉饳儿”。《武林旧事》中提到杭州的市面上有“鹌鹑馉飿儿”,都是同一类的带馅的面食。把“馉饳儿”与“箍扎”联系到一起,读音有一点点相似的地方,但总归有些勉强。

明代有一本小说中写到了这种馉飿儿的吃法,是用盘子托着,吃的时候,卖家先要用竹签把馉飿儿串起来,再送给食家一点盐。这样的吃法和今天水饺的吃法差别很大。

山东人爱吃的十大美食(这种美食人人喜欢)(2)

在山东的中西部地区,饺子有许多不同的叫法,比如济南等地的土话中,把饺子称为扁食,青州、济宁等地称为包子,这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叫法,比如弯弯等。

这其中,扁食这个名字的使用范围大大超出了山东。

《帝京岁时纪胜》中提到,北京的十二月,有一种“扁食包细馅”,在同一月份,还提到了“荤素细馅水饺”“玉叶馄饨”,看起来,扁食似乎又和饺子、馄饨有一些差别。

在更早的明代小说《金瓶梅》中,山东的东平府清河县中,就有一条扁食巷,说明扁食的历史相当久远了。

山东人爱吃的十大美食(这种美食人人喜欢)(3)

明末清初小说《醒世姻缘传》中也多次提到了扁食,书中的主人公是山东人,主要在山东济南附近和北京等地活动。书中第二十九回,这样形容洪水淹没的村庄:“那些人家浑如大锅里下扁食的一般”,说明当时使用大锅来煮扁食。

第八十一回,狄希陈要到北京的察院去告状,一大早,岳母童奶奶和丫头调羹早早起来,“点上灯,调羹包的扁食,通开炉子,炖滚了水,等狄希陈梳洗完了才下。”

从这段描述来看,这里说的扁食就是水饺。

清代北京的市井小说中,也提到过扁食,比如《品花宝鉴》中,两个混子跑到琴言的下处来敲诈,琴言送出两吊钱,他们嫌少,骂道:“两吊钱叫太爷们吃什么?告诉你,太爷们是不上白肉馆、扁食楼的,一顿饭那一回不花十吊八吊?”

山东人爱吃的十大美食(这种美食人人喜欢)(4)

他们口气狂妄,听他们的意思,扁食楼在当时算不上高档的地方,但是,与白肉馆相对,应该也是指的饺子。

不知道朋友们的方言中,是如何称呼饺子的。

于左 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