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时候去舅舅家,表哥们常捕来鳝鱼,泥鳅等野生鱼,养在一个水泥池中,我每次去都趴在池边看着玩。鳝鱼长的太像蛇,我有时恍惚觉得表哥养了一池子蛇。

舅舅会做鳝鱼,就是垮炖,剁成段,因为刺少,我很爱吃。长大后,山南海北的跑,品尝到了更加讲究的鳝鱼,尤其淮扬菜,爆鳝糊,呛虎尾等。人家讲究先去骨,不像我小时候,啥去骨不去骨的,就剁段。所以更加欣赏此味菜。直至有一次去北京南海子麋鹿苑听了一堂环保课,看了画在了围墙上的丰子恺的护生壁画。

其中一副是“烹鳝”,当时老师讲到此图时,我绝对是震惊加懊悔,眼泪差点下来。说是有人烹制鳝鱼,“见有腹弯向上者,惊讶,剖之腹中皆有籽,遂知曲身避汤者,乃护子也”。不难明白吧,滚汤中,鳝鱼把腹部鼓起来,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孩子。我只感知到那些哺乳动物,比如猫呀、狗呀、兔呀、牛呀、马呀、羊呀、虎呀,豹呀、狼呀,是有情感的,都是护子心切的,没想到这鳝鱼也是一样的。我遂不复食鳝。自此后,我再没吃过鳝鱼。

其实所有野生动物都是有情感的,让我们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

鳝鱼为什么不爱动(我为什么不吃鳝鱼了)(1)

鳝鱼为什么不爱动(我为什么不吃鳝鱼了)(2)

鳝鱼为什么不爱动(我为什么不吃鳝鱼了)(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