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宋名臣,很多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肯定是包青天。几千年来,包拯以廉洁奉公、为民除害举世闻名,受万民敬仰。包青天的传说故事在民间经久不衰,被后世文人演绎成多种版本。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1)

开封府位于河南省开封市包公东湖北岸,占地六十余亩,建筑面积一万四千平方米,是开封人民为纪念包拯而重建的。开封府以正厅(大堂),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

在中国古代,不乏包拯这样的好官,可是,廉洁奉公的忠臣大多晚景凄凉,很少有像包拯这样一生顺风顺水平步青云的。其实,包拯之所以能够稳步晋升,全是因为他遇见了脾气好的皇帝。不同于传统作品中对包拯身世的描写,真实的包拯出身官宦世家,从小就受到优良的教育,生活在富足的环境里,完全可以说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2)

那么,为何戏曲中的包拯成了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呢?

笔者认为:文人们替包拯铺垫的清贫背景,会赋予包拯“体察民间疾苦”的特性,也就是更接地气。然而,这种铺垫虽然为包拯增加了形象分,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

包拯二十九岁那年高中进士,按照当时的规矩,只要登榜成了进士,就有资格当官。然而,包拯的父母年龄大了,不想离开家乡,当时包拯面临外出做官报效国家和在在故乡为其父母尽孝的抉择。自古忠孝两难全,包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

包拯之孝,就连他的死对头欧阳修都无法否认“少有孝行,闻于乡里”。在前途与父母之间,包拯选择了父母,以至于,包拯的行为迅速引起了仁宗的注意。宋仁宗一生以坚守孝义自居,向来认为“孝”重于一切,是为人处事的基础,不孝者无以为国。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3)

而包拯正对了宋仁宗的胃口,所以,他在后来的官场生涯中受到朝廷重用。不然,若是遇到一个暴君,他可能早就被贬官了。

包拯之所以流芳千古,一是因为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不论是统治者还是老百姓都打心眼里感念包拯的付出,愿意把他树立成典型来褒扬歌颂;二是包拯的个人魅力非常出彩,而他的个人魅力并非外在,而是源于金子般的道德品质。

可以说,不论官民,都需要一个标杆,从这个标杆中汲取正能量。史籍记载,包拯行事作风刚正不阿,屡屡冒死直谏,从不对任何势力趋炎附势。有仁宗一朝,唯包拯一人终生坚守“大奸必摧”的行事准则。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4)

前文笔者也提到,包拯之所以能在任上顺风顺水,全是因为有好皇帝撑腰。从另一个角度讲,每一个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大人物,都是在历史背景中形成的角色,包拯也不例外。包拯走上仕途后,北宋开国已七十年有余,太祖建国之初那种励精图治的朝气已逐渐淡化,随之而来的是长治久安的慵懒之风。

当时的官员大多变得贪图安宁享乐,办不成实事。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国家迫切需要一股克己奉公的清流,这才给包拯这样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了机会。纵观宋仁宗的一生,最重视的就是敢于直谏的谏臣,因为,这样的人说的全是实话,所以,能够有效制衡朝廷中的权幸之徒以匡扶朝纲。

当时,北宋谏臣通常会通过“台谏”的方式向皇帝提交意见。不同于其他朝代的监察制度,北宋尤其是仁宗一朝,台官与谏官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逐渐合成一势,共享“风闻言事”的特权。宋仁宗在位期间,一度被太后把持的朝政重新回到皇上手中,但是,皇帝手中的实权却已远不如太祖一朝。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5)

又因为仁宗的个性怯懦,政事不举,所以,朝廷隐隐出现仁宗与台谏分庭抗礼之势。仁宗与以范仲淹为首的一众台谏官员屡次爆发对抗,但是,也营造了一种谏官各抒己见、广开言路的政治氛围,将朝政之风逐渐导向正义。而宋仁宗时期有名的台谏官除了范仲淹、包拯外,还有:吴奎、欧阳修、余靖、唐介、韩琦、富弼等人。

他们代表着社会舆论的核心,是站在客观角度看待政事的参议员。据某个替仁宗举办祭祀活动的和尚说:某个晚上仁宗曾赏赐给僧人们每人一匹紫色绫罗,在赏赐时又悄悄叮嘱和尚,千万要揣在怀里不可示人,否则,包拯那帮言官又要就事论事了。这些僧人都感慨不已,一代天子,送和尚些微不足道的礼物,还得看言官们的脸色,看来这皇帝也不好当。

包青天的故事是真实的吗 包青天传说经久不衰(6)

皇权、台谏权、相权三足鼎立,相互制衡,使宋仁宗时期的政治格局变得紧密且有条理。甚至,在仁宗一朝还出现了“求之千百年间,盖示一二见”的情况。可以说,正是这种政治格局,对于包拯这种刚正不阿的官员来说如鱼得水,这就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君臣之遇。

参考资料:

【《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