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陈到,因为在《三国演义》里他没有出场,所以很多人可能没有印象。因此现在网上也有些人说《三国演义》里的赵云是罗贯中结合了赵云和陈到两个人的事迹所写,才导致陈到变得默默无闻。

正史中赵云和陈到谁厉害 为何几乎无人知晓(1)

这个说法其实有些错误,赵云在《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事迹大多有史料记载。

比如说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箕谷拒曹真可以在《三国志》中能找到相关的记录,而智取桂阳、汉水之战破曹军、夷陵之战接应刘备安全撤退在《赵云别传》里有记载。甚至演义中,赵云不肯娶桂阳太守赵范的寡嫂樊氏这样的小事,在《赵云别传》里也提到了。

至于陈到不仅演义里没出场,正史上他也没有单独的列传,只有一些零星记载。

比如说陈寿写的《三国志》中引用了杨戏的《季汉辅臣赞》,其中说到陈到和赵云一样,是“统时选士,猛将之烈”,并在备注中提到陈到是汝南人,刘备在豫州时就跟随左右,名位在赵云之后,两人都以忠勇著称。建兴初年,陈到曾经担任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陈)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而在《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中,则提到李严都督江州期间,时任护军的陈到坐镇永安,由李严节制。

以诸葛亮欲出军汉中,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

此外《太平御览》中诸葛亮在给诸葛瑾的信中提到,陈到在永安统帅刘备帐下精锐白毦兵。

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

其他一些史料,比如说《华阳国志》等等中也曾经出现过陈到的名字,但是提到的事情大多也是上面所提这些。而这些事情在《三国演义》中都没有出现在赵云的身上。所以罗贯中没有在演义中写陈到,只是因为史书中关于他的记录太少,并非是把陈到的事迹合并到赵云身上。

正史中赵云和陈到谁厉害 为何几乎无人知晓(2)

不过从这些有限的记录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出陈到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并不低。

刘备是在兴平元年(公元194年)随田楷救援徐州牧陶谦时,被陶谦表奏为豫州刺史,率军驻守豫州所属的小沛。此后刘备在小沛待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期间还被曹操表奏为豫州牧。直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徐州,刘备被击败,小沛才不为他所有。

因此陈到应该是这段时间内跟随的刘备,在蜀汉集团中也算是元老级人物了。而《季汉辅臣赞》、《三国志》和《太平御览》中关于陈到的记载中,提到的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官职都不低,是坐镇边疆的一方大员,可见他的地位也不错,很受重用。

当然,这些都是刘备死后的事情,不能直接证明在刘备活着的时候陈到就受到重用。但是陈寿在注释中有一句“名位常亚赵云”,说明很长时间里陈到也就是比赵云略低一级而已。

而赵云在跟随刘备以后,先是出任了主骑,掌管刘备军中的骑兵。刘备占据荆州时,赵云因为救甘夫人、阿斗的功劳,被升为牙门将军,成为刘备军中仅次于关羽、张飞的武将。刘备夺取益州以后,赵云又因功升为翊军将军,依然是蜀汉集团第一梯队的武将之一。刘备临终时,赵云又被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掌管成都的禁军,可谓位高权重。

所以赵云在刘备活着的时候,一直备受重用。

正史中赵云和陈到谁厉害 为何几乎无人知晓(3)

陈到既然只比赵云差一些,加上刘备早年手下可用人才不多,陈到既然是“统时选士,猛将之烈”,又以“忠勇”著称,刘备也不可能将他弃之不用,所以陈到早年的地位也不会低,只是《三国志》中没有记载他早期的事迹而已。

而这种情况在《三国志》中也不是个例,像吴懿虽然后来官至车骑将军、雍州刺史、假节、济阳侯,是蜀汉后期重要的军事统帅之一,但是在《三国志》中也没有单独的列传,提及他的地方不多。

因此《三国志》中关于陈到的记载不多,不代表刘备就不重用陈到了。

正史中赵云和陈到谁厉害 为何几乎无人知晓(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