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分析

1森林旅游资源结构

近年来,森林旅游资源种类不断丰富、数量和面积不断加大、基础服务设施不断完善。截至2014年底,我国拥有森林公园3 101处,面积1 780.54万hm2;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2 189处,面积12 466.29万hmZ;湿地公园979处,面积319.00万hmZ; 33处国家级沙漠公园,面积167.5万hmZ,其中提供森林旅游服务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以及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3420.9万hmZ,约占国土面积的3.56012-2014年中国森林旅游资源数量、面积变化情况见表1。

表1 20 1 2 - 2 0 1 4 年中国森林旅游资源按类型、数量、面积变化情况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分析)(1)

2014年,我国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林业自然保护区接待游客的床位总数达到160万张,接待餐位总数超过330万个;全国森林公园共有旅游车船34 740台(艘),旅游步道78 128.75 km;森林旅游管理和服务人员数量超过24万人。

2资金投人情况

全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景区资金投人不断加大,以森林公园为例,仅2014年.全国森林公园共投人资金457.70亿元(包括环境建设资金54.54亿元),其中,国家投人资金105.43亿元,占投人资金总数的23.03%;自筹资金121.75亿元,占投人资金总数的26.60%;招商引资230.52亿元,占投人资金总数的50.37%.。

2森林旅游收人增长情况

2012-2014年,中国森林旅游资源按类型旅游收人呈增长趋势,森林旅游总收人增加了,具体旅游收人变化情况见表3。

表3 2 0 1 2 - 2 0 1 4年中国森林旅游资源按类型旅游收入变化情况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分析)(2)

3森林旅游资源管理

3.1森林旅游组织管理工作2012年,国家林业局启动了全国森林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机制,在《国家林业局国家旅游局关于加快发展森林旅游意见》指导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与省旅游局也相继签署《关于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合作框架协议》(意见或决定),加强了对森林旅游工作的组织和监督指导工作。2014年,国家林业局印发《我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3-202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指导全国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2013-2014年国家林业局共批复4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4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规划,同时.陆续发布了一些行业标准LY/T 2005-2012 <国家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规范》、《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森林公园管理条例乳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2012年、2013年、2014年全国性的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发展报告,该发展报告总体反映当年森林旅游发展情况,有助于全社会了解全国森林等自然资源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各地相互推进和规范森林旅游工作。

3.2森林旅游示范工作开展森林旅游示范县、示范村(镇)、示范景区的创建工作,适时推出一批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示范村(镇)和示范景区,截止2014年,稳步推进10处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区试点单位,9家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32个国家沙漠公园试点建设。

3.3森林旅游文化建设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举办丰富多彩的森林等自然资源旅游节庆活动,迄今为止,全国森林旅游文化节已成功举办7届,拥有中国森林旅游专用标志,开通中国森林旅游网(www.ftour.org)和湿地中国(www.shidi.org), 5个国家森林公园列人国家级森林公园解说体系示范点建设,强化了生态文化教育。

4 存在问题

我国森林旅游发展起步晚,发展了30多年。如今森林旅游产业地位上升;森林旅游投资兴旺,旅游接待能力提高;森林旅游特色化发展趋势明显。但仍有一些问题会阻碍森林旅游业进一步向前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管理体制存在缺陷: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的缺陷使得环境污染、资源破坏、利益分配不合理。森林旅游资源调查不全面;权利分散、职能交叉;旅游景区经营权出让不规范。

2)森林旅游产品单调、无特色:旅游产品是旅游者行为动机产生的直接出发点,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旅游地的发育程度和竞争能力。森林旅游产品开发方面一直存在着雷同单一、开发层次较低、参与性不强、互动性差、特色不足、少有文化意味等多方面问题,难以适应多变的市场问题,这已成为制约整个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

3)景区开发不当,基础设施不完善:现行的森林旅游开发过多关注经济收益,注重旅游路线、设施的建设和旅游项目的开发,而忽视了森林的承受能力。中国森林旅游掠夺式开发和不文明的旅游活动对森林造成了严重破坏。部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服务不到位;部分景区路程远、路况差,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旅游的基本需求,严重制约了森林旅游事业的发展和潜力的发挥。

4)缺乏森林旅游文化内涵:如今的森林旅游已经不是单纯的森林旅游了,而是在有森林的环境中进行的文化和生态旅游。部分森林旅游区的文化内涵贫乏、档次较低等问题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森林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现阶段我国的森林旅游急需在文化上提升品位、深化内涵。

5)森林旅游研究匾乏:理论是实践的基础,森林旅游方面的基础研究有助于理清各个管理层面的思路想法、规划森林旅游,便于森林旅游向正确、快速的道路上发展。对森林旅游的研究大体可以归为3类:森林旅游的价值评估、森林旅游的环境影响与森林旅游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森林旅游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森林旅游资源概况(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分析)(3)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现状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