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管理类专硕的提前面试中,高校面试官问题灵活,对同学们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行业视野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参加提前面试的考生大多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高校面试官的问题也容易聚焦在考生工作相关的方面。其中职业素养便是考察考生工作能力的一个重要角度。

今天我们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什么是良好的职业素养。

01.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主要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心态和职业价值观三个方面。比如对于个人职业你是怎么看待的,对于职业素养你又是怎么概括的。

若申请者在工作中能够掌握公司的核心技术或者关键数据,那么不泄露公司商业秘密就是他们职业道德的底线。对于大型制造业或者商超里的采购人员,对采购标准的执行、不收受供应商的贿赂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同时积极正向的职业心态是保持良好工作状态的重要因素,而如何看待职业价值更会关系到我们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和敬业精神。

根据冰山模型理论,真正决定各种行为习惯的关键因素是我们本身的认知、价值观或者态度等。所以在面试中我们要展现出正向积极的职业认知底色。

02.职业行为习惯

所谓职场行为习惯是指通过长时间的学习、改变、形成而最后变成习惯的一种职场综合素质。认知可以调整,技能可以提升,职业行为习惯也是可以培养的。小到收到邮件及时回复的职业习惯,大到主动跨组织沟通、协调资源的方方面面,也可以是持续性关注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未来的趋势走向、工作进展中较强的时间管理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等。

以职场执行力为例,对个人而言,执行力意味着较强的办事能力,而衡量执行力的标准,那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作任务。

举例:我们一个成功申请到上交高金MBA项目的考生,在面试中被问到有什么优势,他说自己是一个做事完全让领导放心的人,而这主要得益于他强大的执行力。每次有新项目交给他,他都能快速分解并分配关键环节的责任人和执行人,把事情都做到前面,几乎没有领导追问项目进展的时候,而是他主动汇报、提前协调资源。所以很多工作成果也明显高于其他同事,这也是职场晋升比较快的重要因素。

03.专业技能

过硬的专业知识、精湛的职业技能是支撑良好职业素养的有力武器。作为一名职场人,不管我们处在什么岗位,都需要掌握所处领域的专业技能。比如你是一名产品经理,那就要掌握产品调研、竞品分析、需求分析、产品原型设计等常用理论模型和工具,同时还要历练基本的数据分析能力,才能够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市场、客户等因素进行预判和科学化管理。

所以说扎实的专业技能,才使得我们所交付的工作成果让领导或客户放心,进而赢得彼此的尊重和信任。

面试时怎样阐述自己的基本素质(如何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1)

综上,以上三个方面环环相扣彼此促进,职业认知能够影响我们对职业专业技能的提升意愿,也决定我们的职业行为习惯,而后者又反过来作用于个人的职业认知。

在面试中,我们根据个人的具体行业和工作内容来有选择地展现良好的职业素养,让考官相信你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能够走得更稳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