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千年古刹于我们而言,一定是一个神秘的所在。

一砖,一瓦,一个石碑,一棵树,都可以诉说一段故事。

北京云居寺就是这样的一座千年古刹,就连它附近的一块大石都和《红楼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寺中还有一珍贵藏品——“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奏折。

这只是冰山一角,历经千年沧桑,云居寺的神秘远不止于此。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

它还有一镇寺之宝——两颗佛祖舍利。据说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在中国只有三处,被称为“海内三宝”。

其中,佛指舍利被供奉于陕西法门寺;佛牙舍利在北京八大处,而云居寺所藏为肉舍利。

佛祖舍利自传入中国,至1981年再次面世,历经一千余年。在这漫长的时光里,有关佛祖舍利的历史传奇一个接着一个。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2)

佛祖舍利堪称国宝,其收藏之地自是十分严密,况且沉寂了这么久,发现难度可想而知。

这名发现佛祖舍利的学生是谁?他又是如何发现的呢?

2

他叫罗炤,当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在读研究生,所读专业是宗教学研究。

他对宗教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他也是一些寺庙的常客。罗炤在宗教学的研究中乐此不疲,北京的云居寺也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罗炤兴趣盎然,约上好友梅傲雪一起去云居寺旁的石经山考察。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3)

梅傲雪当时是云居寺文物保管所的职工,职责所在,对于宗教学更是痴迷。两位好友志趣相投,经常相约一起实地考察。

石经山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北方佛教圣地。

山中有九个藏经洞,洞中有4000余个石经板,这些石经板是隋朝和明朝的僧人所刻。

这些珍贵的文物,自然对宗教学的研究大有裨益,也令罗炤魂牵梦绕。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4)

此时的石经山仍属荒山野岭之列,虽不算太高,但山路崎岖,一般人很难一口气登顶。

为方便过往游客,石经山的半山腰处修建了一处亭子,名为“施茶亭”,施茶亭并非仅仅是一个亭子,它自带小院,属于禅房式建筑。

罗炤是一个勤奋的人,绝不是只知沉浸在书山题海中的书呆子,施茶亭就是最好的见证者。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5)

爬到半山腰时,两人均已筋疲力尽,他们像往常一样,走进施茶亭。

施茶亭与平日并无二致,残垣断壁、杂草丛生,眼睛所及处尽是荒凉。

两块有400多年历史的明代石碑裸露在荒草丛中,碑身早已残破不堪,上面覆着厚厚的尘土。尽管以前多次在此地逗留,但罗炤从未留意过这两块石碑。

然后,今日这两块石碑在太阳的照耀下,格外扎眼,仿佛要向人讲述一段精彩的过往。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6)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罗炤一步步靠近石碑,拂去上面的尘土,仔细看起碑文来。

罗炤端着杯子的手悬在空中一动不动,他两眼放光,表情凝重。同行的好友发现异常,连忙过来一探究竟。

石碑上到底写着什么,竟能让见多识广的高材生罗炤一时失神?

3

碑文记载了400多年前的一桩离奇故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雷音洞,它本是一个天然石洞,隋朝大业年间,静琬大师及其弟子把它开辟成藏经洞,洞内镶嵌了一百多块石刻佛经。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7)

万历二十年的一天, “明代四大名僧”之一的达观真可大师到达雷音洞,他发现跪拜位上的一块石板塌陷,便让弟子掀开石板,准备往里填补一些石头,把此处修好。

石板掀开的那一刻,众弟子均愣了一下。原来石板下放竟有一个小洞,洞内存有一个石函。

石函方方正正、精美绝伦。取出石函后,盖子上的几行小字赫然入目:

“大隋大业十二年……于此函内安置佛舍利三粒,愿主持永劫。”

佛祖舍利是佛门至高无上的圣物, 释迦牟尼舍利子留存于世的极其稀少,而此函中竟有三粒,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此事让达观真可大师激动不已,相隔一千余年,然而此时的罗炤与大师有着同样的心情,如果石函所记载内容属实,那么这将是一个足以轰动整个佛界的大事件。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8)

罗炤怀着激动的心情继续往下看,在众僧期待的目光中,达观小心翼翼打开石函,石函中套着金函,金函中套着金瓶,金瓶中果然有三颗舍利。

事关重大,达观即刻上报朝廷。慈圣皇太后,也就是万历生母李太后,对佛教很是痴迷,曾自号“九莲菩萨”。

她听闻此事,便下旨要将佛舍利引入宫中供奉3日。2个月后佛舍利被装入羊脂玉函中返回雷音洞。

作为宗教学专业的研究生,罗炤看到碑文后的兴奋之情可想而知。但他也隐隐有些担心,事隔四百多年,佛舍利是否还在雷音洞呢?

4

罗炤两人急于求证结果,片刻也不愿耽搁。

他们一扫刚才的疲惫,火速赶往雷音洞。好在雷音洞还是之前的模样,二人此时均松了一口气,相视一笑,很默契地按照碑文中的提示寻找着线索。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9)

他们很快发现异常,雷音洞四周地面均为青石板,唯有中心区域被浮土覆盖。

职业的敏感使他们认为浮土之下应该别有洞天。果不其然,浮土被清理后,露出了一块石板。他们想用棍子撬起石板,奈何书生之力用尽,石板仍是纹丝未动。

如此尴尬的境况却更坚定了二人的信心,石板安放得如此牢固,说明它未被移动过,那么佛舍利就应该还在原处。

眼见天色渐晚,但发掘工作还毫无进展,罗炤两人决定先上报房山县文物管理所。谨慎起见,他们把洞内恢复了原样,然后快速撤离了现场。

管理所的同志听到消息也是异常振奋,他们相信这绝对会是一项重大发现。次日天还未亮,一行人便全副武装、浩浩荡荡赶往雷音洞。

凡是可用的手段大家都尝试了一遍,众人忙活到中午,石板终于被吊起露出一条细细的缝。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0)

尽管仅仅是一条细细的缝,大家却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有的人已等不及石板全部掀开,打算从缝隙里先睹为快。石板下方是一个地穴,地穴中摆放着一个方方正正的石函。目前为止,一切均如碑文所说。

众人按捺住激动的情绪,齐心协力掀开石板,一方精美的汉白玉石函映入眼帘。

一层层打开,隋青石函、明汉白玉函依次呈现在眼前。明汉白玉石函上刻有“明万历……慈圣皇太后……”字样,故事和碑文上所讲的完全契合。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1)

佛祖舍利是佛门至宝,自然会有多层函重重保护。

至于到底有几重,大家心里都没有底,也许再开下去舍利子就会出现。大家都是专业人士,都见过“子时,见舍利光”的说法,即舍利子半夜会自行发光之意。

不管是出于对此种说法的好奇,还是出于对佛祖的尊重,这样草率打开都不适宜。

于是,众人商议,把石函带到佛门圣地——云居寺。至于什么时间打开,众人看法也一致:子时,也就是当天半夜12点。他们把石函原样封好,带到云居寺。

半夜12点未到,众人已集结完毕,谁都想见证这一佛门盛事。

时间一到,罗炤等人就郑重打开了石函。汉白玉函、隋青石函、明汉白玉函、隋银函、羊脂玉函,五重函次第呈现。

第五重羊脂玉函即为李太后命人所制。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2)

最后一重函打开后,佛祖舍利呈现在大家面前。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虽非光芒四射,但却震慑人心,亦如佛组隐忍的一生。

众人都为能见证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而兴奋不已,但很快大家脸色大变。

佛祖舍利被发掘,这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到底发生了什么,使现场的气氛骤然变得凝重?

5

在最后一重函打开的那一刻,惊喜变成了惊吓。

原来按照碑文所述,佛祖舍利为三颗,但羊脂玉函中却仅有两颗,第三颗到底去了哪里?何时失踪的?

大家面面相觑,有人提议先现场排查。佛祖舍利不可能是现场遗失的,尽管这一点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还是抱着一丝幻想,希望能找到第三颗舍利。

所有舍利子有可能藏身的地方都被一一排查,甚至工作人员也都自证了清白。大家仍然得出一样的结论:佛祖舍利只有两颗

现实就这样和他们开了个玩笑,他们找到了佛门至宝,这足以让他们名流青史,但丢失的那颗佛祖舍利,也会是他们很长时间内的一个心结。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3)

函中的佛祖舍利应该为三颗,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第三颗到底去了哪里?

第三颗佛祖舍利的去向引起了广大历史学者们的兴趣。经专家分析,佛祖舍利并非一般的宝物,能够接触到的人少之又少。

佛祖舍利被李太后迎进宫之前确实是三颗,但送出宫之后到底还剩几颗却只有李太后本人知道。

从这一点而言,李太后无疑嫌疑最大,当然,有机会接触舍利子的还有达观真可大师和迎奉使陈儒。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4)

达观真可大师德高望重,且是佛祖舍利的发现者,如果他有私心,就不会把发现佛祖舍利之事上报朝廷。

况且佛门弟子本就无欲无求,更何况大师还是佛门高僧,所以此事绝非大师所为。

迎奉使陈儒是李太后最信任的人,品行应该可靠,且石函迎来送往均在众目睽睽之下,自然是没有作案时机。

专家认为唯有李太后排除不了嫌疑。

李太后对佛教几近痴迷,佛祖舍利对于她而言,诱惑实在太大,她面对此宝物自然毫无招架之力。

佛祖舍利现存(一名学生根据荒山上的石碑发现佛祖舍利)(15)

李太后下旨迎佛祖舍利进宫时,曾说三日后归还,但实际归还日期却是在两个月之后。由此也可看出,李太后把舍利送走时,内心肯定是万般不舍的。

佛祖舍利被迎进宫前,是装在小金瓶里的,但被送回时,却是在羊脂玉函内。种种迹象表明,第三颗佛祖舍利是被李太后拿走的。

佛祖舍利从被达观真可大师发现到1981年再次出土,时间已经过去了四百多年,中间是否还有其他故事尚未可知,所以这第三颗舍利的最终去向只能是猜测。

但愿历史学家早日破解此难题,让第三颗舍利早日回归。

,